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索引号 ]
- 11500112009315877L/2022-00012
- [ 发文字号 ]
- 渝北府发〔2022〕7号
-
- [ 主题分类 ]
- 科技、教育
- [ 体裁分类 ]
- 其他公文
-
- [ 发布机构 ]
- 渝北区人民政府
-
- [ 生成日期 ]
- 2022-01-24
- [ 发布日期 ]
- 2022-01-30
重庆市渝北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渝北区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
渝北府发〔2022〕7号
重庆市渝北区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重庆市渝北区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区政府各部门,各街道办事处,各区属国有公司,有关单位:
现将《重庆市渝北区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重庆市渝北区人民政府
2022年1月24日
(此件公开发布)
重庆市渝北区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
(2021—2025年)
目录
一、“十四五”时期面临的形势 1
(一)“十三五”时期科技创新回顾 1
1.发展成效 1
2.存在短板 4
(二)“十四五”时期的机遇与挑战 5
1.发展机遇 5
2.面临挑战 5
二、“十四五”时期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6
(一)指导思想 6
(二)基本原则 7
(三)发展目标 8
三、“十四五”时期科技创新发展主要任务 11
(一)创新策源能力提升计划 11
1.提升科技园区创新策源能力 11
2.推进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 13
3.创建一批国家级、市级科创基地 16
4.建设一批先进科研机构 16
5.建立一批高水平公共服务平台 18
6.打造一批孵化能力强的双创平台 19
(二)科技企业成长计划 20
1.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21
2.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21
3.实施“标准、专利”战略 21
4.巩固科技企业成长链条 22
(三)产业链创新链融合计划 23
1.补强产业创新链条 23
2.开展产业技术攻关 26
(四)研发投入稳增计划 36
1.推动企业内部研发机构建设 37
2.拓宽研发投入渠道 37
3.构建研发服务体系 38
(五)创新人才引育计划 38
1.加快引育科技创新人才 39
2.优化科技人才评价服务 41
(六)科技成果转化计划 42
1.培育成果转化和技术交易市场 42
2.建立科技成果收益共享机制 43
3.加快科技成果区内转化应用 43
(七)科技金融赋能计划 45
1.壮大科技创投基金规模 46
2.拓展科技担保基金功能 46
3.完善科技企业保险服务 47
4.推动科技企业上市融资 47
(八)科技生态优化计划 48
1.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48
2.强化区域协同创新 50
3.浓厚创新创业氛围 51
四、“十四五”时期科技创新发展保障措施 53
(一)健全组织领导机制 53
(二)构建要素保障机制 53
(三)强化考评监督机制 53
重庆市渝北区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
(2021—2025年)
“十四五”时期(2021—2025年),是渝北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期,科学制定“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对于推动全区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具有重要意义。根据《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重庆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重庆市渝北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文件,特制订本规划。
一、“十四五”时期面临的形势
表1 “十三五”期间科技创新核心指标完成情况
序号 |
指标名称 |
2015年(基础) |
2020年(目标) |
完成情况 | |
2016年 |
2020年 | ||||
1 |
R&D投入占GDP比重(%) |
2.53 |
3.5 |
3.65 |
4.4 |
2 |
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件) |
8.3 |
10 |
10.2 |
23.56 |
“十三五”期间,渝北区科技创新工作成效显著,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简称“R&D投入”,下同)占地区生产总值(简称“GDP”,下同)比重、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等科技创新核心指标实现大幅增长,第一年(2016年)就超额实现五年规划目标任务。“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通过科技部复审并获优秀等次。在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发布的科技竞争力评价报告中,区域科技竞争力综合排名位列全市38个区县第一,创新创业指数连续15个季度位列全市第一。以上这些,为“十四五”时期渝北区科技创新再上新台阶奠定了坚实基础。
创新环境持续优化。出台《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生态圈的若干政策》(通称“创新52条”)等支持政策,累计撬动全社会R&D投入334.93亿元,R&D投入占GDP比重提高4.4%,是全市2.11%的2.1倍;出台《重庆市渝北区科技计划项目与资金管理办法》,有效落实科研领域“放管服”改革;建成了在全市规模最大、种类最全的“种子、天使、风险、担保”四大科技基金,共30.73亿元(占全市11%);与市科技局共同打造西部科技金融路演中心,开展“知名创投机构渝北行”“临空杯”“农创杯”等品牌活动,做到周周有路演、月月有活动。
图1 “十三五”末重庆主城九区年度研发投入情况(单位:亿元)
创新主体加速集聚。在全市率先开展研发机构法人化改革试点,建成独立法人研发机构32家,其中市级新型研发机构12家、新型高端研发机构12家(占全市29.7%、35.3%,均居全市第一);培育市级、国家级研发平台66家、2家,总数达到223家、10家(均居全市第一);培育市级科技型企业2905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90家、高成长性企业128家(占全市11%、11%、16%,均居全市第一);分别建成市级、国家级众创空间7家、6家,建成市级、国家级科技型企业孵化器3家、2家;汇聚海内外高层次人才671人,其中入选为市级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54名、创新创业示范团队6个,全社会研发人员达到19156人。现有院士工作站2个,博士后工作站47个,其中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14个。
图2 “十三五”末重庆主城九区科技型企业数量(单位:家)
图3 “十三五”末重庆主城九区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单位:家)
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组织实施国家、市、区科研项目412项(市级以上156项),登记科技成果529件,获得市科技进步奖、技术发明奖、自然科学基金奖共计146项(占全市20.28%)。在全国创新创业大赛获奖26项(占全市19.6%),孵化重庆OTC科创板挂牌科技型企业58家(占全市13%)。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从1219件增至3966件(占全市的11.63%),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从8.3件增至23.56件,增加200%以上。
图4 “十三五”末重庆主城九区有效发明专利数量(单位:件)
主要表现在:产业发展能级不高,科创引领策源不够。区内除西南政法大学等文科类院校外,几乎没有理工类研究型大学及国家大院大所,同时高水平创新人才等高端科技创新资源严重缺乏,基础研究水平还不高,自主研发能力还不强,重大原创性成果产出还不多。区域协同、军民融合、产学研协同开展不够,对“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与协同攻关的支撑性不足,协同创新体系需进一步完善。成果转移转化平台和服务机构培育不足,企业承接成果转化的能力不强,科技成果转化水平有待提升。镇街、园区科技管理体系尚未健全,基层科技管理力量薄弱。创新开放水平还不高,科技合作、科技交流、科技成果异地转化等还需持续用力。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科学、先进制造等新技术的融合发展正在重塑全球产业体系,为我国科技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从国家到地方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正加速形成。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战略的实施,科技与经济将深度融合,为渝北区科技创新带来更多发展机遇。全市“一区两群”发展格局逐步建立,将更有利于促进区县间发挥比较优势、资源共享、协同发展。渝北区聚力打造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大区、高水平开放的临空大区、高能级策源的科创大区、高品质生活的城乡大区,发展潜能逐步释放,尤其在5G、大数据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技术突破,为未来科技发展奠定了基础。
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加剧科技领域的竞争,尤其是新冠疫情持续蔓延导致国际间科技合作不确定性持续增大。我国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经济下行的压力给产业创新升级带来了负面影响。重庆科技呈现西向发展的趋势、各区县加速聚集创新资源,渝北区面临优势减弱、科技资源竞争加剧的双重压力。随着“升级版”重庆高新区打造、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等战略相继实施,如何处理好区域间既竞争又协同的关系,成为渝北区“十四五”时期科技创新工作的严峻挑战。
