重庆市渝北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渝北区先进制造业“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渝北府发〔2022〕9号
重庆市渝北区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重庆市渝北区先进制造业“十四五”
规划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区政府各部门,各街道办事处,区属各国有公司,有关单位:
现将《重庆市渝北区先进制造业“十四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重庆市渝北区人民政府
2022年2月7日
(此件公开发布)
重庆市渝北区先进制造业“十四五”规划
制造业作为实体经济的主体,在创造经济价值、优化供给结构、承载创新活动和集聚高端要素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渝北区的立区之本、强区之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重庆制造业发展,要求重庆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构建竞争力强、可持续的现代产业体系,渝北作为重庆制造业发展的排头兵,推动区内先进制造业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是重庆赋予渝北的重要使命。“十四五”时期,既是渝北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也是渝北制造业跨越新关口、培植新优势、迈上新台阶的关键时期。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赋予重庆新定位、新使命,科学编制和实施《重庆市渝北区先进制造业“十四五”规划》,对提升渝北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加快促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助力重庆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发展基础与形势
(一)发展基础
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2020年,渝北区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3155亿元,“十三五”期间总量持续保持全市第一。企业主体不断壮大,2020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387户,较2015年末净增加50户。13家企业上榜2020年重庆市“双百工业企业”名单,23家企业入选2020重庆制造业企业100强。产品竞争力显著增强,“十三五”期间,工业企业获得中国驰名商标3件。产业发展格局不断优化,“3+4”市、区共建工业园区架构进一步完善,园区总产值占全区工业产值的比重超过90%,实现产业集聚集群发展。
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新兴产业快速崛起,智能终端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2020年,战略性新兴制造业实现产值1360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46.2%,较“十二五”末提高23个百分点,其中,数字经济增长20%。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产业结构稳固性和经济稳定性显著增强。汽车、电子、装备三大产业产值比例由“十二五”末的6.5∶2∶1调整为5.5∶6.9∶1,三大产业由汽车一家独大,逐步发展成汽车、电子两大产业齐头并进,“芯屏器核网”加快补链成群,OPPO、传音等百亿级项目建成投产,手机年产量达到9071万台。
创新动能取得新突破。“十三五”时期,工业企业研发投入总额累计达到259.47亿元,突破一批重大关键技术,产品技术含量、质量档次和附加值普遍提高,核心竞争力大幅提升,再升科技高效无机真空绝热板等新技术填补国内产品空白。创新载体和平台建设稳步推进,仙桃大数据与物联网创新学院建成运营,市级以上研发平台总数达到223个,40%以上规上工业企业建有研发机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690家、科技型企业2905家,分别增长2.8倍和6.1倍。科技创新成果丰硕,高新技术产品2167项,占全市的20%,全区有效发明专利总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数分别增长2.3倍和1.8倍。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GDP比重达到4.08%,“双创”指数和综合科技竞争力持续保持全市第一。
智能制造实现新提升。“十三五”期间,全区智能化转型步伐加快,企业通过实施“机器换人”、“数字化装备普及”计划,使用工业机器人总数超过500台,建成2个智能工厂和13个数字化车间,1家企业被认定为市级智能制造标杆企业,11家企业通过国家两化融合贯标评定,27个项目被认定为国家级、市级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应用)试点示范。智能样机、全套3D打印等开放共享平台建成投用,智慧城市“两中心两平台”启动建设。
绿色制造取得新成效。“十三五”时期,渝北区严格落实制造业领域环保责任,严格实施总量减排计划,深化汽车整车、汽车维修、包装印刷等行业VOCs治理,大力支持企业清洁化、绿色化、低碳化、智能化改造,开展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积极推广合同能源管理,累计建成国家级绿色工厂2家、市级绿色工厂4家。“十三五”期间,淘汰落后及化解过剩产能任务全面完成,先后关停江北化肥、西南合成制药、川尔化工、建新食品、昆仑化工等大中型“三高”企业,完成朗萨家私企业搬迁,有序推进红岩方大、泰山电缆等企业搬迁,实现皮鞋城、模具园等低效工业区“退二进三”、“退城入园”。
(二)存在问题
“十三五”以来,虽然渝北制造业取得长足进步,但由“渝北制造”向“渝北智造”“渝北创造”转变的目标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困难。产业链整体水平不高。产品主要集中在中低端领域,配套企业层次总体不高,部分行业产业链关键环节缺失,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较弱。企业创新能力不强。少数企业研发创新投入不足,技术研发队伍不强,拥有研发机构和举办研发活动的企业占比不高,产学研成果转移转化率低,关键核心技术和高端装备对外依存度较高。专业人才难以引进。新兴产业领域、跨学科前沿领域人才供给不能满足产业发展需求,创新性、高技能等高素质人才占比明显偏低。资源要素制约明显。存量土地稀缺、环境容量有限等要素保障的矛盾日趋突出,产业发展空间不足、要素成本不断上升等问题,严重制约渝北制造业的发展。
(三)发展环境
1. 发展机遇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蕴藏新机遇。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以区块链、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广泛而深入地渗透到制造业领域,制造业价值链重心由生产环节向研发设计、营销服务转移,产业形态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十四五”时期,我国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战略性新兴产业、智能制造产业、绿色制造产业等将获得较大发展,为我区加快由“渝北制造”向“渝北智造”“渝北创造”转变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新契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加快构建,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西部大开发等重大战略深入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步推进,扩大内需战略深入实施,政策叠加效应正在释放。同时,贯彻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将在清洁能源、节能环保、再生资源利用等领域带来巨大产业发展空间,为渝北区抢抓创新发展、布局新兴领域,全面提升渝北制造业竞争力提供新的契机。
区域合作激发产业增长新活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正在成为继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之后的我国经济增长“第四极”,使重庆战略地位愈加凸显、战略空间不断拓展、战略潜能加快释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指出要通过强链条、育集群、建体系、促合作,协同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打造西部重要增长极、区域协作的高水平样板。加快推动广安一渝北跨省市毗邻地区产业合作园区—高竹新区建设,为渝北坚定扛起制造业大区责任担当,助力建设成渝地区世界级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带来诸多政策利好、项目利好,为渝北区优化创新创业创造“硬件”和“软环境”,促进产业、人口及各类生产要素向渝北集聚,有利于释放渝北制造业发展新活力。
区位优势促进高质量发展。渝北是国家首批临空经济示范区,是重庆自贸试验区、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重要承载地,是重庆内陆开放高地建设主阵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要枢纽节点,域内江北国际机场是西南地区三大航空枢纽之一,机场周边规划有国际物流分拨中心,依托铁路枢纽东环线,可实现机场与“渝新欧”及果园港无缝衔接,形成空铁水快捷联运体系。良好的区位优势,将助力渝北制造业开放、创新、高质量发展。
2. 面临挑战
全球经济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增加。当前,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保护主义上升、世界经济低迷、全球市场萎缩,加之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产生巨大冲击,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同时,国内制造业出口增长受到抑制,发达国家在关键核心领域对国内制造业发展的限制升级,新兴经济体充分利用成本优势承接国际制造业转移。这些因素对全球经贸形势、产业发展和国际技术合作带来负面影响,将对渝北区产业和科技创新发展形成不利,也会放大区内目前产业规模和基础较为薄弱等问题,对保持现有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和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带来较大冲击。
区域间产业竞争日趋激烈。虽然渝北制造业暂时处于领先地位,但沙坪坝、涪陵、江津、永川、九龙坡等区域正奋力猛追,制造业发展势头十分强劲,都在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生产服务性产业,积极布局科技创新载体和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同时,国内区域之间的政策红利日益趋同,各大城市和区县争项目、争投资、争资源的态势日趋激烈,产业同构化在未来较长时间内难以得到根本改观。企业结构性用工短缺,用工成本持续增长,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导致生产经营成本刚性上升,企业利润空间受到严重挤压,更进一步削弱了渝北区制造业的比较优势。这些都意味着渝北将面临不进则退、慢进亦退的巨大挑战。
产业转型升级难度较大。新形势下,制造业需顺应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趋势,从数量追赶转向质量追赶、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从集聚化发展转向集群化发展。但渝北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动能还不够强劲,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度不高,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智能制造、服务制造、绿色制造水平有待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还处于培育期,创新链和产业链融合不够充分,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较为薄弱,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较低,即制造业发展水平与实现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难度较大。
二、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重要指示要求,全面落实制造强国战略,把握新阶段、贯彻新理念、融入新格局,深入落实全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新一轮西部大开发、长江经济带以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紧扣“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大区”建设要求,按照区委区政府“2+4+1”工作思路,坚定工业强区不动摇,坚持固本开新求变、补链强链成群,持续巩固支柱产业、发展优势产业、布局未来产业,构建高能级、高层次、高梯度的产业结构,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影响力的现代工业体系。
(二)基本原则
坚持创新发展。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培育壮大各类创新主体,推动跨领域跨行业协同创新,推动渝北制造业产品创新、技术创新、业态创新、模式创新,加快创新成果转化,推动渝北制造业走创新型发展道路。
坚持高端发展。把结构调整作为主攻方向,突出比较优势,攻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充分激发企业家精神,大力发扬工匠精神,培育一批高端产品,打造一批高端品牌,推动渝北制造业走高端化发展道路。
坚持绿色发展。落实“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要求,持续降低现有企业能耗水耗物耗水平、碳排放强度和污染物排放量,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推进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加快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推动渝北制造业走绿色化发展道路。
坚持融合发展。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推动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大力发展服务型制造,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加快产城融合步伐,构建集约、高效、安全的产业发展生态,推动渝北制造业走融合发展道路。
坚持开放发展。把扩大对内对外开放作为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整合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不断推进资源要素集聚和发展空间拓展,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转型,推动渝北制造业走开放合作发展道路。
(三)发展目标
到2025年,基本构建形成“2+4+1”现代工业体系,全面形成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建成重庆市先进制造业核心区;力争到2026年,再造一个“渝北工业”。产业规模平稳增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智能制造水平不断提高、绿色发展体系不断升级,渝北制造强区地位进一步巩固。
——产业规模明显提升。到2025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5000亿元,年均增长9.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400家,其中年总产值超10亿元企业超过40家。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到2025年,高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50%,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保持在50%以上,智能终端产业实现产值750亿元。
