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索引号 ]
- 11500112MB193784XN/2024-00268
- [ 发文字号 ]
- 渝北卫健函〔2024〕120号
-
- [ 主题分类 ]
- 卫生
- [ 体裁分类 ]
- 其他
-
- [ 发布机构 ]
- 渝北区卫生健康委
-
- [ 生成日期 ]
- 2024-05-20
- [ 发布日期 ]
- 2024-05-21
重庆市渝北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第391号建议的复函
贺光政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提高渝北区人民医院医疗水平的建议》已收悉,首先感谢您对卫生健康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对此建议我委领导非常重视,主要领导作了批示,要求认真办理,分管领导召集相关科室进行了专题研究和布置,现将办理情况回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渝北区人民医院专家号情况
渝北区人民医院高级职称专家154人,其中正高级专家31人。该院每天开放57个门诊诊疗科室,专家门诊占总号源的33%。
每日副主任医师12个诊室,主任医师7个诊室。每月特邀了7名柔性引进专家到院坐诊。涉及肿瘤血液科、眼科、呼吸内科、医疗美容、乳腺甲状腺、营养等专业。
(二)渝北区人民医院医疗水平提升情况
渝北区人民医院通过外引内培提升医疗水平,近年来引进高层次人才48人,其中B类人才5人,正高27人,博士27人。通过引进高层次人才定期坐诊、查房、授课等形式提升医院医疗质量;对推动医院学科建设、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该院通过送到国内外进修培养300余人次,其中包含美国梅奥诊所、德国圣·卢卡斯医院、美国哈佛附属医院麻省总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妇产医院、华西医院国内外知名医院进修学习。
(三)渝北区人民医院发展与提升情况
渝北区人民医院自成功创建国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以来,引入了樊代明院士工作站1个,博士后工作站1个。新招聘职工234人,其中硕士研究生114人,博士3人。医院目前硕士研究生由三甲创建前的279人增加至391人,博士研究生由10人增加至15人,高级职称由169人增加至222人;新增重庆市区县医学头雁人才5人、全国卫生健康行业经济管理领军人才1人。各学科发展迅速,泌尿外科、消化内科、肝胆胰外科、骨科、疼痛科等业务发展处于区内领先水平。冠脉内血管超声技术、计算机导航下人工膝关节置换术、超声联合CT引导脊髓神经根松解术、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颈动脉内膜剥落术等90余项医疗技术填补区内空白。其中微创免缝合玻璃体切割术、显微根管治疗术、食道胃底静脉曲张套扎/硬化术、人工肝技术、脑干海绵状血管瘤等80余项医疗技术达市内同级医疗机构领先水平。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加强学科建设。落实《重庆市渝北区人民医院学科分级分层发展方案》,落实中长期发展规划,重点地鼓励、扶持、建设一批具有技术优势竞争优势、品牌优势的市级临床医学重点专科,点带面带动医院各专业技术水平提升。在全院形成布局合理、技术水平较高、各具特色优势的专科专病群,带动和促进其他相关专科的建设和发展,根据五年建设计划并推动落实。
(二)加强引进及培养。一方面,继续坚持“内培外引”,引进部分学科带头人,同时强化柔性引进专家作用;另一方面,培养领军型人才学科带头人、技术骨干型人才、后备骨干,为医院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第三方面,对于部分学科紧缺的一线工作人员,简化招聘流程,动态调整招聘频率,及时协调满足业务发展的人力需求,对于不符合岗位要求人员,严格打表,落实淘汰机制;四是优化人员配备结构,构建可持续化发展的人员配备模式,优化绩效激励政策。
(三)加强设备引进,促进医疗业务开展。一是梳理环节卡点,寻找提升空间。医疗设备引进和医疗技术的开展可以提高医院科室的诊疗水平和服务质量,通过综合评估分析拟引进医疗设备填补技术空白、提高医院科室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的项目。二是分类分层分级引进设备,有序推进业务开展。对医疗设备及耗材引进进行系统梳理和推进计划梳理,分层分类分级有序购入。重点针对今年拟大力发展的业务及项目,如平台科室、外科手术、微创治疗等,由医学装备科、财务科、医务科共同统筹梳理已提交预算,拟引进医疗设备中,如用于开展三级手术、四级手术、微创手术、日间手术的设备和耗材,用于开展的技术是人员技术均已储备到位的,经设备投入、技术及业务产出的充分论证后,作为倾向性鼓励政策,纳入优先级引进流程。
(四)加强核心制度及三基三严培训及考核。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和学习,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临床水平,从而提高医院科室的服务质量和业务量。2024年,继续开展核心制度专题培训和考核,加强临床专业知识培训和技能考核。督促科室制定学习和培训计划,加强科室人员对本专业疾病诊疗指南、操作规范的学习掌握;开展医务人员三基三严日常考核和年度考核。完善临床科室医疗质量的考核细则和标准,建立院科两级医疗质控考核体系,组建规范的医疗质量督查小组。制定医疗质量督查计划,优化督查内容与形式,提高督查针对性,按月开展专项督查,重点关注改进情况,督促临床医技科室将核心制度落细落实,实现医疗质量持续改进。
(五)针对关键性技术进修及短期学习。各专科结合《三级综合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指南(2016年版)》中疑难重症、关键技术的基本标准和推荐标准内容,针对拟定拟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清单及推进计划,临床科室确定拟开展新技术团队及人员,于院内或者院外进行针对关键性技术性培训及学习,着力提高实效。
(六)大力鼓励新技术新项目的开展。各专科结合《三级综合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指南(2016年版)》中疑难重症、关键技术的基本标准和推荐标准内容,针对拟定拟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清单及推进计划,进行分类、分级,职能部门进行综合评估。一是优化新技术新项目申请流程,对设施设备齐备、人员技术成熟、填补空白的医疗技术,符合要求的可提交常规技术备案(每月一次);二是开展人员技术成熟、填补空白的医疗技术(如三级手术、四级手术、微创手术、日间手术),设施齐备,医疗设备或耗材设备暂缺,但已提交计划及预算的,进行新技术新项目申请(每年3月、9月完成评审),临床科室提交申请及成本效益分析,分管领导及职能部门评估,采取倾向性鼓励政策,药品、设备、耗材专题会议优先级纳入采购;三是其它新技术新项目,按制度落实;四是探索其他鼓励开展创新性新技术新项目的绩效措施。
(七)着力推动六大中心发展。2024年,将“咯血中心”建设作为工作重点,推动“咯血中心”建设及验收工作。同时,将“六大中心”建设列为提升医疗技术的重点工程,力求将“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咯血中心”建设成为区域优质医疗服务中心。
(八)充分发挥多学科会诊和多学科协作机制。完善多学科诊疗(MDT)制度,通过制定管理制度和实施规范,以人员、场所、时间“三固定”,实现“患者不动医生动”。积极推行MDT门诊服务,2024年度,拟开展三个以上的MDT门诊服务,最大限度提升医院综合救治能力。
再次感谢您对卫生健康工作的支持、关心和厚爱。
此复函已经委主要领导审签。对以上答复如有什么意见,请填写《答复函回执》,并于收到答复函后的20个工作日内,将回执邮寄、传真或拍照传给您所在联系(小)组,以便我们进一步改进工作。
联系人:胡玲,联系电话:67802789。
重庆市渝北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4年5月20日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