“十四五”时期,是渝北发展的战略机遇窗口期、科创成果释放期、临空开放跨越期、高质量发展关键期,渝北区科技创新工作机遇与挑战并存。渝北应当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全市“一区两群”协调发展战略机遇,积极融入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加快建设高能级策源的科创大区,明确科技创新发展目标及主要任务,推动科技的自立自强,实现科技创新的跃升发展。
二、“十四五”时期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和对重庆提出的系列重要指示要求,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把科技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的主动力,深入实施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全市“一区两群”协调发展,以持续建设创新生态圈为抓手,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强化人才、资本、平台、项目等创新要素集聚,打造高能级策源的科创大区,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创新创业高地,为全市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作出新贡献,为推动渝北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坚持高点定位重点突破。紧扣区域发展战略定位,充分用好渝北区位优势、产业基础优势、创新平台优势、良好生态优势,集聚全球创新资源,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集中力量、加大投入,选择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应用型技术为主攻方向开展技术攻关,以局部突破带动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整体跃升。
坚持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发挥区域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高成长性科技企业规模优势,加快“政产学研金用”的协同创新体系建设,支持企业牵头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快速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推动企业成为重要的创新发源地。
坚持协同创新引领发展。立足区域创新资源禀赋,强化协同创新战略思维,以“创新”为主题、以“协同”为路径,以“引领”为目标,主动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国家战略,着力推进产学研协同、军民协同、区域协同,加快构建一体化创新新格局。
坚持双轮驱动整体提升。发挥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作用,遵循科学研究规律、人才成长规律和创新发展规律,持续优化激励科技企业、科技人才的创新政策,深化科技产权制度、科技投融资体制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破除科技创新体制机制障碍,提升创新生态圈的整体效能。
到2025年,基本建成高能级策源的科创大区,主要创新指标位居全市前列,产业创新能力跻身全国一流。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要素链、政策链、价值链深度融合,面向全球配置创新资源、集聚创新要素的能力显著增强,以仙桃国际大数据谷为载体的创新生态圈策源能级明显提升,形成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产业集群。成为更多重大科技成果诞生地、成果应用首选地和全国重要创新策源地,成为成渝地区最具活力的创新型城区,为全市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贡献渝北力量。
——高端创新资源大集聚。面向全球集聚创新资源,加快集聚国家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大院大所、科创引领企业等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广泛汇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新型研发机构、创新人才等创新要素,形成高端创新资源高度集聚的科技创新高地。到2025年,力争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国家级研发中心建设实现重大进展,独角兽企业、隐性冠军或上交所科创板挂牌企业实现零的突破,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000家以上,科技型企业达到5000家以上,市级以上研发中心达到250家以上,新型研发机构数量翻番、达到50家以上,高层次人才达到1000人以上。
——创新生态环境大优化。创新政策体系更加完善,科技与产业引导基金、金融机构、资本市场等深度融合,成果收益共享、股权分红等激励创新的机制更加健全,政务环境更加有利便捷,创新主体活力不断增强,崇尚创新、宽容失败的文化氛围逐渐形成,创新创业氛围更加浓厚。到2025年,科技基金总规模达到45亿元以上,国家级众创空间达到8家以上,国家级孵化器达到3家以上,技术转移机构达到20家以上,技术合同交易成交额达到5亿元以上。
——创新策源能力大提升。研发投入大幅提升,开放协同的创新体系更加完善,产学研协同创新、军民融合创新、跨区域和国内外合作创新成为常态,各类创新资源要素顺畅流动,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竞相迸发。到2025年,力争参与国家大科学工程,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超140亿元,占GDP比重突破4.8%,基本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内部研发机构全覆盖,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5件以上。
——创新发展能级大跃迁。实现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诞生一批国际先进科技成果,支撑打造电子信息、汽车二大2000亿元级国内领先创新产业集群,赋能发展先进材料、智能装备、食品加工、现代建筑等100亿级潜力产业集群,形成产业发展未来先发技术优势。到2025年,开发填补国内空白的产业核心技术(产品)50项以上,获得国家、市级科学技术奖励150项以上,高新技术产品达到3000件以上,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应用示范普遍开展,高技术产值占比达到50%以上。
到2035年,高能级策源的科创大区创新资源高度集聚,创新能级大幅提升,创新生态持续优化,创新活力竞相迸发、创新源泉充分涌流。产业技术创新、区域引领等作用显著增强,整体创新策源水平进入全国前列,科技实力和产业核心竞争力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成为国内重要的创新发展引擎,基本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创新创业高地。
表2 “十四五”时期渝北区科技创新发展主要指标 | |||||
序号 |
指标 |
单位 |
2020年 |
2025年 |
属性 |
1 |
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 |
亿元 |
88.39 |
140 |
预期性 |
2 |
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
% |
4.40 |
4.8 |
预期性 |
3 |
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 |
件 |
23.56 |
25 |
预期性 |
4 |
新型研发机构数 |
家 |
15 |
50 |
预期性 |
5 |
其中:新型高端研发机构数 |
家 |
8 |
15 |
预期性 |
6 |
市级及以上科技创新基地数 |
家 |
219 |
250 |
预期性 |
7 |
其中:国家级科技创新基地数 |
家 |
10 |
12 |
预期性 |
8 |
科技型企业数 |
家 |
2905 |
5000 |
预期性 |
9 |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 |
家 |
690 |
1000 |
预期性 |
10 |
高成长性科技企业数 |
家 |
101 |
200 |
预期性 |
11 |
高层次科技人才数 |
人 |
671 |
1000 |
预期性 |
12 |
科技基金总规模 |
亿元 |
30.73 |
45 |
预期性 |
三、“十四五”时期科技创新发展主要任务
发挥临空优势,快速集聚创新资源,全方位提升“产业园区、科创基地、科研机构、公共服务、创新孵化”等五大创新平台,坚持功能互补、创新联动,实现跨界融合、协同创新,形成引领成渝、辐射周边的创新策源地。到2025年,引育高端科研机构5家以上,建成联合研发中心、科技成果转化中心10家以上,市级新型研发机构总数达到50家以上(其中新型高端研发机构达到15家以上);市级及以上科技创新基地达到250家以上,其中国家级科技创新基地达到12家以上;专业中试基地达到2家以上,第三方创新服务机构达到30家以上;国家级众创空间达到8家以上,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达到3家以上,孵化创新企业1000家以上,毕业企业100家。
提升仙桃国际大数据谷创新策源能力。围绕“创新谷”“智慧谷”“生态谷”发展思路,持续优化“1+3+5+10+N”的创新生态,建设国内领先的大数据产业生态谷和中国软件名园。抓紧建成175万平方米的现代生态产业园区,探索“一谷多园”模式,依托华为软开云等10大开放共享平台,加快培育、集聚高端创新要素。建设中新(重庆)大数据智能化成果展示促进中心,加快推进中新示范项目合作通信领域示范点、信息谷协同创新中心、长安全球软件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用好中新(重庆)国际合作机制,构建“政产学研金用”协同创新体系,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融通创新。加大与中关村、张江高科、天府软件园等成熟园区产业互动,加强与两江数字经济产业园、水土云计算中心等毗邻园区协同合作,强化国际协同投资孵化,不断提升创新生态圈循环和辐射能力。