——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十四五”期间工业投资累计突破900亿元。到2025年,全区R&D(研究和开发)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8%,市级以上研发平台达到260家,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6.5件,规上工业企业建立研发机构达到70%以上。
——智能制造水平不断提高。到2025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智能制造指数达到6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装备数控化率达到80%,两化融合总体发展水平达到65。
——绿色发展成效显著。制造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到2025年,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2%,实现重点行业清洁生产全覆盖,主要行业及产品单位能耗及排放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到2035年,建成国家级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支柱产业集群和潜力产业集群发展能级进一步提升,形成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特色产业集群。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8000亿元以上,行业龙头及行业领军企业集聚成群,制造业区域辐射带动作用更加凸显,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取得明显成效,质量水平、速度水平、能级水平实现重大突破,助力重庆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能力明显提升,支撑成渝地区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经济中心能力明显增强。
表1重庆市渝北区先进制造业“十四五”规划目标体系
类别 |
指标名称 |
2020年 |
2025年 |
指标属性 |
产业 规模 |
规模以上工业产值(亿元) |
3155 |
5000 |
预期性 |
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 |
-2.2 |
8 |
预期性 | |
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
26.8 |
30% |
预期性 | |
年总产值超10亿元企业(家) |
33 |
40 |
预期性 | |
软件业务收入(亿元) |
157 |
500 |
预期性 | |
产业 结构 |
高技术产业产值占比(%) |
45.8 |
50 |
预期性 |
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 |
46.2 |
50 |
预期性 | |
创新 能力 |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亿元) |
259.47 |
300 |
预期性 |
全区R&D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
4.08 |
4.8 |
预期性 | |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建有研发机构的企业占比(%) |
40 |
70 |
预期性 | |
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数(家) |
141 |
170 |
预期性 | |
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件) |
23 |
26.5 |
预期性 | |
智能 制造 |
两化融合总体发展水平 |
62.2 |
65 |
预期性 |
关键工序数控化率(%) |
76.4 |
80 |
预期性 | |
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企业(家) |
11 |
20 |
预期性 | |
数字化车间数量(个) |
13 |
50 |
预期性 | |
绿色 发展 |
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率(%) |
[4.8] |
[2] |
约束性 |
说明:1. [ ]内为规划期累计数;
2. 约束性指标以国家和重庆市下达的强制性计划为准。
三、重点领域
从新型制造业产业体系发展需求出发,聚焦制造业前沿技术产业领域,以制造业重点企业及相关科研院所为依托,以国内外市场需求为导向,打造汽车制造、电子信息2个两千亿级的支柱产业集群,以及先进材料、智能装备、消费品、智慧建筑4个百亿级潜力产业集群,培育发展通机制造、电线电缆、医药器械等领域特色产业集群,构建形成有支柱、有梯度、有后备的“2+4+1”的现代工业体系。
(一)打造两个两千亿级支柱产业集群
1. 汽车制造
紧跟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四化”新趋势,以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品牌化为主攻方向,做优整车制造,加快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布局,做精核心零部件,发展汽车后市场及服务业,打造国家新能源汽车研发生产基地。到2025年,汽车产业产值达1800亿元。
传统整车制造。鼓励长安汽车、长安福特、吉利、上汽依维柯等企业加快生产方式向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变,培育发展新优势。根据市场需求优化调整产品结构,推动优势产品升级换代,不断提高先进汽车电子、轻量化材料、高强度车身等应用比例,提升产品性能。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持续研发中高端车型,重点发展价值量高、盈利能力强的轿车、SUV和MPV等乘用车产品,推动产品向新、品牌向上发展。
新能源汽车。以长安新能源汽车、长安福特新能源汽车和吉利新能源汽车等整车项目为依托,重点发展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大力发展燃料电池汽车,鼓励发展混合动力汽车。以荣盛盟固利动力电池项目为核心依托,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电池、电机、电控企业,提前布局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推动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零部件以及整车集成技术攻关、工程研究,加快突破并掌握一批新能源汽车整车及关键零部件核心技术。支持传统汽车配套企业转型发展,推动通用零部件企业进入新能源汽车市场,鼓励企业研发适用于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零部件,大力支持利纳马建立E-Transaxle电机轴生产线。加快推动大江北辰新能源产业研发制造基地项目建设,推进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站)研发和生产。大力引进国际先进核心零部件企业,发展“整车+关键零部件”全产业链,培育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产业集群,建设西部最大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打造国家新能源汽车研发生产基地。
智能网联汽车。依托长安汽车全球软件中心、重庆协同创新智能汽车研究院,重点发展高级辅助驾驶系统(ADAS)、自动驾驶、智能车载信息娱乐系统、智能仪表盘、智能座舱、智能车控、智能车云、智能汽车操作系统等技术。大力推动复杂环境感知子系统发展,鼓励天实精工增加车用摄像头模组生产,支持北斗星通开发的北斗三号芯片在智能网联汽车开展示范,鼓励天箭惯性开发车用级惯性陀螺。依托5G自动驾驶开放道路场景示范运营基地项目,推进道路基础设施适应性改造和智能化基础设施建设,开展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远程驾驶、自动泊车、停车避撞、跟随行驶等技术道路测试。依托长安汽车智能化研究院、长安—华为联合创新中心、北斗星通智能网联汽车总部等,加快布局智能车机、液晶数字仪表、HUB、智能天线、T-BOX等相关系统的设计与生产,打造集芯片、软件、传感器及终端设备等为一体的智能网联汽车全产业链体系,推动汽车产业加快向智能网联转型。
汽车电子。推进重庆市汽车电子重点关键产业园建设,重点围绕新能源汽车电子和智能网联汽车电子两大方向,大力发展汽车电子元器件、汽车电子零部件系统、软件算法三大产品领域。依托长安国际软件中心、黑芝麻科技、秦嵩科技、华睿智联精密模具等企业,推动发展车规级芯片、高性能传感器、连接器等汽车电子核心元器件,着力弥补在汽车半导体器件基础领域的短板。大力发展车体电子控制系统和壮大车载电子电器产业,积极招引动力控制系统、底盘控制与安全系统、车身电子控制等领域优势企业,积极发展车载多媒体、车载视频监控、智能导航、车用光电模组、车载显示等车载电子电器。加快培育推进汽车软件研发,重点发展智能座舱、车载操作系统、智能驾驶、智能电控、地图数字、车载娱乐系统等基础软件。依托汽研院、桑德科技、信通院等企业发展以车载导航、驾驶状态监测、车载支付、车载办公以及网络安全防护、漏洞挖掘、入侵检测和态势感知等应用软件。
关键零部件。以整车为牵引,围绕长安汽车、长安福特、上汽依维柯红岩等整车企业生产需求,大力发展高性能发动机、自动变速箱等产品,带动引进国际先进新能源汽车电池及氢燃料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零部件企业,补齐汽车核心零部件短板,形成完整汽车产业链。依托荣盛盟固利动力电池项目,着力招引上游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等领域企业,依托摩尔精英重庆先进封装创新中心开展IGBT封装业务,支持南方英特生产热管理系统、电空调系统。支持汽车产业优势企业“新设备+新产线+新技术”组合式升级,提升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引导配套企业增加品类、拓宽市场,通过创新驱动、质量提升、整零协同,培育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零部件企业,增强汽车零部件对汽车产业持续发展的支撑作用,提高汽车零部件产业竞争力。
汽车后市场。引导整车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充分挖掘用户多元化需求,创新服务和出行模式,大力发展汽车商贸、汽车金融、汽车电商、汽车改装、维修保养、汽车文化旅游等后市场服务以及汽车租赁、共享汽车等领域,促进产业链向后端、价值链向高端延伸,推动汽车生产企业从传统的汽车制造商向增值服务商、出行服务商转型。鼓励二手车行业发展,推动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技术升级,打通二手车拆解、回收、再制造产业链,加强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建设,促进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与再利用。
专栏1汽车制造产业发展重点
传统整车制造:轿车、SUV、MPV。 新能源汽车: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混合动力汽车。 智能网联汽车:高级辅助驾驶系统(ADAS)、自动驾驶、智能车载信息娱乐系统、智能仪表盘、智能座舱、智能车控、智能车云、智能汽车操作系统。 汽车电子:汽车电子元器件、汽车电子零部件系统、软件算法、车规级芯片、高性能传感器、连接器、车载多媒体、车载视频监控、智能导航、车用光电模组、车载显示。 关键零部件:高性能发动机、自动变速箱、氢燃料电池、电机、电控。 汽车后市场:汽车商贸、汽车金融、汽车电商、汽车改装、维修保养、汽车文化旅游、汽车租赁、共享汽车。 |
重点项目:长安新能源汽车项目、长安凯程新能源智慧物流车研发生产项目、大江北辰新能源产业研发制造基地项目、北斗星通智慧产业园项目、日照兴业汽车零部件生产项目、渝茂智能家电及汽车零部件研发生产基地项目、宇邦新能源汽车电线研发制造基地项目、利纳马汽车零部件项目、浙江凯凌汽车零部件生产项目、莱斯汽车缓冲器生产基地项目、民康汽配生产基地项目、重庆迅昌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新基地工程、长春旭阳项目、大明电子重庆项目、盟固利电池项目、宏程汽车电子电器生产制造建设项目、康明斯发动机项目、吉利高端新能源整车(重庆)生产基地项目、无锡朗贤汽车轻量化部件项目、上汽红岩扩能项目、长安福特新能源产业园、动力电池重庆智能制造项目。 |
2. 电子信息
以创新经济走廊和保税港区空港功能区为载体,依托OPPO、传音、旭硕、翊宝、纬创、仁宝等龙头企业,以产业高端化和规模化发展为导向,做大做强智能手机、笔电、集成电路、消费电子等产业,协同全市“芯屏器核网”补链成群,全面建成两千亿级智能终端产业集群。到2025年,电子产业产值达1800亿元。
智能手机。依托前沿科技城和空港临空智能制造产业园,突出整机龙头企业在招商引资中的吸附作用,瞄准行业排名前五的头部企业及其供应链,力争再引入数家主机代工商。抓好产业链中技术密集、增加值高的核心零部件全产业链招商,积极引进芯片、摄像模组、存储器、玻璃盖板、显示屏、精密结构件等关键技术配套企业,鼓励手机整机企业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本地零部件配套产品,提高手机产业本地配套率,打造智能手机产业生态圈。健全项目推进机制,加快推进中光电、天实精工、深科技、裕同、鸿盛等重点项目建设,打造两千亿级智能终端产业集群。力争到2025年,实现产值700亿元。
笔电。加大对笔电企业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不断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支持笔电企业适应全球市场需求,加快调整优化产品结构,丰富智能穿戴设备、平板电脑等新产品,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鼓励企业进行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升级,促进产能、质量全面跃升,提升产品附加值。加强“港地联动”支持笔电行业高端配套企业落户园区,重点引入铝镁合金加工、精密结构件、存储器等关键技术项目,实现产业集群的规模效应和辐射效应,促进工作站专用笔电、游戏专用笔电产品的份额不断提升。积极支持笔电企业提升产品海外营销能力,鼓励企业积极开拓南亚、中东、非洲等市场,寻求新增长点。力争到2025年,实现产值1000亿元。
集成电路。以IDM(整合元件制造)为路径,加快发展功率半导体器件、物联网(工业互联网)芯片、先进制程工艺DRAM(动态随机存储器)存储芯片、CMOS图像传感器芯片、MEMS(微机电系统)传感器等产品,打造半导体产业核心竞争优势。以物奇科技、ARM等集成电路龙头企业为基础,面向消费电子、汽车电子、5G(第五代移动通信)、工业互联网等领域需求,培育引进一批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和封测龙头企业,加快布局集成电路先进工艺和特色工艺制造生产线,吸引一批中小型创新创业企业集聚。推进仙桃数据谷集成电路工程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集成电路设计企业提供从流片、封装到测试的整条供应链服务。加快培育第三代半导体,引进国内外技术领先的第三代半导体企业,支持其建设射频器件和电力电子器件生产线,加速氮化镓和碳化硅器件制造技术研发应用,带动提升配套材料和封装能力。力争到2025年,实现产值50亿元。
消费电子。紧盯市场趋势,瞄准5G通信设备、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智能开关、传感器、AI(人工智能)音响、扫地机器人等,加快引育多核智能终端应用处理器、智能电源管理芯片设计、人工智能、视觉识别、相对定位等领域企业,建设智能产品创新制造基地。以小基站生产制造为突破口,重点发展基于5G通信的基础元器件及关键材料,加大对芯片、智能传感器、关键材料、天线、模组等5G相关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研发,引进一批消费电子龙头企业,带动传感器、处理器、电池、触控模组、显示屏等关键配套零部件企业协同发展。鼓励企业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消费电子产品,培育一批知名品牌。力争到2025年,实现产值50亿元。
专栏2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重点
智能手机:芯片、摄像模组、存储器、玻璃盖板、显示屏、精密结构件。 笔电:智能穿戴设备、平板电脑、铝镁合金加工、精密结构件、存储器。 集成电路:功率半导体器件、物联网(工业互联网)芯片、先进制程工艺DRAM(动态随机存储器)存储芯片、MEMS(微机电系统)传感器。 消费电子:智能家居、智能穿戴、智能手环、VR设备、智能开关、传感器、AI(人工智能)音响、扫地机器人。 |
重点项目:OPPO(重庆)智能生态科技园项目、深科技智能设备产业园项目、宇通电子项目、鸿盛电子产业园项目、捷荣手持终端科技产业园项目、传音智汇园项目、天实精工摄像头产业园项目、中光电光电产业园二期项目、天实精工摄像模组项目、重庆优琥电子电源适配器研发生产基地项目、华睿智联精密模具和精密连接器研发生产基地项目、宜高塑胶项目、正田集成电路封装测试及SMT部品一体化项目等。 |
(二)打造四个百亿级潜力产业集群
1. 先进材料
紧紧围绕产业转型升级重大需求,以提升材料性能、提高材料附加值为核心,聚焦微纤维玻璃棉材料、新一代生物医用材料、第三代半导体材料,探索发展前沿先进材料,不断提升渝北区先进材料产业实力,建设国内重要的先进材料产业基地,打造200亿级的先进材料产业集群。
新能源汽车电池材料。依托荣盛盟固利动力电池以及成渝双城经济圈各大电池项目,围绕长寿命磷酸铁锂电池、三元聚合物电池等重点产品配套需求,重点发展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锂电隔膜等核心配套材料。
微纤维玻璃棉材料。依托重庆再升科技,围绕“干净空气”和“高效节能”两大领域,重点发展高性能玻纤滤料、低阻熔喷滤料、高效PTFE膜、真空绝热板芯材、高比表面积电池隔膜,吸引其他相关企业集聚发展,构建以再升科技为中心的“工业互联网+”制造生态圈,支撑形成微纤维玻璃棉材料产业链。扩大干净空气领域运用场景,发展保温节能领域下游应用,积极开发家用产品,拓展民用市场。
生物医用材料。依托重庆介观医用多孔材料研究院,加强与高校、医院研发合作,围绕先进多孔材料研究、生产和应用全流程,系统开展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工程化、产业化关键技术攻关,不断提升质量与生产技术水平,加快实现规模化生产应用,形成以特色多孔材料为核心的生物材料体系。
前沿新材料。积极引育前沿新材料领域相关企业,加强纳米材料、石墨烯及新型碳材料、生物材料、特种玻璃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增材制造材料等领域研发布局,支持再升科技进入碳纤维领域。依托仙桃数据谷智能样机中心,大力发展3D打印专用超高分子量聚合物材料、3D打印血管支架材料、高温合金等增材制造专用材料,加快3D打印材料在医疗领域的创新应用。
专栏3先进材料产业发展重点
新能源汽车电池材料:磷酸铁锂电池、三元聚合物电池等重点产品,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锂电隔膜等材料。 微纤维玻璃棉材料:高性能玻纤滤料、低阻熔喷滤料、高效PTFE膜、真空绝热板芯材、高比表面积电池隔膜。 生物医用材料:围绕先进多孔材料研究、生产和应用全流程,系统开展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工程化、产业化关键技术攻关。 前沿新材料:纳米材料、石墨烯及新型碳材料、生物材料、特种玻璃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增材制造材料、碳纤维材料。 |
重点项目:智能空气净化器及玻纤滤芯研发生产项目、裕同重庆高端包装基地项目、航空隔音绝热材料及空气净化单元产业化项目、智能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中心项目、中南金石装配式智造产业园项目、松下真空绝热新材料全球研发中心项目、重庆忠旺铝模板制造项目等。 |
2. 智能装备
以提升渝北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和产品价值链高端化为目标,依托高校资源和人才优势,推进信息技术、智能技术与装备制造的深度融合与综合集成,不断创新“产品+服务”商业模式,推进工业机器人、高端交通装备、电气设备、仪器仪表等产业发展,打造200亿级的智能装备产业集群。
智能机器人。依托摩西、神源等机器人企业,强化产品研发,充分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高新技术,重点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竞争力、市场前景的新一代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围绕汽车、电子等领域的应用需求,积极布局具备人机协调、自然交互、自主学习功能的新一代工业机器人领域。通过自主培育和招商引资相结合,加快完善高精密减速器、伺服电机、控制器、本体、视觉系统等关键零部件配套体系,着力突破高性能机器人核心零部件、机器人专用传感器、机器人软件、测试/安全与可靠性等共性关键技术。创新应用领域,推进工业机器人产业化进程;创新服务领域和商业模式,围绕智能家居、教育、零售、酒店餐饮、医疗康复、旅游等市场,加快发展家政机器人、教育机器人、手术机器人、养老康复机器人和娱乐机器人等智能服务机器人。
高端交通装备。以“高端化”为引领,重点发展航空、城市轨道交通等高端装备制造。以航空产业园为依托,加快推进航空制造产业园建设,积极发展航空技术研发、航空装备生产、航空零部件加工、航空耗材生产、航空维修维护等产业,打造航空制造产业基地。发挥跨座式单轨技术优势,加强核心零部件系统、整车集成和系统设计能力,扩大轨道交通装备外销、出口。依托银翔摩托等企业,顺应年轻化与高端化发展趋势,发展大排量型、城市休闲型、节能环保型摩托,满足市场差异化、个性化消费需求。
精密仪器。依托华渝电气仪表、川仪仪表、前卫克罗姆、阿泰可等重点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力度,融合微电子、人工智能、智能传感互联等新技术,采用新工作原理、新材料和新元器件,推动各类仪器仪表向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微型化和虚拟化方向发展。
节能环保装备。抢抓生态环保政策机遇,积极引进一批环境污染治理、应急和废物处置利用等节能环保装备制造企业,大力发展烟气脱硫脱硝、垃圾高效清洁焚烧发电、工业废水处理、垃圾储运和机动车尾气处理等技术装备,重点推广低能耗污泥脱水、深度干化技术装备、垃圾渗滤液浓缩液处理、失活催化剂再生技术设备。
专栏4智能装备产业发展重点
智能机器人:工业机器人、家政机器人、教育机器人、手术机器人、养老康复机器人和娱乐机器人。 高端交通装备:航空技术研发、航空装备生产、航空零部件加工、航空耗材生产、航空维修维护。 精密仪器:融合微电子、人工智能、智能传感互联等新技术,采用新工作原理、新材料和新元器件,推动各类仪器仪表向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微型化和虚拟化方向发展。 节能环保装备:低能耗污泥脱水、深度干化技术装备、垃圾渗滤液浓缩液处理、失活催化剂再生技术设备。 |
重点项目:泰山电缆升级迁建项目、重庆九洲普惠风机研发制造基地项目、翔源制冷设备项目、搏帆涡轮动力设备项目等、三一西南智能制造项目、零堂空间商业火箭总部、东方红低轨卫星全球远控基地、中科三耐航空叶片项目。 |
3. 消费品
把握我国消费升级的大趋势,以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的“三品”战略为抓手,以绿色、健康、高端为主攻方向,塑造产业竞争新优势,重点发展食品加工、特色时装、智能家具等特色优势产业,打造300亿级的消费品产业集群。
食品加工。以城市更新公司、农高区为载体,加大农产品加工企业招引力度,引进重点行业龙头及品牌型企业,打造健康食品生产、有机食品生产、特色深加工食品产业集群。引导旺峰、华牧、天食、金航等企业建设现代化肉业加工产业园,支持天友乳业建立牛奶数字化生产基地,鼓励有友、娃哈哈、百事天府、毛哥、秦妈、胖子天骄等知名企业巩固休闲食品、饮料、调味品等产品的市场优势地位。鼓励企业加大科技研发力度,与高校、科研单位合作共建农产品加工科技创新中心和联合实验室,重点推动川派渝味有机食品、航空航天食品、健康食品、未来食品、细胞工厂等项目研发创新,打造西部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以老字号、名牌产品为基础,培育一批具有地理标识的品牌产品。建立完善质量卫生标准体系,严格按照国际先进标准进行生产管理、产品加工、储运,以标准化手段提高企业产品质量。
特色时装。依托时装小镇,以强化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为导向,全面整治提升“低小散”服装企业,着力打造重庆服装小镇,推动渝北纺织服装业“高端化、品牌化、集群化、生态化”发展。充分发挥段记服饰智能制造示范点的带动作用,大力发展一批纺织服装业智能制造示范点。引导现有企业融入时尚元素,推动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有机结合,做精产品,做响品牌。大力吸引世界知名高端服装企业落户渝北,积极引进服装设计中心,提升渝北服装设计和研发水平,完善纺织服装产业链条,推动时装产业集聚发展,把渝北建设成为特色时装创新示范基地。
智能家具。发挥朗萨家私、玮兰床垫等知名家具企业的带头示范作用,以“科技、健康、环保”为导向,重点发展软体家具和功能性家具,做精做强床垫、软床、沙发等产品,发展实木、板木、板式等家具产品。积极引进培育以智能白电、智能卫浴、智能门窗、智能照明、影音娱乐、家用安防、能源管理、环境控制为代表的智能家居消费品。鼓励企业在家具产品研发、设计、制造、销售等方面不断创新,打造一批可持续发展的品牌。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加强行业跨界合作,以科技赋能产品,推动渝北家具产业走智能化发展道路。
新兴消费品。瞄准国际国内消费前沿,聚焦旅游、体育、健身、康养等消费市场,坚持本地企业培育和区外引进并重,大力发展“特色、智能、健康、时尚、精致”的新兴消费品。鼓励传统消费品企业创新发展模式,向新兴消费品领域转型发展,打造新兴智能及高端消费品示范基地。积极培育以高档饰品、工艺美术精品、旅游纪念精品为代表的精致高端消费品,着力引进培育以服务摩托车赛事、体育赛事为主的龙头型体育消费品生产制造企业。依托临空消费走廊建设,引导支持相关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装备,重点加快发展适老化智能养老产品。开展健康消费品的研发、生产、销售,推动发展以室内外健身器材、户外装备、运动用品和药食同源功能食品为代表的健康消费品。
专栏5消费品产业发展重点
食品加工:加快发展乳制品、休闲食品、饮料、调味品,推动大豆、粮油、果品精深加工,发展现代化肉业加工,重点推动川派渝味有机食品、航空航天食品、健康食品、未来食品、细胞工厂等项目研发创新。 特色服装:大力发展一批纺织服装业智能制造示范点,引导现有企业融入时尚元素,推动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有机结合,做精产品,做响品牌。 智能家具:智能白电、智能卫浴、智能门窗、智能照明、影音娱乐、家用安防、能源管理。 新兴消费品:高档饰品、工艺美术精品、旅游纪念精品、体育消费品,适老化智能养老产品,健康消费产品。 |
重点项目:胖子天骄搬迁项目、城市中央厨房项目、泓达利食品厂房、梦之诗迁建项目。 |
4. 智慧建筑
以重庆现代建筑智慧产业园建设为重点,坚持外地引进与本地培育并重,大力引进国内外装配式建筑龙头企业,科学布局产业基地,打造集装配式建筑技术研发、设计、咨询和部品部件生产、展示、集散、服务、交易于一体的产业集聚区,建成中国(西部)领先的千亿级综合性现代建筑智慧产业园区,打造300亿级的智慧建筑产业集群。
EPC和施工。重点发展设计、采购、施工一体化的工程总承包模式(EPC),积极引导本地大型施工企业向全产业链和EPC总承包企业转型。推动企业全面应用建筑信息模型(BIM),实现设计与部品部件生产一体化。加强BIM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无人机等技术的集成应用,推进企业及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升级,提升信息管理水平。鼓励装配式建筑企业以装配式混凝土建筑、钢结构建筑、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建筑为重点,发展装配式建筑吊装施工、部品部件安装施工、节点连接施工、防水保温施工及机电设备与管线安装。
部品部件。重点发展梁、柱、板、墙、阳台、楼梯等预制混凝土部件,高性能、多功能的混凝土部品部件,重钢结构部件和组合轻钢结构部件,装配化集成式设备与管线部品,集成式厨房、集成式卫生间等装修部品。加快推动物联网、智能工业机器人、智能终端设备、3D打印等技术在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生产过程中应用,推进生产装备智能化升级和工艺流程改造,打造数字车间、智能工厂。以低碳、节能、环保材料为支撑开发低能耗装配式建筑墙体材料部品,实现叠合楼板、内外墙板、楼梯阳台、厨卫装饰等构配件工厂化生产和产业化发展,积极发展低能耗装配式建筑墙体材料。依托建筑废物的分类与再生骨料处理技术,采用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再生先进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新型再生建筑材料应用技术工艺,发展绿色再生建材。
智慧建筑装备。围绕现代建筑智慧产业园发展需求,引进培育一批智慧建筑装备制造企业,重点发展部品部件智能化生产与运输设备、智能化施工安装设备和建筑施工智能安防穿戴设备等智能化建筑设备产品,促进建筑产业绿色化、智能化发展。支持现有装备制造企业研发生产成套装备机具,提高自动化和柔性加工技术水平。
建筑设计咨询。大力推广标准化、模数化、模块化、集成化设计方法,提高装配式建筑方案设计、结构设计、机电管线设计、内装设计以及预制部件深化设计、模板深化设计、模具设计的技术水平。优化工程全生命周期内的策划咨询、前期可研、工程设计、招标代理、造价咨询、工程监理、运营维护等各阶段管理服务,培育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全过程工程咨询企业。
建筑智能化产品(技术)。依托现代建筑智慧产业园,大力引进一批建筑大数据、建筑智能化系统服务平台及软件开发企业,重点发展装配式建筑智能化生产控制软件系统、智能化物流运输系统、智能管家系统、BIM设计与施工管理系统等智能软件技术产品。支持企业发展智能家居技术产品,提升建筑智能化产品自主创新和研发生产能力。鼓励发展部品部件智能化生产与运输设备、智能化施工安装设备和建筑施工智能安防穿戴设备等智能化建筑设备产品,推动建筑生产和施工的智能化、标准化。
专栏6智慧建筑产业发展重点
部品部件:重点发展平板型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楼板、钢筋桁架混凝土叠合楼板、预制叠合梁、预制钢筋混凝土柱、预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等房屋建筑类预制部件,桥梁用预制混凝土箱梁、预制管廊等市政工程类预制部件。重点发展集成式厨房、集成式卫生间、集成吊顶、集成墙面、集成地面、轻质隔墙等装修部品。 建筑智能化产品:智能家电、智能安防、智能门窗、智能遮阳、智能运动设备、智能健康监测设备等智能家居技术产品。 |
重点项目:重庆现代建筑智慧产业示范园项目、紫光建筑云总部基地项目、智能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中心项目、中南金石装配式智造产业园项目、重庆中投渝北装配式产业项目、三圣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项目。 |
(三)做精做优特色产业领域
以通机制造、电线电缆、医药器械等领域为重点,充分发掘亮点企业,引导企业“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发展,立足特色优势做精做优产品,力争形成一批特色产业集群。到2026年,力争新培育“专精特新”企业50家、小巨人企业5家。
1. 通机制造
引导本田动力、科勒发动机龙头企业,深植本地市场,做精做优通机及农机产业,不断向上下游产业链延伸。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能力,提高产品档次与附加值,加大高动力性、低能耗、低排放、轻量化发动机产品开发力度。支持通机企业针对西南地形特点,积极发展智慧农业机械,研发播种、耕种、收获、加工等农业机械装备,助力乡村振兴发展。推进通机制造与先进电子技术、智能控制技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交叉融合,不断提升产品功率、精度和智能化水平。
以市场应用需求带动相关企业招商,以龙头企业和重大项目引进为抓手,适时引进更多通机制造及其配套零部件硬件企业,坚持延链补链、创新协同,延伸传统通机制造产业链条,重点招引培育应用前景广、产品附加值高的通用机械研发和产业化项目。推动通机制造工艺技术、核心控制系统等高端突破,发展数字化智能化通机产品,打造专业化领域国际领先的通机制造产业集群。
2. 电线电缆
充分把握智能电网发展趋势,发挥龙头引领作用,提档升级现有电力电缆及附件产品,积极吸引国内外优质电线电缆资源向渝北聚集,加快布局发展电气装备、新能源、现代交通、通信、光纤等领域的专用电线电缆,着力在产品关键材料、关键技术、功能结构、成套装备、服务配套、市场拓展等方面实现新突破,培育更多的“单打冠军”产品。
推动泰山电缆、鸽牌电线电缆等重点企业扩能改造,优化发展高压交流电力电缆及附件,加大现有优势品种市场拓展力度。扶持发展超高压交流电缆以及超高压直流、柔性直流、超导等重点产品,积极发展建筑及工程用电缆、矿用电缆和公路汽车线及线束等产品。加快布局新能源用电缆,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车内高压电缆,提升轻量化及电缆载流量。加大薄壁绝缘电缆、硅橡胶耐高温电缆、环保型电缆等系列产品的研发力度,支持研发制造满足重点领域需求的光棒光纤、特种光棒光纤及各类型号光缆产品。
积极引进关键部件和电气设备优势企业,拓展智能电网制造领域,促进高压电气装备与中低压电器协同发展。重点引进高端电气装备制造和加工企业,提升高压、特高压输变配电设备、智能电网控制设备自主创新和配套零部件研发生产能力。推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装备、先进储能装置、智能电网用输变电及用户端设备发展。
3. 医药器械
面向重大疾病发现和居民健康管理领域需求,加大医疗器械龙头企业、生物制药企业、研发平台等的引进和培育力度,重点推动医疗器械、生物制药发展,深化产学研合作,推进医药产业集聚发展。