依据特色园区提升重点产业科创聚合能力。提升新能源汽车及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决策能力。依托仙桃国际大数据谷、空港工业园区,掌握一批智能网联汽车、智能网联核心技术、车体电子控制装置、车载电子装置、车载智能硬件、智能车载设备等软件和关键零部件技术,攻关电动汽车“三大电”和“三小电”等关键零部件技术,支持研发和生产配套“三电”技术,鼓励创新共享汽车、智能出行等新商业模式,探索建设“无人驾驶示范路段”“无人驾驶示范园区”。提升智能终端创新决策能力。依托创新经济走廊,支持OPPO、传音等龙头企业加快建设研发基地,支持建设手机新技术研发联盟,鼓励配套在各自领域加大技术研发力度,聚焦5G等新技术,在“芯屏器核网”上下功夫、求突破,紧盯柔性屏等新技术,研发和生产新一代5G手机及相关智能终端设备。提升智慧建筑创新策源能力。依托重庆现代建筑智慧产业园和龙兴片区现代建筑产业关联项目,聚焦发展装配式建筑产业中的前端标准规范研究、规划设计、技术研发,中端生产制造,后端检测运维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创新链。加快推动紫光建筑云建设,支持西部(重庆)智能建造产业联盟发展壮大,加快建设智慧住建云、行业数据中心、BIM项目管理平台、智能建造管理平台,提供建筑软件系统研发、云计算与大数据服务、规划设计、智能建造装备制造、智能施工安装、EPC或REMPC等产业服务。
围绕农业发展,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发展的指导意见》,抢抓渝北作为全市乡村振兴综合试验示范区机遇,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以“西部丘陵山区现代高效特色农业”为主题,抓紧抓实各项任务,优化136平方公里“一核五区”规划布局,加快推进10平方公里核心区建设,力争成功创建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并把农高区打造成“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联结点上农业科技创新先行区、西部丘陵山区乡村振兴引领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现代特色高效农业示范区。
引育一批科技创新平台。针对西部丘陵山区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发展需求,实施“七大科技支撑能力平台”建设工程,搭建农业“双创”载体平台、企业技术创新平台、产学研合作平台、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平台、农业科技金融平台、“互联网+农业”服务平台、农业国际科技合作平台。引进国内重点高校、科研院所,加大与区内企业交流合作,争取创建国家农业技术创新中心。
创新农业科技投入模式。建立农业科技领域基础研究稳定支持机制,与市科技局共同出资设立“渝北区农高区科技创新发展专项”,纳入市级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实施“揭榜挂帅”项目试点,重点解决农业科技创新关键核心技术问题,增强农业科技创新力、支撑力、带动力。
培育一批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围绕打造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目标,聚焦新品种良种繁育、智能农机研发与应用、设施农业建设、农新产品精深加工、农新产品质量安全、农新产品现代物流等方面,大力开展产业招商,引进培育一批农业高新技术龙头企业,培养一批带动性强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围绕“农高区+科研院所+龙头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链式推广服务体系,加强现代种养、农产品精深加工、生物制造等核心技术攻关和应用,实现农业科技成果的高效转化。聚焦种子孵化、种苗培育、示范种植等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搭建一批农业生物技术中试基地,引进培育一批测试检测中心。在农产品种养、精深加工、山地智慧农业等领域,建设一批山地智慧农业应用场景,开展柑橘桃李宜机化、智能化种植示范,推动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产业化。
专栏1 |
科技创新平台:要突出资源整合,发挥好荣庭昭院士工作站引领作用,积极引进中国科学院、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江南大学、四川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市外高校院所,加强推进与中国农业大学、中科院微生物所、重庆市农业科学院、重庆市畜牧科学院、重庆市中药研究院、西南大学的合作,加快建设中科院微生物重庆创新中心、丘陵山地智能农机装备创新中心、渝北区中药资源创新中心、市农业科学院渝北农高区科技创新中心、国家柑桔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西南分中心、草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市药物种植研究所中药材快繁中心等创新平台。依托京东等知名企业,打造智慧农业综合服务云中心、跨境电商交易中心、农产品配送物流中心、现代仓储中心、农残检测中心、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中心等产业服务平台。 农高区科技专项:与市科技局共同出资设立“渝北区农高区科技创新发展专项”,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区内整合各类资金3个亿,以“揭榜挂帅”的方式开展科技攻关,向市内外科研院所等公开发榜征集揭榜单位,组织实施农高区科技创新项目,支持双孢菇科技园、智慧植物工厂等重点项目建设,攻克一批制约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卡脖子”问题。 高新技术企业:以特色经作精深加工产业、康养食疗科技服务产业、功能食品生物制造产业、现代农业智慧物流产业、中小型智能农业机械产业为重点,加快引进与培育一批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到2025年,新培育、引进涉农高新技术企业30家以上,龙头企业15家以上,实现产值达100亿元。 基于生态感知与智能调控的丘陵山地无人农场:重点围绕作业机具自动驾驶、作业生产过程实时监控,多机协同作业、智能精准决策系统等方面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建立丘陵山区无人作业大数据平台,研建无人农场建设、运营、管理、服务所需要的相关智能化装备、数字化设施、软件和系统建设,建设丘陵山区无人农场,开展水稻全程机械化智能作业示范。 |
构建系统完备的实验室体系,支持西南政法大学、重庆工商大学、重庆工职院、重庆市机电院、长安汽研院、重庆纤维研究院等整合创新资源,组建一批市级、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建立市级及以上科技创新基地培育机制,构建超前探索培育库,加强人工智能、量子信息、基因编辑、神经芯片、干细胞等方面科技创新基地培育。依托龙头企业、整合优势力量,支持智能汽车、先进制造、生物医药、玻璃纤维等领域创建一批市级、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争创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基地。支持企业依据自身需求,引进国家级科技创新基地共建分支机构。积极发挥现有市级及以上科技创新基地作用,避免重复建设、设备闲置,构建跨学科、跨产业、跨领域的协同创新网络。
专栏2 |
科技创新基地:支持市妇幼保健院、重医附三院、重医口腔医院及区属重点医疗机构,在优势特色领域争取创建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依托智能终端产业园、前沿科技城等园区,支持天实精工建设重庆市摄像头光学工程技术中心,支持OPPO、中光电、传音、华渝电气等产业链重点企业争创市级智能终端产业创新中心。 |
引进一批高端科研机构。紧盯世界产业科技发展趋势,立足渝北产业基础和科技企业规模优势,积极对接全市“名校名院名所”引进计划,大力引入国内外一流科研机构、高等院校、跨国公司来区设立科学实验室、研发中心和分支机构,为创新驱动提供源头供给。围绕大数据、人工智能、智能终端、生命健康等重点新兴产业,加快引进国家大院大所、“双一流”研究型大学等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来渝北建立前沿引领型联合研发中心、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突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瓶颈。
建设一批新型研发机构。聚焦全区科技创新需求,围绕大数据智能化、电子信息、汽车摩托车等重点领域,按照“投资主体多元化、管理制度现代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用人机制灵活化”模式,紧扣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关键技术研发、研发服务等功能,建设一批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新型研发机构。依托新型研发机构,探索多学科交叉开放创新,开展重大科研、自主探索攻关,实现一批重大原创性突破。
提升一批传统科研机构。推动传统科研机构普遍运用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实现数字化、网络化蜕变,向智能化迈进。支持事业类科研院所向新型研发机构转型,推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技术创新对接融通。积极创建第三方智能(电动)汽车测试评价平台、军民融合微电子协同研发创新平台,在智能驾驶汽车和新能源汽车领域建设国家产业创新中心。
专栏3 |
新型研发机构:支持现有研发机构通过引进高层次创新人才(团队)及其技术成果申报建设新型研发机构,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研发机构实行法人化改革,支持企业“走出去”设立或并购境外研发机构,增强企业转型升级支撑能力。支持重邮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天圣制药研究院、润泽医药、迅昌汽车等企业按高端平台培育、高端人才团队引进和高技术研发标准新建一批新型研发机构,积极争取市级资金支持。 |
搭建十大开放共享平台。依托仙桃国际大数据谷,建设智能样机生产平台、全套3D打印平台、外观设计平台、智能汽车协同平台、仙桃学院人才培养平台、智能硬件检测平台、集成电路工程中心、软件系统开发平台、类脑技术平台、人工智能技术平台,推广联盟会员制度,为跨界融合、协同创新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建立区科技资源开放共享与服务平台。依托重庆市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形成涵盖科研仪器、科研设施、科学数据、科技文献、实验材料等领域的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体系,强化对企业技术创新、大众创新创业的支撑。建立科技资源信息公开制度,完善科学数据汇交和共享机制,面向全区科研需求提供高水平服务。