以金山科技、西山科技等企业为依托,推进医疗器械领域关键技术、核心部件和重大产品创新。积极推动胶囊胃镜机器人、手术机器人、超声诊疗设备、手术动力装置、超声治疗设备等高端医疗设备研发及产业化,重点研发数字化微创外科手术设备、高清电子内窥镜、超声无创治疗等技术。推进医疗诊断产业发展,推动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诊断、高特异性免疫诊断、分子诊断、微生物检测等技术发展,开发灵敏度高、重复性强、准确性好的诊断试剂与试剂盒,以及相关的诊断设备、耗材和快检产品。支持发展骨填充材料、人工器官、生物支架等医用生物材料及植(介)入产品。推动发展医疗机器人,大力发展心血管/颅脑系统状态监测设备、血液净化设备、可穿戴智能医疗设备、可携带多功能监测仪、智能养老监护设备等智能医疗器械。
鼓励企业研发创新药,重点围绕抗肿瘤、心脑血管疾病、肝病类、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精神神经系统疾病、感染性疾病等领域,开发靶向性更好的新药。推广化学原料药绿色制备和清洁生产,推动原料药及辅料集约化生产。支持企业提前布局开发专利即将到期的化学药大品种,争取实现仿制药在国内首批上市。关注蛋白质修饰、细胞表达系统等发酵技术领域和噬菌体展示抗体库、人源化转基因小鼠等筛选技术领域的示范应用,谋划布局一批有核心技术、产业化程度比较高、落地就能生产的生物制药创新成果项目。
积极培育医学美容、生物保健品等医药衍生产业。抓住医美行业发展机遇,引进培育医美耗材、器材、设备等企业,积极发展光电类医美器械、家用医美器械等非手术类医美器械,鼓励企业开发先进医美产品。大力发展免疫调节类维生素、膳食营养补充剂、功能性饮品等特色产品,不断拓展丰富以中药为基源的系列延伸产品。
(四)大力发展软件信息和服务业
抢抓全市“打造智造重镇、建设智慧名城”新机遇,以仙桃数据谷为核心,空港新城仙桃软件园、创新经济走廊及三龙片区为多点支撑,形成“一核多区”的软件信息服务产业空间发展布局。聚焦平台建设、产业集聚,壮大产业规模,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提升“芯屏器核网”全产业链价值,建设“云联数算用”智慧名城,探索建立“区域超算中心”,加快打造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集群。到2025年,全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营收达到500亿级规模,带动相关产业规模1000亿元。
推进产业集群集聚发展。推动仙桃数据谷建设“中国软件名园”,启动建设“仙桃软件产业园”,拓展创新经济走廊、“三龙”片区软件业发展楼宇空间,促进产业集群集聚发展。依托仙桃数据谷,加快建设中新互联互通示范项目信息通信技术领域合作示范点、万人研发的汽车软件产业基地、百亿级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中国信通院打造的重庆市智能硬件检测公共服务平台,构建完善“龙头企业+公共平台+产业应用+人才培养+创新孵化+投资机构”的软件产业生态,快速建设面向全球的软件交付中心,创建中国软件名园、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核心区,带动全区打造西部乃至全国的数字经济引领区,打造中国大数据产业生态谷。依托空港新城,联动两江国际商务中心,打造仙桃软件园,重点引入信息服务行业百强企业总部,打造软件信息服务总部基地汇聚地。依托创新经济走廊,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拓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社会民生领域的应用,联动现代消费走廊和前沿科技城智能终端集群,发展创意设计、数字内容、电竞游戏产业,打造产业升级改造示范先行区。依托“三龙”片区,重点发展商务软件、互联网生活服务软件及平台、经营管理系统、金融服务平台等业态,打造软件信息及互联网服务创新发展区。
壮大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市场主体。积极发展平台软件、行业应用软件、嵌入式软件,依靠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加强重大项目招商引资,吸引龙头软件企业入驻,大力引进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加快引进国内外大型软件交付企业、新型显示模组等嵌入式软件企业,积极引进智能手机、智能穿戴设备等产品应用软件类企业。推进大型企业成立独立软件法人机构,鼓励工业企业分离和外包非核心业务,积极引进提供软件外包服务的龙头企业,支持面向个性化用户需求的软件研发,打造全球软件交付中心。加快长安汽车全球软件中心、集成电路工程中心、传音通讯技术、欧珀研究院等重大项目落地运营。用好区级专项资金,完善普惠性扶持政策,培育扶持创新型和成长型软件企业做大做强。
推动与社会经济各领域深度融合。围绕渝北区汽车和电子两大优势产业,立足工业基础和制造业优势,大力发展高端工业软件和行业应用软件。加快传统产业智能制造改造升级,深入推进软硬产业融合发展。推进长安汽车全球软件中心建设,吸引汽车软件和信息服务项目入驻,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提升全区汽车产业智能化水平。鼓励和支持第三方机构建设运营工业互联网平台,促进天友乳业、段氏服饰、本田动力、华渝电气、泰山电缆等特色制造业企业的解决方案产品化,引导传音等电子制造企业在渝北设立软件研发基地,探索与两江新区协同推进保税港区智能终端企业引入研发测试机构。积极引进建筑大数据、建筑智能化系统服务平台及软件开发企业,大力发展智能建造。
完善公共服务平台。统筹推进软件研发科技平台建设,以华为重庆DevCloud创新中心为龙头扩展公共服务平台应用面,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设具有特色的专业软件研发平台。打造软件研发人工智能开发平台,引进国家级或行业知名软件研发检测认证试验平台,完善区域软件研发检验与认证机构。发展软件区域品牌推广平台,制定渝北区软件品牌宣传推介计划,包装推介渝北区软件产业,引导区内软件企业与先进地区建立交流合作机制,探索举办软件业国际高峰论坛。全力推进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中新(重庆)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5G应用示范园区和全连接工厂,提升面向全球的高质量数据传输和信息互联互通软实力。加强园区运营管理、招商管理、资源链接、对外交流合作等统筹管理与服务,推动全区软件与信息服务业整体发展。完善投融资、信息交流等平台,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提供项目对接、市场拓展、融资、软件技术开发创新、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交流合作等优质高效服务。搭建高层次专家平台,合作发展新工科模式,鼓励建设社会化软件学院。
专栏7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发展重点
软件交付类:中软国际、软通动力、文思海辉、东软国际等。 新基建类:浪潮集团、华为云等工业互联网平台。 人工智能类:百度AI平台、腾讯TAPD敏捷研发协作平台、长安人工智能平台等。 集成电路设计类:上海微技术工业研究院等。 应用软件类:小米、海尔、TCL等智能手机、智能穿戴设备产品应用。 物联网、工业软件类:博世、ABB、华立仪表、上海中卡、青岛海信等。 汽车软件类:地平线Matrix自动驾驶计算平台;上汽i-ECU、高精度地图、斑马系统3.0;长安汽车智能算法;广汽ADiGO系统;长城汽车i-Pilot系统;吉利汽车G-Pilot系统;比亚迪DiLink智慧系统等。 |
重点项目:长安软件中心项目、北斗星通智能网联总部项目、传音控股重庆研发中心项目、秦嵩科技研究院项目、希微科技总部项目、国家知识产权西南运营中心项目、盛世光明大数据产业园及网络安全研发基地项目、环游者网络科技项目、视界信息大数据西部中新、蜂视芯片研发中心项目(芯晟)、矽睿麦歌恩西部研发中心项目、摩尔精英集成电路工程中心项目、重邮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项目、重庆众智联诚智能科技研究院、渝北区仙桃软件产业园项目、国金涌富小微金融科技技术研发中心项目(派玥)。 |
(五)积极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
围绕生产发展需求和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大幅提升生产性服务业与生产制造的融合度,加大生产性服务业培育力度,大力发展研发服务、工业设计、现代金融、现代物流、商务咨询、检验检测认证等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高端化、融合式、外向型、专业化、集聚化发展,促进产业由生产制造型向生产服务型加快转变。到2025年,实现生产性服务业营收达到100亿元。
研发服务。围绕主导产业、关键技术和基础领域,依托重点企业和科研院所,积极引进科技创新资源要素,加快建设一批研发创新平台。加快建设各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及各类科技公共服务平台,促进制造业向研发创新、系统集成等产业链高端延伸,提升产业附加值。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打造重庆感知科技孵化园、安创空间、立洋绿色众创空间等一大批双创载体,构建配套完善的创新创业研发孵化平台。
工业设计。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工业设计机构,分行业培育一批工业设计研究院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支持重点工业企业建立设计中心,建设一批市级工业设计中心并争创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研发具有特色的设计产品,丰富工业产品品种和品牌,提高附加值。搭建工业设计企业与工业企业合作对接平台,推动工业设计协同创新,促进优秀设计成果转化。
检验检测。构建国际化、标准化的检验检测体系,加强检验检测认证一体化发展,开展检验检测认证结果和技术能力国际互认。围绕汽车制造、电子信息、软件和信息服务、装配式建筑等重点产业领域检验检测认证服务需求,大力发展第三方检验检测认证服务。加快组建产学研用检验检测联盟,推动检验检测与产业经济深度融合。加强计量、检测技术、检测装备研发等基础能力建设,积极发展面向设计开发、生产制造、售后服务全过程的融合分析试验、标准研制、技术研发、培训咨询等多功能的检验检测服务机构,鼓励建设公益性检验检测机构和平台。
现代金融。鼓励金融机构积极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提升金融服务质效,加大对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创新推出产业集群批量营销、平台合作、产业链金融、数字化金融和多元金融等制造业金融服务模式,加快绿色金融、科技金融、供应链金融、普惠金融等新兴业态发展。支持金融机构不断丰富金融产品,推出面向战略性制造业产业集群的专属融资服务。提升机构集聚能级,强化金融支持制造业强链补链,壮大银行、保险、证券等传统金融机构,积极引育融资租赁、财务公司、资产管理、投资咨询、汽车金融等新型金融机构,推动金融赋能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现代物流。加快物流基础设施与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加快木耳航空物流园建设,推进复星国药、宝能物流、中远海运、中通速递、远成物流等项目建成投用,建设集产品交易、物流配送、仓储于一体的物流基地,构建高效、绿色、低成本的现代物流体系。加快电子商务园建设,推动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协同发展。以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为重点,大力培育专业物流运输企业,为汽车制造、电子信息、装配式建筑等领域企业提供专业化、智能化物流管理和配送服务。
专业服务。商务咨询服务。引导商务咨询企业围绕产业发展重点方向,大力发展战略规划、营销策划、市场调查、管理咨询等咨询服务,积极发展资产评估、会计、审计、法律、税务、勘察设计等专业咨询服务。加快发展装配式建筑设计咨询,优化工程全生命周期内管理服务,积极培育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全过程工程咨询企业。第三方检验检测服务。建设一批产业计量测试中心,积极推进智能硬件检测基地、华银医学检验中心等项目建设,打造西部地区重要的检测服务基地。节能环保服务。鼓励节能环保服务企业依托自身技术优势和经验,开展专业化节能环保服务,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
专栏8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重点
研发服务:研发创新平台、各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及各类科技公共服务平台。 工业设计:市级工业设计中心、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检验检测:检验检测认证结果、技术能力国际互认,售后服务全过程的融合分析试验、标准研制、技术研发、培训咨询等多功能的检验检测服务机构。 现代金融:绿色金融、科技金融、供应链金融、普惠金融。 现代物流:推进复星国药、宝能物流、中远海运、中通速递、远成物流等项目建成投用,培育一批专业物流运输企业。 专业服务:资产评估、会计、审计、法律、税务、勘察设计、工程咨询。 |
重点项目:工业设计研究院项目、智能硬件检测和无线电检测项目、智能视觉(重庆)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项目、中冶赛迪全国初级农产品产销对接平台项目、5G自动驾驶公共服务平台项目、展网约车平台运营项目项目。 |
四、空间布局
(一)两大开发平台
1. 两江新区直管区:具体包含原北部新区、保税港区空港功能区、龙兴工业园三部分。到2025年,实现产值2900亿元。
(1)原北部新区。现状及规划面积:原北部新区净工业用地15.41平方公里,已基本建成。2020年,原北部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1084.5亿元,同比增长32%。
产业布局:汽车制造、智能装备、食品饮料、生物医药。
代表企业:长安福特、上汽依维柯红岩、中船重工海装风电、奥的斯电梯、康师傅、重庆啤酒、可口可乐、药友制药、华邦制药等。
“十四五”发展方向:以长安福特、上汽依维柯红岩等汽车整车企业为主体,提升汽车整车及核心零部件制造能力,加快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加速汽车智能网联化布局,推动汽车产业发展由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加快汽车产业智能化转型。以中船重工海装风电、奥的斯电梯等为核心,不断提升产品的智能化、高端化水平,推动装备制造向智能化、高端化发展。以康师傅、重庆啤酒、可口可乐等企业为依托,构建食品饮料智能制造体系,持续推陈出新,不断做大规模、做优品质、做强品牌,提升发展消费品产业。以药友制药、华邦制药、康刻尔制药等企业为依托,在原料药及辅料、制剂、皮肤类药物、抗结核药物、糖尿病药物领域,开展创新药物及改良型新药的研究开发,壮大医药产业集群。到2025年,实现产值1250亿元。
(2)保税港区空港功能区。现状及规划面积:保税港区空港功能区总体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工业规划用地15.14平方公里,2020年,保税港区空港功能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937.2亿元,同比增长1.1%。
产业布局: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和高附加值产业。
代表企业:翊宝、旭硕科技、纬创资通、仁宝电脑等。
“十四五”发展方向:依托重庆江北机场,发挥保税加工、航空物流、贸易、结算、研发、维修等功能,集中发展保税加工、高新技术等产业。聚集产品附加值高、时间敏感、以空运为主的制造业,大力发展以电子为龙头的保税加工产业,围绕旭硕、翊宝、纬创、仁宝等龙头企业,不断完善产业功能配套,引进笔电关键零部件配套企业,助推笔电企业达产上量和产业垂直整合一体化。着眼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大对新兴材料、环保节能、精密仪器、光伏产业等产业的招商力度,发展临空产业。到2025年,实现产值1150亿元。
(3)龙兴工业园。现状及规划面积:规划总面积111平方公里,其中工业用地30.42平方公里,占比30.7%。2020年,龙兴工业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109.6亿元,同比增长6%。
产业布局:汽车零部件、装备制造、航空制造。
代表企业:三一重工、瑞声科技、吉利高端新能源、东方红卫星、卓通汽车、双英汽车、宇邦线缆等。
“十四五”发展方向:围绕建成国家重要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国内最具影响和实力的先进制造业集聚区之一的发展目标,重点发展汽车、高端装备、新材料、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产品等五大核心产业。依托卓通、双英汽车座椅等企业,发展配套的汽车底盘件、汽车座椅、转向及悬挂系统、车身覆盖件等高端零部件,引进与培育相结合,布局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依托宇邦线缆等企业,积极推动高端装备制造提升价值链、延伸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和配置资源链,做好传统装备产业改造升级与新兴装备产业培育,打造集设计、研发、制造、服务于一体的先进装备制造业产业链,全面提升装备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积极开展航空发动机、通用航空器、无人机及其零部件的研发和制造,加快形成直升机和固定翼飞机产品谱系,推进航空制造重大项目建设。到2025年,实现产值500亿元。