发展科技服务机构。围绕微电子系统、新型人体修复材料医疗器械、虚拟现实设备、大数据关键设备、新一代通讯设备等重点领域建设一批中试基地,为中小企业提供产品中试服务。大力发展第三方创新服务机构,建设创新服务综合体,为全社会提供检验检测、知识产权、科技推广等专业化服务。
优化创新孵化布局。加强仙桃国际大数据谷、临空消费走廊、三龙片区的创新孵化布局,加强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星创天地等规模化、特色化孵化载体建设。鼓励龙头企业牵头建设一批微企孵化园及创投孵化器,支持企业打造10万平方米以上的孵化载体,鼓励社会力量利用闲置厂房、商业楼宇建设众创空间及孵化器。通过政策引导,在区域内布局建设一批协同创新能力和孵化能力强、运营模式成熟的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在乡村振兴领域新建一批星创天地和专家大院。
升级一批双创平台。结合渝北区域优势和产业需求,打造一批“线上有平台、线下有载体、投资有基金、培训有导师、入驻有创客”的高水平示范性众创空间,支持健康智谷众创空间等升级为市级众创空间,支持威瑞众创空间等升级为国家级众创空间。实现创意公园、临空数贸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孵化平台的提档升级,建设成为市级、国家级孵化器。促进感知、立洋等国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培育和挖掘项目,推动其以股权投资等方式与创业企业建立股权关系,形成平台与创业企业共同成长的运营模式。
创新孵化服务模式。支持孵化器特色化发展,培育一批能够深度对接产业、有可持续发展运营模式的众创空间、孵化器,打造双创服务品牌;支持众创空间、孵化器构建完善服务链,为企业提供融资对接、创投路演、项目研发合作、产品测试等孵化服务;加快发展“互联网+”孵化平台,促进创新与创业、线上与线下深度结合,创新孵化服务模式;加强对众创空间、孵化器的服务水平考核,从组织企业参加创新创业大赛数、获得基金投资量、对接活动等方面加强考核,引导众创空间、孵化器提升服务水平,孵化成功更多优质科技型企业。
专栏4 |
西部(重庆)科学城法治科技园:深化校地合作,充分利用西南政法大学在司法鉴定、法律培训、科研成果等优势资源,依托“证据科技创新与产业化平台”,投资10亿元建设全国法治科技创新高地、全国有影响力的法律研究中心、法治人才培训中心、西部法律服务产业孵化基地、法律文化创意基地、高端中介服务产业基地等平台,开展法治科技研发、法治培训、司法鉴定、法治科技企业孵化、法律文化创意科技服务。 |
采取政策引导、资源整合等综合措施,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构建科技型企业成长链条,持续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推动更多企业提升科技创新能力,逐步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高成长性科技企业。到2025年,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持续用好每年不少于2亿元的技改扶持资金,实现市级科技型企业达到5000家以上,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000家以上,高成长性科技企业达到200家以上,独角兽企业1家以上,企业科技人员达到3万人以上,新开发高新技术产品(服务)500件以上,新增企业自主发明专利600件以上,“渝北智造”知名品牌达到20个以上。
充分发挥科技型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作用,发挥现有科技创新政策的激励引导作用,鼓励科技型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速设备更新和新技术的广泛应用。设立以区内企业家和产业专家为主体的渝北区科技创新战略咨询委员会,参与区内科技创新规划、计划、政策的制定和科研项目立项决策。鼓励龙头企业加强技术攻关、参与标准制定修订,建设区域科技创新平台与协同创新中心。支持创新型领军企业牵头与高校、科研院所组建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创新联合体,在创新资源集聚、共性技术研发、重大科技成果应用等方面发挥主体作用。
加强企业TRIZ创新方法理论学习,开展云仿真技术实操培训,推广开放式研发设计新模式,促进产业链横向和纵向协同创新,实现资源分享、成本分摊。支持长安等重点企业将非核心业务外包或委托加工,集中资源开发下一代核心产品。支持中小企业对接十大开放共享平台,进行研发外包,充分利用大数据平台和技术,探索建立新型研发、生产、营销和服务模式,推进网格化制造试点,实现智能化研发和定制化生产。
鼓励科技企业和科研机构承担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工作,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制定,重点支持科技企业在新兴产业领域先行制定企业标准。围绕大数据智能化产业领域,大力加强障碍性专利、互补性专利和竞争性专利的申请和保护,培育和引进一批高价值专利,支持企业构建产业联盟和专利池,提升科技型企业防御和应对知识产权风险能力。实施优势企业知识产权提升行动,鼓励创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市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推动科技企业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渝北智造”知名品牌。
实施“科技型企业培育行动”“高成长性科技企业培育行动”“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行动”等企业成长培育行动,构建科技型企业成长链条。实施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工程,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加快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行业引领企业。加强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打造一批规模化、特色化孵化载体,推动构建“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全链条孵化体系。建立分级分类培育库,利用科技创新券、贷款贴息、股权投资、创业补贴、政府采购等支持政策,适时跟进上市辅导、培训指导、“一对一”服务专员、转型孵化等措施,推动一般企业不断成长为科技型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高成长性科技企业等创新型企业,推动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支持企业“上云”“上规”“上市”。
专栏5 |
引育龙头企业:依托两江协同创新区、仙桃国际大数据谷等园区(区域),聚焦重点产业领域,采用链式招商、精准招商等方式,加快建设北斗星通智慧产业园、深科技智能制造产业园、重庆九洲普惠风机研发制造基地等重点项目,扶优做强传音通讯技术、天实精工科技等一批龙头企业,建成以软件产业、智能终端、汽车摩托车、生物医药、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等新经济为核心、龙头企业为引领的高水平现代化经济体系。 |
突出大数据智能化主方向,聚焦产业科技创新主战场,围绕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重点领域,构建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布局创新链条,强化创新策源、科技发源,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统筹推进原创性突破、应用性转化和规模化量产,为产业链、价值链升级提供“原动力”,打造国家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示范区。争取实施大数据智能化、应用创新与成果转化、社会事业与民生创新三大区级科技专项200项以上,争取国家、市级科技项目50项以上。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瓶颈50个以上,自主研发核心技术50项以上,产生国内原创性技术成果、国内领先新产品50个以上,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0%以上,为全区强化技术储备、实现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提供有力支撑,建成全市产业自主创新示范区。
1.补强产业创新链条。发挥“链长”统筹整合产业创新要素资源优势,发挥“链主”企业龙头引领和创新主导优势,坚持“一链一案、一链一普、一链一策”,围绕全区重点产业链构建具有竞争力和支撑作用的创新链。
——构建“2+4+1”的现代工业创新链。汽车产业领域,以长安汽车为创新链主企业,将纯电动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为未来发展方向,凝聚高通、索尼、黑芝麻科技、重庆邮电大学等多方力量,建立智能座舱实验室、智能汽车操作系统实验室、视觉ADAS实验室、车联网及智能交通实验室等支撑平台,引导传统汽车配套企业,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发展方向,加快迭代产品研发和跨界研发,促进工艺流程改造,引导产业链企业“上云用平台”,推动汽车整车、汽车电子、汽车配套技术提档升级。电子信息产业领域,以OPPO、传音为创新链主企业,以手机、笔电、智能穿戴设备为重点方向,依托仙桃数据谷设立电子制造业企业渝北研发中心,探索与两江新区协同推进保税港区智能终端企业引入研发测试机构,加快建设OPPO重庆研发中心、传音研发总部等支撑平台,引进一批核心零部件研发企业,打造智能手机创新生态圈、智能穿戴设备协同创新体系。潜力产业领域,以先进材料、智能装备、食品加工、智慧建筑为重点方向,建设微系统医疗器械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再升科技国家企业技术中心、金山科技国家企业技术中心、长安工业地面特种智能机电装备技术创新中心、重庆市乳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支撑平台,加快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智能化等技术应用,开发工业机器人及核心零部件、手术机器人、激光设备、智能输配电设备、高端数控机床等一批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的新产品。特色产业领域,以服装、通机、家具、电线电缆、医疗器械、军民融合为重点方向,布局一批专业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培育大批具有创新活力的高成长科技型企业,力争诞生独角兽、隐形冠军企业。
——构建“5+3+1”的现代服务业创新链。生产性服务业领域,以创新金融业、现代物流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专业服务业、商务会展业为重点方向,综合运用财税、金融、产业等政策,支持西部(重庆)法治科技园等平台建设,应用现代信息和网络技术,整合开放公共科技服务资源,推动技术集成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引导金融机构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人脸识别等技术,提升金融机构业务操作智能化水平。围绕机场和保税港区等重点区域发展智能口岸和智慧物流,开发自助通关辅助系统、智能作业场所、智能查验平台,建立物流信息感知网络,实现覆盖道路、场站的物流信息采集,发展以自助电子快递箱、智能快递站等为代表的智慧末端物流设施。加快建设科技资源共享平台、专利导航服务平台、科技金融服务平台等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大力发展研究开发、技术转移、检验检测认证、创业孵化、知识产权、科技咨询等业态,形成覆盖科技创新全链条的生产性服务业体系。生活性服务业领域,以文化旅游业、康养休闲业、商贸服务业为重点方向,推动公共卫生、医疗服务智能化应用,实现个人健康智能服务,掌握远程医疗相关技术。推广虚拟现实、三维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提升渝北旅游智慧化水平。掌握“智慧商圈”商业信息的大数据采集、分析和应用技术,支撑企业营销模式创新和商圈布局优化。掌握商圈与周边社区的信息共享技术,捕捉消费者个性化消费需求,实现精准营销。总部经济领域,大力布局世界500强、国内大企业大集团、行业头部企业等研发总部,打造研发总部集聚区、集聚楼。
——构建“3+6+1”的现代农业创新链。现代设施农业、休闲体验农业、临空高效农业领域,发展壮大科技特派员队伍,搭建农业“双创”载体平台、企业技术创新平台、产学研合作平台、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平台、农业科技金融平台、“互联网+农业”服务平台、农业国际科技合作平台,建设一批智慧农业应用场景,推动形成带动性强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特色农产品领域,以特色水果、绿色蔬菜、高端花卉、道地药材、生态渔业、特色肉兔为重点方向,聚焦种子孵化、种苗培育、种养植示范等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建设临空都市农业产学研协同创新服务中心、晚熟柑橘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支撑平台,搭建一批农业生物技术中试基地,引进培育一批测试检测中心,推动自繁自育自养,标准化、集约化种养殖。
2.开展产业技术攻关
大数据软件产业技术攻关。瞄准国家重大需求,利用渝北区产业优势,立足高起点,支持国家信息中心西部大数据研究院、重邮工业互联网研究院、物奇科技等,加快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问题,提升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创新水平和竞争能力。鼓励“软件+品牌”“软件+科技”“软件+文化”“软件+互联网”等商业模式和新业态发展,以大数据技术为突破口,聚焦智能汽车、智能终端、生命健康、软件信息、数字城乡等产业方向,掌握大规模异构数据融合、集群资源调度、分布式文件系统、通用计算框架、流计算、图计算、类脑计算、认知计算、区块链、亿级并发、EB级存储、绿色计算等核心关键技术,开发大数据一体机、新型架构计算机、大数据获取工具、大数据管理产品、大数据分析软件等产品,建设国内领先的大数据创新中心。
掌握工业互联网网络体系架构、超高频和微波RFID(射频识别)、融合通信模组、嵌入式安全部件、电子取证、量子通讯保密设备等核心关键技术。支持深度学习、类脑智能、认知计算、自然语言处理、机器视觉、机器翻译、自动驾驶等核心共性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加快推动软件、大数据技术在传统生产过程中的应用,支持传统行业解决方案产品化、推广应用。
专栏6 |
人工智能应用体系:支持大牛机器人“智能机器人应用程序框架”、光电信息研究院“物联网多传感智能交互终端研发及应用”等重点项目建设。面向重点领域需求,支持相关企业突破3D快速建模、跨媒体感知计算等人工智能专用芯片技术,打造人工智能数据资源、模型库、计算能力、标准体系、测试评估等服务平台。 智能化工厂系统软件:支持长安汽车等区内智能制造重点企业建设升级生产执行系统(MES)、精密运行管理和优化系统、安全仪表系统(SIS)、分布式控制系统(DCS)、组态监控系统(SCADA)、先进生产排程系统(APS)、实时优化和调度系统(RTO)、各类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控制系统等智能化工厂系统软件。 |
开展智能终端产业技术攻关。依托前沿科技城、空港工业园两大平台,支持以智能手机为重点的智能终端产业基地建设,围绕“芯屏器核网”全产业链发展,全力打造智能终端创新链条,重点掌握微信处理器、内存芯片、固态硬盘驱动器、液晶显示屏、锂基电池、触摸屏、高像素摄像头等关键核心技术,推动小型穿戴机器人、3D设备产业协同发展。大力发展消费电子产业,围绕智能家居、智能医疗、可穿戴设备AR/VR、智能开关、传感器、AI音响、扫地机器人等领域,探索相关领域人工智能场景,加快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围绕5G底层设备制造集群建设,鼓励行业龙头企业、科研院所围绕5G新型移动终端、芯片、射频器件、智能传感器、光交换机、天线、软件等开展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推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与法律服务工作的高度融合,探索新型法律服务供给模式,构建以“智慧决策”“智慧服务”“智慧管理”“智慧组织结构”为主要特征的“智慧法律”新格局。
专栏7 |
智能机器人:支持摩西机器人、摩柯机器人、众思创等重点企业与川崎、库卡、ABB、发那科等世界知名工业机器人落户企业加大合作,突破人机协同、运动控制、精确参数辨识补偿等核心技术,发展电子行业专用机器人、双臂机器人、抛光打磨机器人等,推动工业机器人向中高端迈进并实现在制造业中的集成应用。 5G核心器件:支持中科创达“基于5G的SOM”等重点项目的研发,以小基站生产制造为突破口,以5G终端多制式射频芯片、车载终端基带芯片、无人机基带芯片等为重点发展5G核心器件制造产业。 |
开展汽车摩托车产业技术攻关。推动汽车摩托车产业技术提档升级,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发展方向,促进工艺流程改造和产品迭代升级,引导产业链企业“上云用平台”。围绕“整车+关键零部件”全产业链,鼓励整车企业加强智能车载系统的研发力度,创新商业模式推动智能汽车规模化应用和推广。支持以长安汽车为主的汽车企业持续推动新能源汽车整车研发生产,鼓励下游配套厂商提升动力电池系统、驱动电机及其控制器、车载智能芯片、自动驾驶操作系统等关键系统核心研发,开展重大技术攻关,提升车间智能化、数字化和本地产业供应链技术水平。鼓励人工智能、互联网等领域企业与汽车制造商跨界、通信运营商开展合作,加快智能网联、智慧出行、在线导航、远程监测、远程呼救等应用服务。
专栏8 |
新能源汽车技术:以龙兴吉利系能源整车等项目为龙头,完善新能源汽车VCU、MCU、BMS等核心技术设计,开展基于速度与路径选择的智能驾驶系统技术开发,推动基于整车节能的能量管理,以及基于最长电池续驶里程及充放电安全电池热管理的进一步研发应用。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支持北斗星通“智能驾驶感知定位融合总成”“高精度融合定位控制器”、重庆协同创新智能汽车研究院“智能座舱5.0”等重点项目研发,支持区内长安汽车等龙头汽车企业与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扩大智能网联领域的相关合作,开展与智能网联汽车相关的人工智能模型方法、核心器件、高端设备和基础软件等方面的研发,推动区内相关汽车企业达到自动驾驶4级水平。 汽车摩托车智能生产技术:以大明电子等项目为重点,推进汽车行业智能机器人生产线关键技术研究,加强系统在线检测及节能技术仿真评价平台研究、汽车装配检测线的优化技术研究及开发、汽车制造机器人系统研发与应用。 |
开展生命健康产业技术攻关。以重庆打造国家医学中心为契机,瞄准世界生物产业前沿技术,以维护人民生命健康为根本目标,依托华大基因、伊诺生化、芯超医学等龙头企业,推动生物技术与各领域融合发展,掌握基因医学、共性生物技术、新型生物医药、绿色生物制造技术、先进生物医用材料、生物资源利用、生物安全保障等关键核心技术,以生物技术带动生命健康产业创新发展。重点促进高端医疗器械核心技术突破,支持金山科技、介观医用多孔材料研究院等单位掌握生物大数据、再生医学、先进人体替代材料、医用新型过滤材料、医学大数据等关键核心技术,产生高清电子内窥镜、超声诊疗设备、多孔钽人体修复材料等一批国内领先的新产品。提升医疗机构诊疗水平,支持重大疾病诊疗、传染病防治、心理疾病预防、远程医疗、“互联网+”家庭医生、中医药诊疗等研究。加强公共卫生防疫领域早期监测预警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提升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
专栏9 |
手术机器人导航系统:支持金山科技“腔镜手术机器人”“医学影像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列产品”等重点项目建设,支持图像采集设备、操作平台、人工智能图像识别软件、智能治疗计划软件、超声治疗设备、所述图像识别软件以及治疗计划软件内置操作平台、所述图像采集设备操作等前沿技术、产品的研发和生产。 |
开展乡村振兴农业技术攻关。创新农业科技推广方式。建立一批农业科技专家大院、星创天地和科技特派员工作站,推动科技人员下乡、进村、入企,开展科技服务工作,有效解决科技到田间“最后一公里”问题。健全科技特派员服务和收益分配机制,鼓励科研院所的科技人员携带成果到农业园区创办企业,并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
开展丘陵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技术攻关。围绕助力乡村振兴发展,以“揭榜挂帅”形式,组织科研团队在新品种选育、设施栽培、农业智能化管理、农产品精深加工、现代物流等方面开展科技攻关,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农产品加工增值、农作物高效种植技术、农产品质量安全与品牌建设、资源利用与生态农业创新等工程;开展农产品安全防控技术攻关。在有限耕地基础上,大量套种土豆等主食替代作物,保障主粮稳定供给。聚焦农产品营养与安全,围绕食品精准营养设计,攻克产后减损与贮运保鲜、产地初加工与精深加工、农产品高质化梯次加工及副产物资源化利用、质量安全保障等关键技术;围绕食品安全主动防控,攻克食品危害因子识别、加工过程有害物调控消减等技术,保障农产品田间到餐桌的质量安全。