2. 高竹新区。现状及规划面积:川渝高竹新区规划范围包括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高滩镇、坛同镇的部分行政区域和重庆市渝北区茨竹镇、大湾镇的部分行政区域,总面积262平方公里,其中渝北区124平方公里、邻水县138平方公里。
产业布局: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航空制造、轻量化材料等先进制造业。
“十四五”发展方向:创新合作开发模式,围绕成渝两地国家级功能平台主导产业,强化分工协作、优势互补,积极承接重庆主城都市区和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配套完善基础设施和人才、金融、服务等要素,提升发展以配套重庆汽车制造为主的汽车装备制造业集群,突出发展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航空制造、信息服务等产业,创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汽摩),培育一批龙头企业、领军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推动产业成链化集聚集群发展,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分工体系,建设创新型现代产业协作配套区,先进制造业集聚地。到2025年,实现产值200亿元。
表1“两大开发平台”主导产业方向
平台 名称 |
园区 类别 |
主导产业 |
规划面积 |
2025产值目标 (亿元) |
两江新区直管区 |
原北部新区 |
汽车及零部件、智能装备、食品饮料、生物医药。 |
原北部新区净工业用地15.41平方公里 |
1250 |
保税港区空港功能区 |
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和高附加值产业。 |
保税港区空港功能区总体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工业规划用地15.14平方公里 |
1150 | |
龙兴工业园 |
汽车零部件、智能装备、航空制造 |
规划总面积111平方公里,其中工业用地30.42平方公里 |
500 | |
高竹新区 |
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航空制造、轻量化材料 |
总面积262平方公里,其中渝北区124平方公里、邻水县138平方公里 |
200 |
(二)两大自主园区
1. 空港园区:具体包含空港工业园、创新经济走廊、城市更新公司三部分。到2025年,实现产值1850亿元。
(1)空港工业园。现状及规划面积:空港工业园南临江北国际机场,东靠保税港区,西依空港新城,水陆空轨交通便捷。园区规划面积23.12平方公里,已建成面积13.45平方公里,临空商务区航空小镇2.9平方公里,临空物流区木耳物流园2.2平方公里,产业园同德片区5.6平方公里。2020年空港工业园规上工业总产值519.2亿元,同比增长14.6%。
产业布局:新能源汽车、装备制造、临空智能终端、航空制造与服务业、临空物流、现代建筑业。
代表企业:长安汽车、科勒发动机、本田动力、鸽牌电缆、施能电力、传音科技、天实精工、中投发展、三圣特材等。
“十四五”发展方向:依托长安汽车、科勒、本田动力等企业,推进企业技改扩能、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做大做强乘用车、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车“三车”整车及零配件研发制造,打造汽车智能制造产业集群。以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为主攻方向,构建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态圈。依托鸽牌电缆、施能电力等企业,促进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推动装备制造向智能化、高端化发展。推进临空智能制造产业园建设,重点瞄准智能终端、智能装备、机器人、3D打印、消费电子等产业,推进智能终端项目和柯马机器人等智能制造项目投产达产,助力打造全区智能终端产业集群。推进航空制造产业园建设,积极发展航空装备生产、航空零部件加工、航空耗材生产、航空维修维护、航空技术研发等产业,打造航空制造产业基地。推进五同片区规划建设,与两路保税区功能相协同,利用渝北大通道大枢纽的交通优势,共同打造临空智造和贸易物流基地。围绕构建现代建筑智慧产业生态,建设装配式建筑强区,打造集生产制造、创新研发、智慧管理为一体的重庆现代建筑智慧产业园。多宝湖拓展区联动协同创新区、仙桃数据谷、礼嘉智慧半岛等创新资源,强化智能创新带,重点发展航空制造、临空商贸物流、高端商务,探索发展碳化硅、氮化镓等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到2025年,实现产值600亿元。
(2)创新经济走廊。现状及规划面积:地处两江新区的几何中心,总用地面积19.12平方公里,其中工业用地6.72平方公里。2020年,创新经济走廊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274.9亿元,同比增长25.77%。
产业布局:智能终端、智能装备、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汽车核心零部件。
代表企业:OPPO、传音、深科技、天实精工、捷荣、中光电、长安新能源汽车、奥发斯、北斗星通、裕同、利纳马、中利凯瑞等。
“十四五”发展方向:依托OPPO、传音两家手机整机龙头企业,紧盯产业链中技术密集、增加值高的关键环节,着力引进一批相关配套企业,构建形成集研发、制造、服务为一体的智能终端产业集群。依托盟固利、大明电子、北斗星通、桑德科技等企业,做强做精汽车电子核心配套,加快推进汽车软件研发,大力发展汽车电子元器件、汽车电子零部件系统、软件算法三大产品领域,积极争取参与创建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把握传统产品智能化、智能产品生态化的大趋势,积极引进新兴消费电子的中小型项目,打造智能产品创新制造基地。围绕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汽车和高端汽车零部件,引进新材料、新工艺等技术含量较高的优质项目,培育壮大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零部件企业,打造汽车零部件产业生产制造基地。在朝阳拓展片区,依托长安新能源汽车,打造渝北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助力渝北区建设智能智造高地。到2025年,实现产值1150亿元。
(3)城市更新公司。现状及规划面积:城市更新公司涵盖回兴、石盘河片区规划面积26.67平方公里,产业用地3.14平方公里。2020年,临空消费走廊规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130.2亿元,同比增长3.3%。
产业布局:食品加工、高端服装、智能家具、汽车维修、汽车零配件、汽车后市场、生物医药、先进材料等产业。
代表企业:再升科技、金山科技、创隆汽车、伊诺生化、段氏服饰、玮兰床垫、娃哈哈、天友乳业、嘉士德食品、秦妈、毛哥等。
“十四五”发展方向:依托西南国际汽贸城、居然之家智能家居小镇、时装小镇等项目,集聚汽车消费、提升生活消费、培育文旅消费,建设临空消费走廊。以食品工业城为依托,支持企业向智能化、高端化发展,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壮大产品品牌影响力,引导天友、毛哥、嘉士德等食品生产企业将生产环节外移,向集“设计研发、运营管理、集成制造、营销服务”为一体的企业总部转型升级。以原服装城为依托,大力推进服装产业转型升级,打造时装小镇,发展集设计研发、运营管理、集成制造、营销服务于一体的产业链。以居然之家智能家居小镇为依托,发挥朗萨家私、玮兰床垫等知名家具企业的带头示范作用,发展智能家具。以西南国际汽贸城为依托,发展汽车维修、汽车零配件等汽车后市场。依托金山科技、伊诺生化等生物医药企业,推进相关领域关键技术、核心部件和重大产品创新,做大做强生物医药。以再升科技为依托,围绕“干净空气”和“高效节能”两大领域,重点发展微纤维玻璃棉新材料产业。到2025年,实现产值100亿元。
2. 仙桃国际大数据谷。现状及规划面积:数据谷规划面积2平方公里,总建设规模175万平方米。2020年,仙桃数据谷实现产值52.62亿元,同比增长25%。
产业布局:围绕“1+3+5+10+N”创新生态体系,重点发展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集成电路,打造千亿级软件产业集群、百亿级集成电路产业集群。
代表企业:微软、中科创达、华为、中软国际、ARM、物奇、矩芯、线易科技、摩尔精英、长安汽车全球软件中心、赛迪益农、感知科技孵化器等。
“十四五”发展方向:围绕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集成电路产业两大主攻方向,建设国内领先的大数据产业生态谷,形成“北有中关村、南有仙桃谷”的态势。依托数字智能制造产业生产研发基地、长安汽车全球软件中心和华为重庆DevCloud创新中心等平台,围绕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领域,汇聚各类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资源,重点发展软件交付、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物联网、数字内容等产业,打造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集群。依托仙桃数据谷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围绕重庆市重点布局的“5+1”领域芯片,搭建IP库、EDA工具、样机制造、培训、孵化咨询、基金等6大公共服务平台,集聚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和设计人才,培育壮大集成电路产业,打造百亿级IC设计产业集群。到2025年,带动全区实现营收达到500亿元。
表2“两大自主园区”主导产业方向
平台名称 |
园区类别 |
主导产业 |
规划面积 |
2025产值 目标 |
空港园区 |
空港工业园 |
新能源汽车、智能装备、临空智能终端、航空制造与服务业、临空物流、现代建筑业 |
园区规划面23.12平方公里,已建成面积13.45平方公里,临空商务区航空小镇2.9平方公里,临空物流区木耳物流园2.2平方公里,产业园同德片区5.6平方公里。 |
600 |
空港园区 |
创新经济走廊 |
智能终端、智能装备、消费电子、汽车核心零部件 |
总用地面积19.12平方公里,其中工业用地6.72平方公里。 |
1150 |
城市更新公司 |
食品加工、高端服装、智能家具、汽车维修、汽车零配件、汽车后市场、生物医药、先进材料 |
城市更新公司涵盖回兴、石盘河片区,规划面积26.67平方公里,其中产业用地3.14平方公里。 |
100 | |
仙桃国际大数据谷 (全区) |
发展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集成电路 |
数据谷规划面积2平方公里,总建设规模175万平方米。 |
500 |
(三)两大拓展片区
1. 御临片区。现状及规划面积:御临片区紧邻龙盛工业园区,片区规划面积40.5平方公里,其中建设用地25.1平方公里。
产业布局:先进材料、新能源、智能装备。
“十四五”发展方向:一是围绕新能源整车、新能源汽车核心配套(大小三电)等产业,力争形成500亿规模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为重庆新能源汽车产业补链强链。二是紧密配套重庆市电子、汽车、装备等产业链,围绕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高性能纤维制品及复合材料、前沿新材料等领域,打造300亿元的新材料产业集群。三是围绕机器人、数控机床、航空航天等高端装备领域,力争形成100亿元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四是围绕3D打印技术、设备、材料等领域,打造100亿元的3D打印产业集群。
2. 重庆渝北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现状及规划面积:规划总面积约136平方公里,规划工业用地面积1.61平方公里。
产业布局:高端食品精深加工、现代农业智慧物流。
“十四五”发展方向:以重庆渝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为基础,以“西部丘陵山区现代高效特色农业”为主题,依靠科技赋能探索“丘陵山地”特色条件下的高效农业和特色农业实现现代化有效路径,抓牢“优质生态”优势,丰富“农业产业”业态,着眼“现代高效”目标,聚焦丘陵山区特色经济作物产业,大力推进柑橘、花椒、药材、食用菌等丘陵山区特色高附加值经济作物的新品种研发、种植。协同发展精深加工、智慧物流、生态保育、都市休闲等产业。到2025年,实现产值200亿元。
表3“两大拓展片区”主导产业方向
平台名称 |
主导产业 |
规划面积 |
2025产值目标 |
御临片区 |
先进材料、新能源、智能装备 |
规划面积40.5平方公里,其中建设用地25.1平方公里 |
/ |
重庆渝北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
健康食材精深加工、功能食品生物制造、康养食疗科技服务业 |
规划总面积约136平方公里,规划建设用地面积3.87平方公里 |
200 |
五、主要任务
(一)促进产业创新发展
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鼓励工业企业开展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全领域、多形式创新活动,支持企业开展基础性前沿性创新研究,支持龙头企业牵头成立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支持规上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实施“规上工业企业内部研发机构三年倍增计划”,力争“十四五”期间,实现规上工业企业内部研发机构全覆盖。促进科技人才、关键技术等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培育一批具有持续创新能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核心技术、具备较强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形成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蓬勃发展的格局。
构建协同创新体系。建立政府引导、企业主导、院校协作、多元投资、成果共享的开放协同创新体系,促进产业链、创新链和资金链协同。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工业企业与高校院所建立健全协同创新机制,促进高校院所创新资源与企业创新需求的有效对接,鼓励企业自建或与科研高校院所共建高水平研发机构和成果转化基地,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移转化。围绕智能终端、智能网联汽车、软件信息、生物医药、绿色建材等重点产业,探索实施科技项目“揭榜挂帅”组织方式。
推动科技成果转化。鼓励企业根据市场需求,通过市场化运作来选择和转化科技成果,建立科技成果收益共享机制。整合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和科技服务机构等科技成果、技术需求、科技服务资源,推进科技成果信息共享,促进科技成果对接交流,优化完善成果转化和技术交易平台,加快形成线上线下融合的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交易生态系统。引进建设一批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孵化平台、服务机构,组织开展创新创业大赛、科技交流大会等活动。夯实创新创业载体,在新型节能材料、智能网联汽车等优势领域布局建设一批国家级、市级科技创新基地。以重庆市科技创业投资协会为纽带,促进创新创业项目对接天使投资、风险投资。
提升创新服务水平。组织企业高管和政府相关部门人员外出考察,学习交流不同区域、行业和企业的成熟创新经验,配套创新教育与培训,强化企业创新能力和服务意识。加强创新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重庆感知科技孵化园、重庆立洋绿色产业孵化园等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建设一批制造业创新中心,引导和推进各类创新要素集聚。
(二)深入推动智能制造
推进企业智能化改造。大力支持企业更新数字化装备和非数字化装备技术升级,改造升级高质量工业企业网络,部署在线监控(检测)和连线控制系统,推进生产设备、制造单元的系统集成和互联互通,推动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改造。围绕汽车制造、电子信息等产业链优势企业,扶持企业利用数字终端设备、工业机器人等先进智能装备进行技术改造,开展基于“5G+人工智能”的智能化升级改造,推动高水平数字化车间、智慧化工厂落地高效运行,加快传统生产模式向智能化生产转型。加快建筑产业推动自动化施工机械、建筑机器人、3D打印等应用,推进部件部品生产数字化、智能化升级。用活用好技改扶持政策,大力推广智能化共性方案,降低自动化、数字化投入门槛,鼓励“新设备+新产线+新技术”组合式升级,着力推动“短平快”智能化改造项目投资建设。培育一批提供过程优化、远程服务、决策干预、产品定制等增值服务的创新服务企业,为企业推进智能制造提供技术支撑和服务保障。