开展智慧农业技术攻关。大力推进宜机化建设,加快丘陵山区智能农机装备技术创新,集成开发山地农机作业工况传感、智能控制、智慧决策等“卡脖子”核心技术,创制轻简化、高性能的智能化装备,实现主要作物全程机械化、农产品加工智能装备产业化。聚焦未来农业,实施“智慧农业·数字乡村”建设,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深度融合,搭建覆盖全区的农业信息数据平台,构建智慧监测与应用体系以及无人农场、植物工厂等智慧农业应用场景,建成面向多领域、全过程、全环节的农业智慧服务技术及平台体系,将宜机化向智能化、智慧化农业推进。
开展现代服务业产业技术攻关。坚持国际化、高端化、专业化、融合化方向,重点推动先进制造、互联网技术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以模式创新、内容创新、管理创新推动服务业向高端化发展。以新一代信息和网络技术为支撑,支持平台经济、众包经济、分享经济等技术集成和商业模式创新,提升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水平。
实施生产性服务业技术提升行动,利用数字技术促进制造业向服务业延伸,推动生产性服务业掌握全流程、全产业链、高价值端关键核心技术,鼓励“服务+制造”“平台+模块”的网络化协同创新,加快建设各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各类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分行业培育一批工业设计研究院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加快推进研发外包、工业设计、文化创意服务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信息产业的深度融合,提升汽车制造及零部件配套、智能硬件等重点产业的创新设计能力。
依托空港国际物流中心,开展无人化仓储系统、自动导引运输车、无人叉车、货架穿梭车、分拣机器人、调度算法、自动分拣、色码扫描、形态识别、视觉计算网络等先进技术攻关,支撑千亿级综合型国际物流分拨中心建设。加快推进中远海运、圆通速递重庆总部基地等应用无人仓储、智能调度等先进技术,推动物流业触网升级。
促进信息技术与生活性服务业深度融合,支撑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高品质转变,推动文化旅游业提档升级、商贸服务业转型增效,培育壮大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线上业态、线上服务、线上管理。支持医疗健康“大数据”、新型居民服务、智慧社区消费、数字生活等关键核心技术研究和应用,抢占新型服务产业技术高地。
专栏11 |
生产性服务技术:围绕渝北区生产性服务业共性需求,培育壮大研发服务、工业设计、科技咨询、检验检测认证等高端服务业,强化电子商务技术研究,推动射频识别、智能终端、系统集成、网络与信息安全等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和产业化,加强电子认证、电子单证、在线支付等电子商务安全交易技术的自主创新。 生活性服务技术:围绕新城吾悦广场、中粮大悦城、西南国际汽贸城、居然之家智能家居小镇等重点项目,培育发展数字消费、定制消费、体验消费、时尚消费等新业态,依托圣名世贸城、新光天地、爱融荟城等商业综合体,促进实体零售和线上零售创新融合,大力发展无人商店、智能商超等新零售,推动安全移动支付、虚拟购物等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升现代消费能级。应用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提升景点智慧化水平,通过统一的旅游资源大数据平台,实施一批特色的都市智慧旅游项目。 |
开展民生和可持续发展技术攻关。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行动,加快引进绿色技术创新中心和绿色工程研究中心,创建一批零碳示范园区、零碳示范企业。支持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开展清洁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园区循环化改造等研究探索,汽车摩托车、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绿色化改造。围绕平安渝北建设,支持信息安全、网络安全、生物安全、社会安全监测预警与控制、生产安全事故防控与生产安全保障、自然灾害监测预警、综合应急技术装备等方面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应用示范,为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安全发展提供科技保障。
重点支持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大气污染成因与治理、土壤污染防治、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化学品环境与健康风险评估和防控、生态修复技术攻关、气候变化、生物安全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噪音污染防治、核与辐射安全等方面技术研发,实施区域环境综合治理重大项目,推动绿色技术创新。围绕环境污染防治、生态修复、水源涵养、资源循环利用、公共安全等领域科技攻关,支撑国家“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山清水秀美丽渝北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支持国家和市级重点实验室等研发平台开展重大生态环境保护科技攻关。支持水环境修复及保护,掌握河流整治、截污治污、水体富营养化治理、水源地生态保护、自然修复、小微湿地建设等关键核心技术。强化大气污染治理技术攻关,深入开展NOx、SO2和VOCs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研究。强化土壤污染修复技术攻关,掌握重金属污染防治、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畜禽粪污治理等关键核心技术。
专栏12 |
空气过滤技术:支持再升科技“油烟异味净化系统开发”等重点项目研发,充分考虑温度、湿度、空间、地域、环境、功能等因素对空气质量的影响,综合介质过滤及非介质过滤的多种过滤技术性能优势,加强高性能玻纤滤料、低阻熔喷滤料、高效PTFE滤膜三大主要介质过滤材料研发。 生态修复技术:支持中交三航(重庆)生态修复研究院“西南山区喀斯特岩溶地区水库渗漏防治及生态基流维持关键技术研发”“Eco-IM生态大数据系统平台建设”“水文地质多源协同刻画技术以及多场景应用开发”等重点项目建设或研发,推动生态河道建养技术、水文地质多源协同刻画技术、复合微密石防渗铺盖技术、土壤微生物改良技术研发。 |
发挥渝北区科技企业规模优势,以规上工业企业为突破口,统筹高校、科研院所,鼓励全社会加大研发投入,形成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社会多渠道投入机制,实现全社会研发投入稳定、持续、快速增长。到2025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内部研发机构、研发电子台账全覆盖,全社会研发投入总规模超过140亿元、保持全市第一位,占GDP比重力争突破4.8%,跻身国内前列。
落实“推进全市规模工业企业内部研发机构三年倍增计划”,出台渝北区规上企业内部研发机构认定标准,建立区级研发机构管理体系,形成企业内部研发机构信息库、培育库,加强政策落实、企业指导,鼓励规上工业企业建立内部研发机构,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内部研发机构全覆盖。探索企业内部研发机构新模式,重点支持规上工业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在高校、科研院所建设“飞地研发机构”。开展规上工业企业内部研发机构建设示范,认定规上工业企业内部研发机构全覆盖示范园区、镇街,引导企业内部研发机构提档升级,形成更强的企业研发能力。
优化科技投入结构,发挥“临空远翔、科创基金、种子基金、天使基金”作用,引导和激励市场主体、股权投资机构加大对科技型企业和科技项目的投资力度,逐步提高财政资金对科技创新重点项目、重点活动等的支持和保障力度,探索形成财政资金与社会资金共同支持科技创新发展的良好格局。加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投入力度,运用税收抵免或减免、放宽准入等政策,探索区级科技计划项目对接社会资本的机制。争取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设立创业投资子基金,支持区内规上企业开展研发活动。依托重庆基金小镇、临空金融总部基地,丰富企业研发融资渠道,提高直接融资比例,降低融资成本。鼓励围绕研发活动开展金融创新,推动科技保险试点,降低企业研发风险。
优化完善规上企业区级研发补贴政策,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探索研发扶持新模式、新路径,鼓励全社会加大研发投入。定期开展研发项目专家鉴定,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退税政策。落实研发准备金补助奖励,推动企业建立研发投入稳定增长机制。落实重大新产品研发成本补助,鼓励企业研发有技术、有市场的新产品。落实重大产学研活动研发资金补助、市级示范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资金支持、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补助。
面向企业研发需求,加快建设技术转移转化、知识产权服务、科研信息咨询等服务机构,加快布局分析测试、实验验证等服务平台。建立常态化研发培训机制,统一建立规上企业研发电子台账,规范企业研发财务管理。建立科技统计监测制度,构建服务、激励、研判、监督一体的动态科技监测体系。
落实人才优先发展战略,贯彻落实市级、国家级科技创新人才引育政策,创新科技人才引进、培养、评价和服务机制,将柔性引进与创新驱动发展相结合,加大力度引育“高精尖缺”科技创新人才,持续打造临空科技创新人才高地。力争到2025年,实现全区累计培育引进的高层次科技人才总量达到1000人以上。
聚焦汽车、电子信息等重点领域,围绕产业发展需要和“卡脖子”领域,突出“高精尖缺”导向,依托“重庆英才计划”“鸿雁计划”“临空英才计划”等市级、区级人才引进计划,用活人力资源产业园、西部人力资源博览会、青年人才成长驿站等平台,用好在渝北的国家级和市级科技研发平台、国家级科技型企业孵化器、重点园区及科研项目等人才载体,拓宽“高精尖缺”人才引进渠道,健全“塔尖”“塔基”人才政策,落实“通过政策引人、通过平台育人、通过服务留人”等措施,面向海内外靶向引进一批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团队来渝北发展。实施重大科技平台人才集聚专项,对发展急需的顶尖人才,坚持量身定制“一人一策”“一事一议”引才机制,建立人才协调共享机制,强化柔性引才用才。加强科研团队建设,以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和市区级科技创新项目为基础,凝聚科技人才,建立跨单位、跨行业、跨部门的科研团队,开展学术交流、科技沙龙等创新研讨活动。
实施产业人才攻坚专项,围绕重点产业,制定支持举措,推动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全链条融合、全方位发展。激发用人单位的引才主体作用,支持用人单位设立专项支持资金,鼓励用人单位大力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和高端科技企业管理人才。大力组织汽车摩托车、智能终端、软件和信息服务、生物医药、科技农业、航空等产业开展人才定向招聘、需求对接活动,吸引市内外创新人才来创新创业,实现产业、项目、平台与人才的有机结合。加大资金、政策等相关配套措施的支持力度,支持区内创新主体申报创建重庆市创新创业示范团队。鼓励科技企业建立以区内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工作(流动)站、海智工作站等为载体的产学研联盟,支持企业在重点产业领域培养一批核心技术人才、中青年行业技术带头人。
聚焦全区重点产业发展需求,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引进建设2至3个对接产业、优势技术突出的中职高职院校,推动校地产学研融合,建设职教综合实训基地,培育高技能人才。加强大师工作室建设,打造渝北区技能竞赛基地,开展技能大赛、技能比武,壮大技能人才队伍。加大与国内外高校合作力度,完善产学研用结合的协同育人模式,吸引更多海内外优秀大学生到渝北实习实践、创新创业,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科技人才后备军。加大资金、政策等相关配套措施的支持力度,鼓励区内科技企业建立以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工作(流动)站、海智工作站等为载体的产学研联盟,支持科技企业在重点产业领域培养一批核心技术创新人才、中青年行业技术学科带头人,培育一批懂科技、懂产业、懂投资的科技型企业家。
专栏13 |
乡村振兴科技人才培育:完善返乡人员创业就业、社保、公租房等配套政策,建设一批农村双创园、认定一批实训孵化基地,引导支持渝北籍企业家、高校和职业学院毕业生、归国留学人员、退伍军人、外出务工人员等回乡创业就业。着力引导农业专业技术人才、有“乡愁情结”的企业家、向往田园生活的城市居民等下乡创业。围绕现代丘陵山区特色高效农业大力培养具有促进农副产品流通、农业技术推广、农业信息传播、农村土地流转等方面技能的农村实用人才。 职教综合实训基地:支持西南政法大学、重庆工职院等高校等开设特色专业,从培训模式、课程设置、教材开发、师资建设、培训装备和能力评价等方面,构建较为完备、系统的高技能人才培训体系,建设职教综合实训基地。 |
建立健全科技创新人才的分类评价制度,探索对从事基础和前沿技术研究、应用研究、成果转化等领域科技创新人才建立分类评价制度。健全科技人才评价体系,改进引才效果评价方式,优化项目设置、评审标准和管理方式,把科技创新人才所能创造的经济社会价值作为重要评价方式,赋予入选人才更大的技术路线决定权和经费使用权,在科研平台、科研项目、团队建设、薪酬待遇等方面,给予基础研究人才长期稳定支持。
健全专业化、社会化人才服务体系,围绕“人才链”构建社会化“服务链”,探索建立市场化科技人才服务体系,打造“近悦远来”的科技人才发展环境。建立科技人才交流机制,促进人才资源的合理流动和共享。改革科技人员薪酬、岗位管理等制度,完善社保关系转移接续政策,促进人才在事业单位和企业间合理流动。组织开展“为科技工作者办实事,助科技工作者作贡献”行动,推动高层次科技人才服务中心建设,深化人才“一站式”“组合式”“全方位”服务,持续推进安居工程,高品质建设“渝北人才苑”,给予商品住房购房补助,充分满足高层次科技人才在安家落户、购房买车、配偶就业、父母养老、子女入学等方面需求。
紧紧围绕科技成果产业化、市场化,健全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联结机制,实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行动,组织开展技术服务、成果对接活动,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移、交易平台和服务机构,强化科技成果转化激励,开展数字化科技成果应用示范,打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通道。到2025年,实现技术转移机构达到20家以上,技术合同交易成交额达到5亿元以上,登记科技成果300个以上,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应用100项以上,获得国家、市级科学技术奖励150项以上,开发新产品500个以上,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应用示范普遍开展,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基本成熟。
以“互联网+技术交易”为重点,优化升级中新(重庆)大数据智能化成果展示促进中心,强化与国家成渝综合科技服务平台、易智网等平台的战略合作,依托“技术成果摆渡人”品牌,建立区级科技成果转化、汇交、共享、交流机制,定期发布转化一批符合全区重点产业方向、带动作用显著的科技成果,增强产业创新发展的技术源头供给,并提供信息发布、融资并购、公开挂牌、竞价拍卖、咨询辅导等专业化服务,打造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交易线上数字市场。
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设立技术转移机构,共同开展成果应用与推广、标准研究与制定,培育一批运营机制灵活、专业人才集聚、服务能力突出的市级、国家级技术转移机构。支持技术交易、咨询评估机构发展,探索科技市场双向拓展机制,形成科技成果竞价拍卖、双向流动的交易模式,打造国内一流的线下成果转化和技术交易市场。
鼓励企业建立科技成果收益共享机制,探索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作为对单位予以支持的依据之一,对业绩突出的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给予支持。由区级财政资金支持产生的科技成果,在区内进行转移转化的,其所得全部留归项目承担单位。鼓励区内企业研发和转化自主知识产权产品。
围绕主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行业领先、区域领先的技术成果在渝北率先试、率先用,转化一批科技成果,诞生一批新产品、新工艺、新模式。积极鼓励企业、研发中心、科研人员等在渝北发布研发产品和技术,其研发成果符合渝北产业发展方向的,在产品试用、检验、销售等环节,提供包括质量检验、生产或者流通许可等方面的便利。落实技术成果交易税收减免政策,出台奖补政策,吸引国内外优质科技成果来区转化应用。实施“智资”对接,支持有条件的技术转移机构与天使投资、创业投资等开展设立投资基金等合作,加大对区内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投资力度。
加强民生科技成果推广,大力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应用,着力解决城市公共交通、医疗卫生、公共安全、社会管理、文化教育等方面的重大科技问题。着眼“聚、通、用”,推动数据高效集聚,支撑新型“上云治数综合服务”的智能数据中枢建设;以大数据智能化优化公共服务、提供技术支撑,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区块链等科技手段,发展民生服务、城市治理、政府管理等方面智能化创新应用,支撑渝北新型智慧城市建设。
发挥科技金融对科技创新的重要助推作用,壮大科技投资基金规模,构建渝北区科技型企业上市储备库,鼓励银行开发多元化的科技投融资产品,完善中小微科技企业融资对接机制,形成完备的科技金融生态,解决科技型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到2025年,实现科技“种子、天使、风险、担保”基金规模达到45亿元以上、扶持企业500家以上,投放金额20亿元以上,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投放企业450家以上、贷款10亿元以上,累计培育重庆OTC科创板挂牌科技型企业100家以上,培育上交所科创板挂牌企业1家以上。
推动财政资金“拨改投”“拨改贷”“拨改保”改革,争取上级财政资金、广泛引进社会资本,发展壮大区科技“种子、天使、风险”投资基金规模,为各个发展阶段的科技型企业提供完善的科技金融支持。探索种子基金股权投资模式,更新区种子基金运营管理规则,按照只参股不控股的公益参股方式支持初创期科技型企业发展。出台《渝北区发展股权投资促进创新创业若干政策措施》,分期设立总规模约100亿元的政策性产业基金,提升物联网、传感器、生物医药、大数据等产业的基金使用效率,优化项目筛选、对接机制,引导股权投资机构加大对全区科技创新项目投资力度。健全融资对接服务机制,常态化开展已投项目的跟踪调查和服务,广泛开展金融服务进园区、进企业活动,引导科技基金促进产业全面融合发展、培育带动优质项目来区落户。
加大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力度,拓展知识价值信用贷款融资功能和规模,落实担保服务费据实补贴政策,解决科技型企业轻资产造成的抵押难、担保难问题;在现有重庆农商行、重庆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4家合作银行的基础上,拓宽合作银行范围,优化贷款服务流程,为科技型企业提供信用贷款,拓展“知识价值信用贷款”融资功能;根据区域科技型企业融资需求,不断壮大“知识价值信用贷款”规模;完善“知识价值信用贷款”工作机制,落实“家家企业有台账”的工作责任制,切实缓解科技型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3.完善科技企业保险服务
探索科技保险支持科技企业发展的有效路径、模式和产品,支持符合条件的保险公司围绕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企业孵化、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开展科技保险工作,采取保费补贴等方式鼓励科创企业购买科技保险,同时在保险机构培育一批具备保险专业背景、对科技企业的风险控制有足够认识的专业人才队伍;依托银行业协会、保险行业协会及科技企业广泛开展科技保险支持创新发展交流活动,优化保险服务品种,推动“银保互动”,加快形成有保、愿保、敢保长效机制。
利用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创新,设立渝北区科技型企业上市储备库,完善培育管理机制,筛选优质中介机构提供辅导服务,运用“一事一议”等帮扶措施,支持科技企业上市融资。加大重庆OTC科创板企业库培育力度,完善培育管理机制,积极对接“科创板+注册制”改革,组织专家制定挂牌思路和计划,提供科创板挂牌定向服务,持续推动科技型企业在重庆OTC科创板挂牌,促进优质企业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