建设应用工业互联网。引进培育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大力支持国内外知名IT企业和大数据企业在渝北建设第三方服务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制造业企业。鼓励重点企业建设面向自身及行业的“5G+工业互联网”平台。推进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加快推动工业知识、技术、经验等软件化,推动中小企业工业软件普及应用,不断集成和优化工业互联网平台服务功能。推动企业基础设施、业务应用、产品设备、平台系统等广泛连接工业互联网。深化工业互联网在汽车、电子、装备等重点行业应用,鼓励重点行业龙头企业与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加强合作,开展工业互联网集成应用,探索形成一批预期好、见效快、可复制、可推广的“5G+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打造工业互联网应用示范企业,加快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推广普及。
加快发展服务型制造。引导和鼓励企业瞄准制造业价值链高端环节,加快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以汽车制造、智能建筑等行业为重点,打造个性化设计、柔性制造、供应链协同新模式,推广预防性维修、系统故障诊断、全周期健康管理等新模式。支持共享型制造平台整合原材料、生产设备、生产线等资源,发展平台接单、集中采购、多厂协同的制造新模式。鼓励电子商务、研发设计、物流运输、总集成总承包等企业发展制造服务业,挖掘用户需求,联合制造业企业开展研发设计、加工制造、品牌授权等合作。培育智能设计、虚拟设计等新业态,积极发展生产性金融服务、检验检测认证服务、科技服务、创意设计等现代服务业。加强农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推动传统农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发展高附加值农产品加工业。
(三)加快绿色低碳发展
深入实施绿色制造。深入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鼓励企业将绿色低碳理念贯穿产品设计、采购、生产、销售、回收等全过程,开展工业产品生态设计,引导企业高质量开发无害化、节能、环保、高可靠性、长寿命和易回收的绿色设计产品。按照厂房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原则,引导企业制定实施绿色发展战略,健全绿色管理模式,高起点建设绿色工厂。加快建设节能、环保、清洁、循环式绿色示范园区,推动绿色制造产业集聚发展,创建一批空间布局合理、产业基础好、基础设施完善、绿色制造水平高的绿色园区。建立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导向的采购、生产、营销、回收及物流体系,打造绿色供应链。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绿色制造、清洁生产领域的应用,推动新材料和智能控制技术植入,在终端消费品类和工业装备类中打造一批“能效之星”产品。
加快推进低碳转型。培育壮大低碳排放、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聚焦节能环保装备、节能环保服务、再生资源利用等重点领域,壮大绿色环保产业。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严格落实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严控“两高一资”项目,巩固企业清理整治成效。积极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支持企业开展节能技术改造,降低单位产出能耗,引导高耗能企业实施低碳发展战略,推动高碳行业率先达峰。实施清洁生产工艺技术升级改造工程,推进重点行业生产过程清洁化,实施高效治理装备超低排放改造,开展源头控制与过程削减协同工艺技术研发与应用,降低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引导制造业企业与专业环保治理公司合作,发展第三方绿色制造服务,重点培育一批提供咨询、检测、评估、认定、审计、培训等服务内容的专业化绿色服务平台,有效解决制约企业绿色发展的关键问题。
推进资源循环利用。开展工业资源综合利用,降低钢铁、有色金属、化工、煤电、矿业等行业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强度,加快可循环、可降解材料及产品开发推广应用。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支持高耗水行业开展工业废水园区综合治理、企业间循环利用和分级回用、企业内废水利用。完善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全面推进综合评价工作,不断深化评价结果的综合应用,依法依规落实用地、用电、用水、用气、排污等资源要素差别化政策,加大优质园区和企业的激励力度,倒逼落后园区和企业不断提高资源要素利用效率。推行循环型生产方式,提高报废汽车、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塑料等主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水平。开展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区域循环经济试点,建立废弃物循环利用产业链,推进企业内部小循环。
(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构建招商联合机制。根据我区制造业发展重点确定重点招商方向,围绕产业补链强链延链目标,制定计划、完善配套政策和招商激励机构,深入研究产业特性,建立招商引资企业库、信息库、储备库,深度了解市场发展方向、企业项目需求等信息,广泛联系、精准对接,有序实施重点产业专题招商推介活动。统筹整合市、区招商投资促进政策,推行政策、项目“双清单”制度。大力拓展招商渠道,积极参与“智博会”、“西洽会”、“进博会”、“广交会”等国际性展会。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方法,完善以商招商、代理招商等工作机制,推进因公出国(境)访问与招商引资任务有机结合。强化与两江新区、保税港区、机场集团、悦来集团等国家级、市级平台的联动,构建联合招商机制。
强化招商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专业招商团队作用,围绕主导产业,逐步形成“一个产业、一个团队、一张招商图”的招商格局。广泛吸纳产业发展、投融资等方面的专业人才,配齐配强招商领导班子和骨干力量,邀请产业专家、企业家、专业机构等定期对招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招商队伍专业能力。加强招商信息捕捉,大力开展专业化、精准化、高效化招商。加大各职能部门对招商工作的协作力度,建立招商工作任务分解和考核制度,保障招商环节的有机衔接。
加强重大项目招商。围绕渝北区“四个大区”发展目标,按照高新、集群、链条方向,突出重点领域,创新方式方法,加大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产业资本招商、优势资源招商力度,瞄准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央企、大型国企、行业领军企业等开展精准靶向招商,引进一批龙头项目、产业链关联项目和配套项目,主动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谋划一批具有较强带动力的大项目好项目。提升招商服务水平,推进重大招商项目全流程“一对一”跟踪服务,全面兑现招商中对企业的各项承诺,打造守信专业高效务实的投资目的地形象。
(五)推动产业补链强链
提升产业基础能力。编制重点产业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工业基础软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清单,对接实施好国家产业基础再造工程,推广运用填补国内空白的关键产品技术。推动整机企业系统梳理供应链中本地化供给不足环节,在整机和系统开发初期发布基础领域需求计划,与基础领域企业、科研机构等单位组建联合体,围绕关键共性技术、批量生产工艺、标准制定等开展联合攻关,加快实现工程化、产业化突破。推动基础企业围绕整机和系统需求,提前布局相关环节技术研发与产品开发。
加强产业链补链延链强链。围绕重点产业发展方向,找出产业在创新、资本、空间、政策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短板,绘制产业发展全景图。围绕产业补链强链延链目标,制定计划、完善配套政策和招商激励机制,强化多渠道招商队伍建设,有序实施重点产业专题招商推介活动。聚焦汽车、智能终端等产业,围绕链长(政府)、链主(市场)两条线,建设重点产业“链长制”,加快促进产业链全要素、上下游、产供销、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瞄准汽车、电子等重点产业链龙头企业和高成长性企业,围绕“芯屏器核网”等核心环节,滚动实施和引进一批优质企业、引领项目和重大平台,促进更多关键零部件企业、原材料企业入渝北布局发展。统筹协调产业链上下游各环节的需求对接、项目引进、要素保障、困难化解等问题,尤其针对芯片、关键原材料、核心零部件等“堵点”“断点”,帮助企业加强重点物资采购囤货或寻找替代品。支持龙头企业加大本地采购力度,推动本地相关领域企业加快布局相关配套、原料环节,补齐重点整机产品产业链短板。充分发挥行业联盟、协会作用,加强产学研用、上下游企业以及与研究机构间的合作,整合现有产业链内资源,合力推动产业链薄弱环节建设,打通制约制造业核心技术研发的瓶颈。
全力保障重点企业供应链稳定。聚焦汽车制造、电子信息、软件信息服务、装备制造等领域,绘制重点产业链精准合作图,推动标志性产业链重点领域基本建立安全可控的技术体系。加强供应链安全评估,推动重点企业加强供应商管理库存、协同式供应链库存管理和供应链运输管理,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关键环节企业和单一来源环节企业因突发事件“断供”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可能产生的影响系统分析,按风险等级建立预警机制,对风险等级较高的找好“备份”企业,对确不可替代的做好应急预案、提前增加相关原材料、零部件储备。加快供应链安全体系建设,努力打破关键领域国外垄断,积极培育备份产业链,逐步实现国产自主可控替代,推动产业链核心环节本土化,增强产业链弹性和风险抵御能力。支持同行业企业以及主要工艺(工序)相似度较高的跨行业企业深化供应链信息共享。支持重点企业通过中欧(重庆)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中新示范项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渠道,加速有序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全球配置。
(六)培育壮大市场主体
打造行业领军企业。围绕重点产业集群,建立重点培育企业库,支持现有龙头企业拓展新产品、投资新项目,并购重组关键环节和核心技术领域中小企业,加大企业核心业务回流和引进力度,引进规模以上产业链关联企业,加大引进全球500强、中国制造业500强等产业领军型企业。推动企业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加快规范标准制定(修订)和工业互联网建设应用,强化供应链管理,促进原材料库存、排产计划、生产过程、质量控制、发货方式等信息(参数)实时共享,构建涵盖全产业链供应链、直连用户、安全可控的生态系统,提升在全球产业链竞争中话语权。引导有条件的领军企业输出配套产品标准,支持龙头企业向上游制造环节延伸布局,实现产业链协同创新和资源共享,打造一批具有产业生态主导地位的“链主”企业。
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推动中小企业“专精特新”转型,支持中小企业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发展之路,加快产品创新、产业领域服务延伸、强化资本运作,加大智能化改造投入,创新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和水平。引导中小企业聚焦细分领域深耕细作,研发掌握关键环节的高端技术,不断增强创新能力、提高市场占有率,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提升质量效益,形成一批国家级、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落实中小企业普惠政策,聚焦细分领域制定长期发展战略,自建或联合高校、科研机构共建企业研发机构,进一步完善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健全高素质人才队伍。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中,遴选出生产技术或工艺全国领先,单项产品市场占有率位居全国前列的企业,引导成长为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提升“渝北制造”全国影响力和市场地位。
完善科技型企业孵化成长生态。升级打造科技型、初创型企业创业基地,不断积蓄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活力,培育壮大高科技中小企业梯队。进一步完善科技孵化可持续发展的激励机制,引进培育高水平科技孵化专业化运营服务机构,鼓励科技孵化载体建设“互联网+”创新创业平台、公共研发服务平台、创新实验基地。常态化开展孵化项目路演、推介活动,促进集成电路设计、智能终端方案设计、工业APP、工业设计等行业(领域)科技型企业加速孵化。推动高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业科研设施向科技型企业开发和提供检验检测、研发设计等科技服务,发展天使投资、创业投资等融资机构,推动商业银行、融资租赁企业、保险机构开发契合初创型企业的融资产品或保险产品,促进科技型企业快速成长。
推进各类企业融通发展。支持龙头骨干企业整合产业链资源,联合中小企业建设先进制造业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创新型产业集群等。鼓励龙头骨干企业进一步树立与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利益共享、风险共担责任意识,对上下游企业开放资源,开展供应链配套对接,与中小企业建立稳定合作关系,构建创新协同、产能共享、供应链互通的新型产业发展生态。推动中小企业通过参与产业合作联盟和技术标准制定(修订)、联合承担国家级市级重大项目、承接服务外包和订单生产等多种方式与大型企业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
(七)加强质量品牌建设
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搭建质量技术服务平台,鼓励企业加强与国际优质产品的质量比对,瞄准先进标杆实施技术改造,积极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引进先进质量管理方法,推动企业实施全面质量管理,提升质量管理水平。推动企业实施PDCA(策划、实施、检查、处理)全流程管理,普及自动化、智能化生产工艺装备和卓越绩效、六西格玛管理、精益生产、可靠性设计等质量管理方法,推广质量管理小组、班组管理、质量攻关等群众性质量活动。积极推进百城千业万企对标达标提升专项行动,重点组织智能终端产业、汽车产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对照国际国内先进标准开展标准比对,推动企业及时修订企业标准,提升重点产品和服务标准与国内外标准水平的一致性。围绕智能终端、汽车等优势领域,支持行业龙头企业、重点企业开展先进技术标准研制,参与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国际标准的制订修订,加强标准推广应用,提升标准国际化水平。实施工业产品质量提升行动计划,加强精细化管理,积极推广精益制造,鼓励企业广泛参与质量控制和质量攻关活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推进“渝北造”品牌建设。加强品牌文化建设,实施名品名牌培育工程,引导工业企业增强以质量和信誉为核心的品牌意识,制定品牌发展战略,建立健全品牌培育管理体系,提升企业创意设计、品牌传播、品牌保护、品牌文化等方面专业能力。支持创新驱动和品牌发展深入融合,强化创新引领,坚持以创新支撑品牌建设,鼓励企业创新设计,以设计提升质量,以质量铸就品牌。推进企业技术中心、研究设计中心建设,建设创新设计集群,培育一批专业化的工业设计企业,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竞争力强、市场信誉好、代表先进制造水平的“渝北造”制造业品牌。
(八)全面深化开放合作
加大“引进来”力度。立足国家和全市重点项目建设、渝北资源优势、渝北重点工业园区和现有骨干企业,大力推进全方位、多层次的招商引资模式,策划引进一批投资大、附加值高、产业带动力强、见效快的项目。大力吸引外资投资高水平制造业项目。鼓励渝北工业龙头企业与国际知名企业开展合作,引入资本、技术、人才等高端要素资源,利用全球科技成果,掌握一批核心技术。深化东西部产业协作,高水平承接东部产业链整体转移、关联产业协同转移,探索承接产业转移新模式,搭建产业转移促进平台,吸引知名企业整体转移及产业链配套协作企业同步引进。