深入开展科技服务改革创新,突破制约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藩篱,推动政府职能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高效服务区域协同创新和军民融合创新,营造鼓励探索、宽容失败和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氛围,加强科研诚信建设,加大科普、科技企业家宣传,最大限度激发科技第一生产力、创新第一动力的巨大潜能。
深化科研领域“放管服”改革。探索建立科研项目“揭榜挂帅”制度,突破纵向委托式科研资助的资格限制,强化需求导向、成果导向,加强最终科研成果的目标管理。落实科研经费管理改革,实行科研经费“包干制”,提升科研经费使用效率,赋予科研人员更大的经费使用和技术路线调整自主权。强化科研项目绩效评价,实施灵活多样的考评方式,并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项目调整、后续支持的重要依据。
推进科技评价体制改革。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积极转变企业发展方式,构建集创新基础、创新投入能力、创新产出能力等为一体的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定期向全社会发布渝北区企业创新指数,引导企业提升研发创新能力。推动科技人才评价导向改革,建立适应不同行业领域、不同用人主体和不同岗位需求的职称评定办法,探索建立创新创业人才梯度奖励机制,持续完善科学技术奖励办法。
推动创新服务机制改革。围绕新产业新业态,探索创新监管标准和模式,建立健全包容审慎的监管服务机制,探索有利于公平竞争的监管办法。提高监管执法规范性和透明度,完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信用监管、“互联网+监管”、跨部门协同监管。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和信用评价制度,推进信用分级分类差异化监管。优化政务服务流程,大力推行分领域“一窗综办”,深化“一网通办”,加快政务服务数据资源集成共享。推广“在研一批、开发一批、上市一批”新产品滚动开发模式,落实首台(套)装备、首批次材料、首版次软件应用支持政策,促进创新成果与产业链供应链无缝衔接。
推进科技成果分配机制改革。贯彻落实《重庆市进一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实施方案》,试点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强化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效益分配导向,探索开展激励企事业单位科研人员科技成果转化效益分配机制,对实施科技成果转化的企事业单位科研人员给予支持奖励,激励科研人员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探索公益性和经营性农技推广融合发展机制,推动科研人员到乡村兼职和离岗创业,探索农业科技人员通过提供增值服务合理取酬,提高广大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推进风险防控机制改革。加强重大科技创新领域战略预判,强化科技安全预警,优化重大科技项目调整、变更、终止机制,科学规避投资风险和创新方向失误。健全科技创新监管机制,加强生物科技、人工智能、无人驾驶等新技术应用的风险防控。加快建设全区科研信用体系,从机制上约束和规范创新主体行为,提高创新主体的科学道德与科研诚信水平,提高科技资源分配的公正性和有效性。加强失信信息广泛共享,形成“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信用联合惩戒机制,构筑诚实守信的科技创新环境氛围。加强科技计划项目关键环节考核,项目实施进度严重滞后或难以达到预期绩效目标的,及时予以调整或取消后续支持。
推进创新激励机制改革。大力推行重大科研攻关“揭榜挂帅”“赛马”等制度,对作出突出贡献的科研机构和人员,在申请科技计划和人才项目、建设科技创新基地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建立自由探索和颠覆性技术创新活动免责机制,对已履行勤勉尽责义务但因技术路线选择失误导致难以完成预定目标的单位和项目负责人予以免责。合理区分改革创新、探索性试验、推动发展的无意过失与明知故犯、失职渎职、谋取私利等违纪违法行为,管好秩序和底线。
加强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深度参与“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利用“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西洽会、智博会、数丝会等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的政府部门科技合作。推动渝北区龙头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积极与俄罗斯、意大利、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企业、科研机构和高校开展双边合作,鼓励引进先进技术成果。
加快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鼓励与成渝地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共享、新建或互设一批研发、孵化、成果转化平台。探索建立成渝科技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实现两地科研仪器设备、科技成果、数据等资源双向流动。优化成渝地区科技人才合作,建立成渝两地高校、科研院所人才及项目合作培养机制,推动科技人才柔性流动。鼓励渝北区仙桃智能样机中心等十大公共服务平台面向四川地区共建共享,适时恢复电子科技创新券试点,将渝北创新券接券机构拓展到成渝地区。
推动军民融合创新。依托军地优势科技资源,加快推进军地科研院所、企业产学研协同创新。支持军民两用前沿技术、关键技术、核心技术等研发与应用,推进军民两用高端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军地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的交流互动,为军民融合产业发展提供服务。
建立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围绕区内传统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整合区内外相关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的技术、信息、人才、项目等技术创新资源,成立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形成一批创新型研发平台,打造多层次、跨领域的渝北区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
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搭建创新创业展示和投融资对接平台,吸引和支持各地人才前来创新创业。持续发挥西部科技金融路演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作用,常态化开展峰会、论坛、路演等创新创业活动。
加强科普教育活动。紧扣科普惠民服务,继续争创新一轮“全国科普示范区”称号。深入科技教育和科学普及,加强科普队伍建设,持续组织开展“院士专家校园行”“北斗领航梦想”“全国科普日”“科技活动周”“三下乡·四进社区”“科普讲解大赛”等科普宣传活动,打造重庆乃至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科普示范品牌。持续推进引导各镇街科协、学协会、企事业科协提升基层科普组织行动能力。完善渝北区三级科普示范体系,扎实推动科普场馆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提升青少年科学工作室、社区科普馆、科普示范基地服务功能,升级打造社区科普样板间。
弘扬创新文化。开展科技创新专题宣传活动,树立一批创新人物、创新企业、创新团队典型,深入开展“大美科技特派员”“最美科技工作者”等评选表彰活动,定期举办“临空英才”发布会、“ETC”人才沙龙等活动,加强对各类创新人才先进事迹的宣传报道,进一步激发各类人才创新内生动力。营造重视科技、尊重人才的良好社会氛围和学术环境,加强“名医名师”等工作室建设,弘扬科学家精神和工匠精神。引导企业经营者培养以“创新、冒险、进取、宽容、诚信、合作”为主要内容的企业家精神。加强各类媒体对大众创新创业的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在全社会形成理解创新、支持创新、服务创新、参与创新的创新文化。
四、“十四五”时期科技创新发展保障措施
加强党对科技创新工作的统筹领导,成立主要领导为挂帅的渝北区科技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负责统筹全区科技创新战略、科技发展规划、科技重大任务、科技体制改革和重大科技政策,协调跨区域、跨部门、跨领域等科技力量。各部门要强化部署,做好与规划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的衔接,抓好重点任务分解和落实。广泛动员各方力量,加强宣传引导,充分调动和激发科技界、产业界、企业界和社会各界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凝聚共识,共同推动规划顺利实施。
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确保区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根据“十四五”时期科技创新发展的需要,保障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平台建设、人才引进、成果转化等科技创新支出。相关部门要统筹安排各类创新驱动发展资金,重点加大对科技型企业和科技创新项目的支持力度。发挥好财政投入杠杆作用,引导金融资本、社会资本的投入,围绕资金链和创新链,充分发挥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种子期投资、并购基金、科技创新基金、产业发展专项基金等的作用,有效缓解企业创新投入难题。
明确科技创新责任分工,细化分解年度工作任务和中长期目标,抓好项目化、事项化、政策化落实。优化科技创新绩效评价机制,树立质量、绩效、贡献为核心的评价导向,根据创新类别实行有区别的评价方法,全面准确反映成果创新水平、转化应用绩效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贡献。加强跟踪问效,适时组织开展督促检查。把科技创新工作纳入年度综合目标考核体系,建立第三方评估与政府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机制,完善区级部门、国有公司(开发园区)创新激励考核机制。发挥区人大、区政协要监督支持作用,加强区委、区政府“两办”督查室跟踪问效。
一图读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