加快“走出去”步伐。主动对接全市对外开放平台,积极推动自由贸易、口岸、保税等开放平台建设,夯实渝北工制造业对外开放基础。依托重庆临空经济示范区交通、口岸、政策等优势,进一步拓展东盟、非洲等新兴市场,支持渝北工业企业实施境外并购,提升跨国经营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支持渝北有条件的工业企业到海外办厂,建立境外营销网络、研发中心,推动产能输出。充分发挥区外贸促进会作用,多渠道加强与相关国家政府机构和商会联系,为渝北制造业企业“走出去”提供支撑。
加强区域合作。坚持合作共赢、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原则,充分发挥地缘优势,加强与周边城市合作,增强区域集聚辐射能力。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高标准打造高竹新区,推动两地制造业协同发展,促进要素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切实壮大工业经济总量、提升发展质量。充分发掘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合作潜力,深化与相关城市的交流合作,承接优质产业转移。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产业合作,拓宽合作领域、扩大合作规模,打造一批国际园区。
六、保障措施
(一)健全组织实施机制
建立由区政府牵头、相关部门和单位参与的重庆市渝北区先进制造业“十四五”发展领导小组,统筹全区制造业发展的全局性工作,加强政策协调,密切关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市场变化,不断优化完善规划实施方案和保障措施,促进规划目标的顺利实现,切实推动渝北区制造业发展。完善跨部门工作协调机制,加强经信委、科技局、规资局、生态环境局等部门分工协作,在部门分工负责基础上建立协同联动工作机制。发挥行业协会熟悉行业、贴近企业优势,加强行业自律,防止无序和恶性竞争。鼓励行业协会、产业联盟提升服务行业发展的能力,指导企业深化改革、苦练内功,抓好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及时反映企业诉求,反馈政策落实情况,积极宣传和帮助企业用足用好各项政策。建立完善工业经济监测网络和指标体系,加强工业信息统计和信息发布。加强考核评价,落实相关主体责任,建立考核评估机制,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和督促检查,确保规划提出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二)强化政策引导支持
根据渝北区汽车制造、电子信息等重点产业发展现状及特点,动态修订重点行业产业政策,完善新兴领域产业政策,加强产业政策与财税、金融、贸易、政府采购、土地、环保、安全、知识产权、质量监督等政策的协调配合。梳理落实国家、重庆市以及渝北区各类优惠政策,将仍在有效期的各类涉企政策分类整理,及时宣贯相关政策,确保现有政策高度聚焦、落地见效。优化完善区级工业经济扶持政策,统筹安排地方财政资金,加大财政资金对工业转型升级领域的支持力度,加强对重点行业转型升级示范工程、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制造业基础能力提升、服务型制造等方面的引导和支持。积极争取国家和市级相关政策支持,争取一批市级重大制造业项目落户渝北。大力支持鼓励渝北区符合条件的工业企业向上争取各类专项资金和产业基金。贯彻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切实减轻企业成本。
(三)做好资源要素保障
统筹安排全区制造业用地指标,优先保障重大制造业项目、重点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用地和企业扩大规模用地。加大力度盘活存量用地,推进低效土地征收回购,促进工业土地利用集约化、产出高效化。探索新型工业用地M0,健全工业用地退出机制。优化工业园区给排水、供电、供气、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环保配套设施建设,完善工业发展基础条件。推进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园区建设、管理服务、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打造基础设施网络化、管理精细化、服务功能专业化和产业发展智能化的智慧工业园区。推进“城园一体化”进程,建设集吃、住、行、学、娱、体、医为一体的生活服务配套设施,更高层次、更多元化的满足园区职工工作及生活需求。进一步优化完善各工业园区与铁路货运场站、港口码头、物流基地之间的道路交通网络,提高运输效率,降低企业运输成本。优化人才引进、培养、使用全链条机制,充分发挥临空英才等高层次人才支持政策作用,落实以企业实际需求为导向和基准的人才引进政策措施,要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营造尊重和激励企业家干事创业的社会氛围,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巴渝工匠。
(四)优化提升发展环境
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推行工业投资项目负面清单管理,深入推进行政审批服务事项“放管服”改革,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中心,以业务为导向,以政府各部门为支撑的企业全流程服务体系,全面推进“一网通办”、“一窗受理”、“并联办理”、“电子监察”,实现企业办事“最多跑一次”,为企业营造服务最优、效率最高、门槛更低、成本更小、体验更好的办事和发展环境。持续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加大对制造业重点领域的信贷支持,在贷款额度、期限及利率等方面予以倾斜。加强企业与金融机构对接服务,搭建政企银保融资对接平台,助力优质企业、优质项目的融资推介。强化工业安全生产,牢固树立“管行业管安全”意识,压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指导督促企业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五)构建综合评价体系
实施企业综合评价试点工程,将投资、亩产、能耗、环境、建设等“标准”纳入全区新增工业用地、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物流仓储用地的综合考量指标体系。探索推进评价对象从规上工业企业向规下企业延伸,从工业企业向工业集聚区、工业楼宇以及服务综合体延伸。强化综合评价结果运用,建立评价结果与政策享受、评优评先相挂钩机制,以及用地、用水、用电、排污等资源要素差别化配置机制,通过正向激励和反向倒逼,促进企业加快提质增效。
附件:1. 各园区平台产业发展预测目标
2. 重庆市渝北区先进制造业“十四五”规划重点项目表
附件1
各园区平台产业发展预测目标
单位:亿元
区域 |
重点产业方向 |
2023年目标任务 |
2025年目标任务 |
备注 | ||
产值 |
投资 (累计) |
产值 |
投资 (累计) |
|||
渝北区 |
—— |
4100 |
580 |
5000 |
900 |
|
自主板块 |
—— |
1400 |
260 |
2100 |
410 |
|
#空港经济公司 |
新能源汽车、临空智能终端、装备制造、航空制造与服务业、临空物流、现代建筑材料、工业设计、研发测试等。 |
550 |
60 |
600 |
100 |
|
#创新经济走廊 |
新能源汽车、汽车电子、汽车核心零部件、智能终端、消费电子、智能装备等产业 |
630 |
120 |
1150 |
170 |
|
#城市更新公司 |
食品加工、高端服装、智能家具、汽车维修、汽车零配件、汽车后市场、生物医药、先进材料等产业 |
100 |
20 |
100 |
30 |
|
#农高区 |
果蔬精深加工、肉制品、中药材加工、特色调味品、乳制品、健康食材精深加工、功能食品生物制造、康养食疗科技服务业等 |
50 |
35 |
200 |
70 |
|
#其他 |
能源、高竹新区产业、园区外零星工业企业 |
20 |
25 |
50 |
40 |
|
两江板块 |
—— |
2700 |
320 |
2900 |
490 |
|
#龙兴工业园 |
新能源汽车、汽车零部件、装备制造、航空制造等产业 |
400 |
180 |
500 |
270 |
|
#保税港区 |
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和高附加值产业 |
1100 |
60 |
1150 |
100 |
|
#原北部新区 |
新能源汽车、汽车制造、汽车核心零部件、智能装备、食品饮料、生物医药等产业 |
1200 |
80 |
1250 |
120 |
附件2
重庆市渝北区先进制造业“十四五”规划重点项目表
序号 |
项目名称 |
实施主体 |
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 |
投资 (亿元) |
产值 (亿元) |
建设 性质 |
备注 |
(一)汽车制造(含新能源及智能汽车产业)21个,计划投资364.9亿元。 | |||||||
1 |
大江北辰新能源产业研发制造基地项目 |
重庆大江北辰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
建设规模90489.51㎡,主要建设内容为生产厂房、辅助厂房、设备用房、综合库房、配套设施等。 |
6 |
13 |
续建 |
|
2 |
北斗星通智慧产业园项目 |
北京北斗星通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项目占地约97亩,总建筑面积约12.25万方。 |
4.9 |
11 |
续建 |
|
3 |
日照兴业汽车零部件生产项目 |
日照兴业汽车配件股份有限公司 |
占地约82.7亩,总建筑面积约3.45万方。 |
4.2 |
9.5 |
续建 |
|
4 |
渝茂智能家电及汽车零部件研发生产基地项目 |
重庆欧盼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占地约85亩,总建筑面积约5万方。建设智能家电、汽车等产品的核心塑料零配件及精密模具的研发生产基地。 |
4.3 |
10 |
续建 |
|
5 |
宇邦新能源汽车电线研发制造基地项目 |
重庆宇邦汽车电线有限公司 |
占地约85亩,总建筑面积约4.7万方,拟建设生产车间、辐照中心、检测中心、研发及办公大楼等。 |
4.5 |
9 |
续建 |
|
6 |
利纳马汽车零部件项目 |
利纳马汽车系统(重庆)有限公司 |
占地约68亩。计划总投资9000万美元,达产年产值6.8亿元,年税收5400万元,项目主要生产汽车发动机、变速箱及传动系统等核心零部件。 |
6.2 |
10 |
续建 |
|
7 |
浙江凯凌汽车零部件生产项目 |
浙江凯凌 |
占地30亩,总建筑面积约2.07万方。主要生产摇臂室总成、进气总成、机油冷却器总成、中冷器总成、高强度螺栓等汽车发动机关键零部件,达产年产值4.5亿元 |
5 |
4.5 |
续建 |
|
8 |
莱斯汽车缓冲器生产基地项目 |
LYS(莱斯)公司 |
占地约40亩,总建筑面积约2.5万方。主要研发及生产防倾液压助力器、缓冲助力和运动平衡装置系统、减震系统及自动安全系统等。达产年产值4亿元。 |
5 |
4 |
续建 |
|
9 |
民康汽配生产基地项目 |
重庆民康实业有限公司 |
占地约65亩,总建筑面积约7.26万方。拟建设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汽车线束及高精密度汽车管类零部件生产基地,达产年产值7.8亿元。 |
3.5 |
7.8 |
续建 |
|
10 |
重庆迅昌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新基地工程 |
重庆迅昌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占地面积约60亩,打造集科研、生产、销售、物流为一体的重庆迅昌汽车NVH和VOC零部件装备基地。 |
3 |
6 |
续建 |
|
11 |
大明电子重庆项目 |
大明电子(重庆)有限公司 |
占地约160亩,主要建设汽车电子等汽车相关零部件研发制造基地。 |
20 |
16 |
新建 |
|
12 |
宏程汽车电子电器生产制造建设项目 |
南京宏程电器有限公司 |
占地约50亩,总建筑面积约5万m²,建设汽车电子电器生产制造基地,主要生产汽车继电器、线束、汽车电子、汽车中央控制盒等。 |
5 |
6 |
新建 |
|
13 |
康明斯发动机项 目 |
重庆康明斯发动机有限 公司 |
除大马力发动机研发中心外,还将建设大马力发动机生产线、大马力发电机组研发中心及外加用户培训、办公、水电气等配套设施,未来将满足全球客户对大马力发动机等高端装备产品的需求。 |
14 |
30 |
续建 |
|
14 |
吉利高端新能源整车(重庆)生产基地项目 |
吉利控股集团 |
该项目全力打造高端新能源汽车智造基地,助力重庆汽车业提质升级、产业结构优化。 |
70 |
155 |
新建 |
|
15 |
无锡朗贤汽车轻量化部件项目 |
无锡朗贤轻量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将在两江新区建设超强钢热成型智造装备产线、高真空镁铝压铸智造装备产线及相关智造装备产线,在完善新区汽车产业链条的同时,也将提升新区智能制造水平。 |
6 |
10 |
新建 |
|
16 |
上汽红岩扩能项目 |
上汽依维柯红岩商用车有限公司 |
对现有焊接、涂装、整车装配能力实施通过性改造,打造全新智能化工厂,将商用车整车年产能从4万台提升至12万台,并提升整车技术研发能力,全面展开第六代重卡、新能源重卡、智能网联重卡等新产品的研发。 |
3.3 |
5 |
续建 |
|
17 |
长安福特新能源产业园 |
长安福特汽车有限公司 |
该新能源产业园集新能源研发、生产、供应和销售于一体,主要布局长安自建零部件工厂、在渝建厂的长安新能源合资公司及产业链上下游供应商等。产业园建成达产后,预计年产能合计不低于50万套新能源核心零部件,产值超400亿元。 |
50 |
400 |
续建 |
|
18 |
动力电池重庆智能制造项目 |
重庆荣盛盟固利有限公司 |
项目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投资25亿元,产能5Gwh;二期待一期建成投产后立即启动,两年内建成投产,投资25亿元,产能5Gwh。 |
50 |
10 |
在谈 |
|
19 |
长春旭阳项目 |
长春旭阳 |
拟在渝投资打造汽车电子及软内饰生产基地。 |
5 |
39 |
策划 |
|
20 |
源丰项目 |
源丰 |
拟在渝北设立电子油门踏板等汽车零部件研发生产基地。 |
5 |
10 |
策划 |
|
21 |
长安新能源汽车项目 |
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拟建纯电动汽车整车工厂,占地3000亩(一二期分别占地1500亩),设计产能48万辆/年(一二期分别24万辆/年),达产后年产值约1000亿元。 |
90 |
1000 |
策划 |
|
(二)电子信息17个,计划投资293.4亿元。 | |||||||
1 |
OPPO(重庆)智能生态科技园 |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占地约1524亩,在智能终端、电子产品、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云服务、软件及其增值服务等方面进行产品的生产、研发及销售。达产产值300亿元。 |
77 |
300 |
续建 |
|
2 |
深科技智能设备产业园 |
重庆深科技有限公司 |
占地约700亩,打造智能设备产业园,在智能终端、无人机、电动汽车等方面进行产品的生产、研发及销售。达产产值40亿元。 |
40 |
40 |
续建 |
|
3 |
宇通电子项目 |
宇通电子(惠州)有限公司 |
占地约44亩,总建筑面积4.4万方,建设智能终端产品及汽车配件的研发和生产制造基地。 |
2.4 |
5 |
续建 |
|
4 |
鸿盛电子产业园 |
重庆新中恒科技有限公司 |
占地约108亩。建设智能终端设备研发、生产制造基地,该项目分二期建设,一期项目约4.2万平方米,建设2、3号厂房。 |
5.5 |
35 |
续建 |
|
5 |
捷荣手持终端科技产业园 |
重庆捷荣汇盈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
占地约257.42亩,项目主要建设包含机器人、穿戴设备和通讯设备配套生产,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等。达产产值26亿。 |
13 |
26 |
续建 |
|
6 |
传音智汇园 |
重庆传音科技有限公司 |
占地约548亩,主要建设年主厂房、配套厂房、食堂、宿舍,一期建筑面积约25.6万m²。 |
27.5 |
60 |
续建 |
|
7 |
天实精工摄像头产业园 |
重庆市天实精工科技有限公司 |
占地约98亩,该项目分二期建设,一期项目约30477.19m²,建设:1#厂房、倒班楼、化学品仓库、垃圾回收房、西门卫、北门卫。 |
5 |
11 |
续建 |
|
8 |
中光电光电产业园二期 |
河源中光电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
建设显示触控一体化及上下游智能终端产品生产基地。一期租赁前沿产业园一期19.5万方厂房生产,二期占地112.5亩,总建筑面积为11.27万方。 |
50 |
100 |
续建 |
|
9 |
天实精工摄像模组项目 |
重庆市天实精工科技有限公司 |
建设全进口全自动COB制程封装线。 |
8 |
10 |
续建 |
|
10 |
凌峰泓易智能科技产业园项目 |
重庆凌峰食品有限公司 |
占地约30亩,建筑面积约2.9万方。 |
2 |
5 |
新建 |
|
11 |
重庆优琥电子电源适配器研发生产基地项目 |
东莞市优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占地约48亩,总建筑面积约4.4万方。 |
6 |
6 |
新建 |
|
12 |
华睿智联精密模具和精密连接器研发生产基地项目 |
广东华睿智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租赁北方永发厂房约7100平方米,计划投资6亿元,项目技术先进汽车、笔电、手机、5G通讯、航天等产品的精密模具及精密连接器的研发和生产制造基地。 |
6 |
4 |
续建 |
|
13 |
宜高塑胶项目 |
南通宜高塑胶有限公司 |
占地约25亩,总建筑面积约2.5万方,打造数字化笔电、手机及汽车塑胶件智能制造研发生产基地。 |
6 |
3 |
新建 |
|
14 |
瑞声科技智能制造产业园 |
瑞声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
智能制造产业园包括WLG晶圆级玻璃镜片、汽车电子、AIoT智能穿戴、智能家居等光学及精密传动相关产业链产品的研发与生产,光学技术产学研用创新应用研究园区及成果转化基地,光学产业人才孵化培养基地,光学技术研究与应用展示中心等 |
20 |
100 |
新建 |
|
15 |
纬创集团增资项目 |
纬创资通集团 |
该项目未来4年内增资5亿元,建设4个实验室、1个开发中心、1个配套库房以及1个展示厅,为纬创重庆工厂生产笔记本电脑、台式机电脑、一体机等提供可制造性研发,打造“前研后厂”制造生态。 |
5 |
20 |
新建 |
|
16 |
重庆翊宝电子二期项目 |
重庆翊宝智慧电子装置有限公司 |
拟总投资10亿元引进全球知名品牌商的新型智能电子笔产品制造项目,形成年产能500万支的智能电子笔制造中心,助力重庆及两江新区完善“芯屏器核网”全产业链布局 |
10 |
50 |
新建 |
|
17 |
鑫和项目 |
鑫和 |
购地约111亩,拟来渝打造电子产品生产基地项目。 |
10 |
15 |
策划 |
|
(三)先进材料5个,计划投资56亿元。 | |||||||
1 |
智能空气净化器及玻纤滤芯研发生产项目 |
重庆顺嘉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建设规模52500㎡,主要建设内容为生产厂房、辅助厂房、总配变电所、综合库房、综合办公楼、配套用房等。 |
5.5 |
5 |
续建 |
|
2 |
裕同重庆高端包装基地项目 |
深圳市裕同包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占地约193亩,打造集高端产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物流、售后等一体化的高端环保包装项目。 |
10.5 |
22 |
续建 |
|
3 |
航空隔音绝热材料及空气净化单元产业化项目 |
重庆再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新建厂房70000㎡。 |
4.5 |
6 |
新建 |
|
4 |
松下真空绝热新材料全球研发中心项目 |
松下真空节能新材料(重庆)有限公司 |
主要向家电和冷链领域提供真空绝热材料,未来规划在渝北建立“松下真空绝热新材料全球研发中心”,推进真空绝热新材料全球研发中心逐步转移至渝北;打造“松下新型医疗冷链新材料生产基地”,生产销售世界首次研发成功的、在行业属于最高性能的新型立体真空断热冷藏箱VIXELL。 |
2.5 |
5 |
新建 |
|
5 |
重庆忠旺铝模板制造项目 |
重庆忠旺铝模板制造有限公司 |
重庆忠旺铝模板制造项目。项目位于重庆市两江新区,达产后可提供就业岗位约6000个。项目拟用地总计约2300亩,分两期进行,一期总用地总计1053亩,二期总用地总计1200亩。 |
33 |
64 |
新建 |
|
(四)智能装备9个,计划投资70亿元。 | |||||||
1 |
重庆九洲普惠风机研发制造基地项目 |
佛山市南海九洲普惠风机有限公司 |
占地约53亩,总建筑面积约4.47万方。拟打造科技创新、高效低噪、节能环保风机的研发制造基地。 |
6 |
5.7 |
新建 |
|
2 |
翔源制冷设备项目 |
重庆翔源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占地约20亩,总建筑面积约1.5万方。拟打造集压力容器等制冷设备的设计、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翔源制冷设备生产基地。 |
1 |
3 |
新建 |
|
3 |
搏帆涡轮动力设备项目 |
重庆博帆涡轮动力设备有限公司 |
占地约19亩,总建筑面积约1.2万方。拟打造集涡轮增压器设计、生产、销售、维修为一体的搏帆涡轮动力设备生产基地。 |
1 |
5 |
新建 |
|
4 |
三一西南智能制造项目 |
三一集团 |
三一西南智能制造基地项目首期将高标准建设数字化、智能化、互联网标杆“灯塔”工厂。产品涉及智能挖掘 机及其他智能工程机械、智能工程卡80车等,并建设建筑产业化示范项目。 |
20 |
100 |
续建 |
|
5 |
零堂空间商业火箭总部 |
重庆零壹空间航天科技 有限公司 |
该项目初期投资2.5亿元,占地100亩,将建设研发中心、数字化智能制造总装中心、测试中心、飞行器控制与仿真中心和专用实验室等,建成达产后年产值15亿人民币。基地一期50亩已开工建设,预计年内投用,将形成年产30发运载火箭总装测试及试验能力。 |
2.5 |
15 |
新建 |
|
6 |
东方红低轨卫星全球远控基地 |
东方红卫星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将在重庆两江新区建设项目全球总部,以及运营中心、人才培养基地、配套产业园等。项目将按照市场化、专业化、产业化和国际化的原则,建设我国首个独立自 主的全球低轨卫星移动通信与空间互联网系统 |
13.5 |
20 |
新建 |
|
7 |
中科三耐航空叶片项目 |
中科三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该项目将在两江新区投资5亿元,打造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用等轴晶叶片、定向柱晶叶片和单晶叶片研制基地,达产后产值约15亿元。 |
5 |
15 |
新建 |
|
8 |
正田项目 |
正田 |
计划建立集成电路封装测试及SMT部品一体化项目。 |
20 |
策划 |
||
(五)消费品4个,计划投资8.85亿元。 | |||||||
1 |
胖子天骄搬迁项目 |
重庆胖子天骄融兴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
占地约85亩,总建筑面积约8.42万方。拟打造集食品生产、研发、销售为一体的胖子天骄食品生产基地。 |
4.25 |
9 |
续建 |
|
2 |
城市中央厨房项目 |
重庆世开优正食品有限公司 |
占地面积26.5亩,建筑面积2.6万方,打造集原料加工、熟食品加工场所等为一体的中央厨房全产业链。 |
1.5 |
3 |
新建 |
|
3 |
泓达利食品厂房 |
重庆泓达利食品有限公司 |
建设泓达利食品工业城厂房,建设规模约43000㎡。 |
1.6 |
2 |
续建 |
|
4 |
梦之诗迁建项目 |
重庆梦之诗服饰有限公司 |
占地约29亩,总建筑面积约3.2万方,拟打造梦之诗服装生产基地。 |
1.5 |
5 |
续建 |
|
(六)智能建筑3个,计划投资202亿元。 | |||||||
1 |
重庆现代建筑智慧产业示范园项目 |
重庆空港经济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及社会投资业主 |
建设原材料集采平台、供应链金融平台、智慧物流平台、人才培训平台等四大公共服务平台。 |
50 |
新建 |
||
2 |
紫光建筑云总部基地项目 |
紫光云技术有限公司 |
将紫光建筑云总部基地打造成集聚装配式建筑技术研发、设计、咨询和部品部件生产、展示、集散、服务、交易全产业链的一流智慧化产业园区。 |
100 |
/ |
新建 |
4 |
3 |
智能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中心 |
惠州西顿工业有限公司 |
分三期在渝北区建设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中心。 |
5 |
新建 |
||
4 |
中南金石装配式智造产业园项目 |
上海中南金石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
项目产品形态主要为标准厂房。 |
35 |
新建 |
||
5 |
重庆中投渝北装配式产业项目 |
重庆中投稳盛建材有限公司 |
建筑规模约4.5万平方米,建设生产车间、设备站场、物料堆场、研发中心、总部大楼、人才公寓等设施。 |
9 |
7 |
新建 |
|
6 |
三圣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 |
重庆市渝北区三圣建材有限公司 |
新建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基地、绿色环保智能制造新型商品混凝土及砂浆搅拌站以及预制装配式住宅构件研发中心、中试基地及生产车间等配套设施。 |
3 |
5 |
新建 |
|
(七)其他特色产业4个,计划投资152亿元。 | |||||||
1 |
泰山电缆升级迁建项目 |
重庆泰山电缆有限公司 |
占地约442亩,建设集研发、制造、销售于一体的泰山电缆研发制造基地。 |
22.1 |
45 |
续建 |
|
2 |
康豪彩印项目 |
重庆康豪彩印有限公司 |
占地约17亩,总建筑面积约1.2万方。 |
0.9 |
2 |
新建 |
|
3 |
重庆天然气储运公司项目 |
中国石油、中油中泰燃气、北京燃气 |
计划打造中石油重庆储气中心。 |
49 |
/ |
新建 |
|
4 |
中燃重庆暖居工程 |
中燃能源发展(深圳)有限公司 |
拟在渝北区设立重庆中燃热力有限公司,预计注册资本金1亿元人民币,项目总投资约80亿元人民币。 |
80 |
/ |
新建 |
|
(八)软件和信息服务业25个,计划投资286亿元。 | |||||||
1 |
长安凯程新能源智慧物流车研发生产项目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负责长安凯程新产品开发、销售、负责长安汽车旗下商用车业务。 |
100 |
/ |
新建 |
|
2 |
长安软件中心项目 |
重庆长安汽车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
建设长安汽车软件中心。 |
50 |
/ |
新建 |
|
3 |
北斗星通智能网联总部项目 |
北京北斗星通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布局智能车机、T-Box/智能天线、液晶数字仪表、智能座舱等终端与技术平台。 |
30 |
/ |
新建 |
|
4 |
传音控股重庆研发中心 |
重庆传音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
传音拟在我区投资设立“传音重庆研发中心”,拟在仙桃数据谷用房约5000平方米,用于信息科技、通讯产品领域内的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手机、计算机软件开发、设计、销售及相关技术服务、数据处理服务;网络游戏软件销售;通讯产品(不含卫星地面接收设施)、网络设备的销售等。 |
12 |
/ |
新建 |
|
5 |
秦嵩科技研究院 |
重庆秦嵩科技有限公司 |
通过引进领军人才,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战略合作,聘请高级专家顾问、投入研发巨额资金等手段,充分利用国内雷达行业的优势资源,建立了专业门类齐备的高水平研发团队,在雷达系统总体设计与集成、微波微系统集成、信息处理平台、信息处理算法与软件等雷达核心技术领域都有着雄厚的技术储备,特别在小型雷达系统研发领域具有较强的核心技术竞争力。 |
10 |
/ |
新建 |
|
6 |
希微科技总部 |
重庆希微科技有限公司 |
在数据谷内成立“希微科技有限公司总部”,开展无线通信芯片研发、销售业务。 |
5 |
/ |
新建 |
|
7 |
国家知识产权西南运营中心 |
国知科技服务(重庆)有限公司 |
国知中心运营主体为国知新材料产业运营(南京)有限公司,是由中钢集团科技板块主板上市公司中钢天源股份有限公司全资控股,依托中钢集团在新材料、装备制造、节能环保领域的研发优势和产业布局,以及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的指导与支持下,拟在仙桃数据谷设立国家产业知识产权西南运营中心,助力仙桃数据谷成为国家级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园区。 |
5 |
/ |
新建 |
|
8 |
盛世光明大数据产业园及网络安全研发基地项目 |
盛之光(重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预计投资1亿元,建设大数据产业园及网络安全研发基地,开展网络安全产品研发、大数据基础及增值服务、特色产品电商运营、智慧三农建设等。 |
1 |
/ |
新建 |
|
9 |
环游者网络科技项目 |
重庆环游者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以数据谷为基地,打造以游戏内容、资讯、福利、服务、社交等领域于一体的电竞产业集群。 |
1 |
/ |
新建 |
|
10 |
视界信息大数据西部中新 |
重庆极数视界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在数据谷设立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为主的数据中心,并与高校共建大数据教学科研平台。 |
1 |
/ |
新建 |
|
11 |
蜂视芯片研发中心项目(芯晟) |
重庆蜂视芯景科技有限公司 |
在数据谷建设蜂视芯片研发中心,开展X射线传感器及信号处理ASIC芯片的设计开发及销售服务。 |
1 |
/ |
新建 |
|
12 |
矽睿麦歌恩西部研发中心 |
重庆睿歌微电子有限公司 |
在数据谷建设矽睿麦歌恩西部研发中心,进行MEMS磁性传感器的研发、设计和销售。 |
1 |
/ |
新建 |
|
13 |
上海立端项目 |
量子信云重庆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
在数据谷建设汽车后市场数字化服务平台,开展汽车后市场开放共享生态服务平台研发及运营业务。 |
1 |
/ |
新建 |
|
14 |
华银重庆总部 |
重庆华银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 |
在数据谷建设华银重庆区域医学检验中心及国家临床大数据中心,打造高端检测平台,打造国家级临床大数据中新,专注于生物样本库及临床大数据的建立及转化医学研究与产业化应用。 |
1 |
/ |
新建 |
|
15 |
艾美生活全国总部 |
重庆艾美生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瑞宸堂互联网科技中心和重庆艾美生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拟在仙桃国际数据谷范围内打造艾美生活全国总部项目,注册资金1000万元,整合美容行业优质资源,以数据谷为基地,打造“美业互联网大数据平台”。 |
1 |
/ |
新建 |
|
16 |
众智鼎辉重庆研发中心 |
重庆龙图举世科技有限公司 |
在数据谷建设众智鼎辉重庆研发中心,开展智能程序化广告、数字内容平台等业务。 |
1 |
/ |
新建 |
|
17 |
重邮工业互联网研究院 |
重庆邮电大学工业互联网研究院 |
由重邮整合自动化学院/工业互联网学院相关科研、师资、项目等资源,联合数据谷公司在数据谷设立“重庆邮电大学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开展工业互联网相关研究、成果示范应用。 |
1 |
/ |
新建 |
|
18 |
国金涌富小微金融科技技术研发中心(派玥) |
智小微信息科技(重庆)有限公司 |
在数据谷建立国金涌富小微金融科技技术研发中心,承担国金涌富的中小微金融科技技术研究中心业务。依托小微企业的经营活动数据,智能化获取线下物理行动轨迹,再加以行业运作规律的核心算法,构建了金融机构与中小微企业融资之间的有效桥梁,为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提供了有效的风控及服务工具。 |
1 |
/ |
新建 |
|
19 |
永不停歇数字新媒体产业中心(奇驴) |
重庆奇驴科技有限公司 |
在数据谷设立数字新媒体产业中心,打造集网络直播经纪、职业网红培训、直播经纪孵化、直播内容服务、直播营销为一体的新媒体产业综合性平台。 |
1 |
/ |
新建 |
|
20 |
摩尔精英集成电路工程中心 |
重庆摩尔精英企业孵化器管理有限公司 |
在数据谷建设摩尔精英中西部创新中心,打造集成电路产业综合服务平台及中西部总部。 |
1 |
/ |
新建 |
|
21 |
华金润结算中心 |
重庆海吉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华金润集团是一家以手机平板电脑的生产、销售为主营业务的多元化控股企业集团。通过一系列实业化投资,推动企业逐步发展成为在西部及行业内颇具影响力的、以实业化为核心的企业集团,同时积极把智能制造作为企业转型发展的战略方向。现拟在数据谷设立总部结算中心。 |
1 |
/ |
新建 |
|
22 |
恒格光电研发中心 |
重庆恒格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在数据谷建立恒格光电全国光学产品研发中心,开展电子透镜和光学模具等光学产品的研发。 |
1 |
/ |
新建 |
|
23 |
晴天科技全国总部 |
晴天信息技术(重庆)有限公司 |
以仙桃数据谷为基地,建设全国总部,打造集公安智能防控、智慧环保、智慧水利,智慧医疗、数字化农业和智慧景区的项目平台及研发中心,并引入孵化相关上下游生态企业。 |
1 |
/ |
新建 |
|
24 |
渝北区仙桃软件产业园 |
亿达中国 |
拟选址空港新城S分区S13-1、S13-4等6个地块。 |
50 |
策划 |
||
25 |
华雄项目 |
华雄 |
拟在重庆临空前沿科技城打造智能装备+5G应用技术双生态创新产业园。 |
8 |
策划 |
一图读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