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 > 其他公文

    • [ 索引号 ]
    • 11500112009315877L/2022-00009 
    • [ 发文字号 ]
    • 渝北府发〔2022〕1号 
    • [ 主题分类 ]
    • 综合政务 
    • [ 体裁分类 ]
    • 其他公文 
    • [ 发布机构 ]
    • 渝北区人民政府 
    • [ 生成日期 ]
    • 2022-01-25 
    • [ 发布日期 ]
    • 2022-01-29 

重庆市渝北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的通知

渝北府发〔2022〕1号


重庆市渝北区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区政府各部门,各街道办事处,区属各国有公司,有关单位:

《政府工作报告》已经区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对照报告明确的目标任务认真组织实施,确保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重庆市渝北区人民政府

2022年1月25日

(此件公开发布)


重庆市渝北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2022年1月8日在重庆市渝北区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重庆市渝北区人民政府区长    廖红军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及2021年工作回顾

过去五年,是渝北发展历程中应对重大挑战、经受重大考验、取得重大成就的五年,也是渝北发展势头好、城乡面貌变化大、群众获得实惠多的五年。五年来,我们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系列重要指示要求,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监督支持下,团结依靠全区人民,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全市“一区两群”协调发展战略机遇,全力服务和融入两江新区开发建设,持续打好“三大攻坚战”,深入实施“十项行动计划”,统筹抓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推动渝北各项事业迈上新台阶,较好地完成了区第十八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过去五年,我们坚持攻坚克难、砥砺奋进,综合实力持续增强。全区生产总值由1561亿元提高到2235.6亿元,在全市率先突破2000亿元,连续十五年位居全市第一。三次产业结构由1.5:46.6:51.9调整为1.4:34.2:64.4。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3680亿元,创历史新高。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1000亿元;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900亿元,位居全市第一;累计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54亿元,年均增长5.8%。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9114元、23465元,年均增长8.9%和11%。

过去五年,我们坚持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现代产业加快发展。科技创新提速赋能。仙桃数据谷被评为“中国最具活力软件园”。高新技术企业从253家增加至796家,科技型企业达到4477家、总量全市第一。培育市级新型研发机构24家、新型高端研发机构12家,分别占全市五分之一和三分之一。50%规上工业企业建有研发机构,市级以上研发平台达到223家。引进高层次科研人才778人,建成院士工作站2个、博士后工作站46个。全区有效发明专利总量达到5258件、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24件。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375亿元,科技创新指数连续五年全市第一。制造业提质增效。临空智能制造产业园、OPPO智能生态科技园等项目建成投产,手机产值累计实现1734亿元,电子信息产业年均增长22%。生产汽车380万辆、占全市40%。9家企业年产值过百亿,“牛羚”“瞪羚”等高成长性企业达到128家。实施智能化改造项目191个,建成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31个,数字经济年均增长16.8%。服务业提档升级。全区3万平方米以上商业综合体达20个,商品销售额达到3383.4亿元、年均增长8.4%。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近1.4万亿元,金融业增加值占比提高到14.7%。悦来国际会展城持续举办智博会、西洽会等高水平展会,累计实现直接收入98亿元。两江影视城、际华园成功创建4A级景区,旅游综合收入年均增长16%。

过去五年,我们坚持全域融合、建管并举,城乡品质大幅提升。基础设施日趋完善。4号线、10号线等5条轨道建成投用,运营总里程达到127公里。渝航大道等13条城市主干道建成投用,打通断头路59条,城市道路通车里程达到817公里。新建改建普通干线公路460公里、“四好农村路”2184公里,农村客运实现“2元一票制”。联通城乡、连接川渝的南北大道全线通车,“十纵十横”骨架路网基本成型。5G组网规模全市前列,智慧城市大数据中心建成投用。城市提升扎实推进。建成区面积拓展到20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超220万人、城镇化率达到89%,成为全市首个“双两百”城区。航空小镇、前沿科技城等临空新城加快建设,中央公园片区成为展示城市风貌新地标。开工商品房5065万平方米、销售4268万平方米。改造棚户区164万平方米,整治违法建筑218万平方米。新建公共停车场44个,新增停车位8794个。覆绿整治国有空地超过1万亩,公园游园达到161个。城市综合管理水平保持全市前列,蝉联5届全国文明城区。乡村面貌展现新颜。栽植经果林、生态林18万亩,“两品一标”农产品达到140个。加快“三社”融合发展,174个村完成集体产权制度改革,87个村实施“三变”改革。提档升级中心场镇7个、撤并场镇23个,整治提升农村危旧房7万余户,卫生厕所普及率提高到93%。40座村镇水厂实现统一规范管理,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2%。打造农村人居环境示范点13个、示范片24个,创建市级美丽庭院和整洁庭院3050个。古洛环线农文旅融合示范带成效初显,统景印盒获评全国“魅力新农村”十佳乡村。

过去五年,我们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环境质量更加优良。污染防治效果明显。中央、市级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扎实整改,实施泰山电缆等6家企业环保搬迁。完成32家企业污染物排放治理,PM2.5浓度下降32%,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优良天数连续两年达到320天以上。碧津湖等5个湖库整治成效明显,完成4个“清水绿岸”工程,城区黑臭水体全面消除。开展“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建成土壤污染综合防治示范区。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实现全覆盖,获评全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县。生态保护成效显著。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深入推进,完成矿山生态修复和土地复垦428.7公顷,铜锣山矿山生态修复入选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典型案例。整治“大棚房”“违建别墅”17.8万平方米。长江禁渔退捕成果持续巩固,长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试点获生态环境部高度肯定。创新开展公益性育苗500万株,完成营造林29万亩,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荣获国家“两山”实践创新基地称号。

过去五年,我们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发展动能加速集聚。重点改革落地见效。累计实施中央、市级改革试点100余项,“一本报告管全域”改革试点获评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十佳案例,青年人才“成长驿站”被中组部评为全国人才工作创新做法。企业开办实现“一日办”“零成本”,市场主体总量突破15万户。驰名商标数量全市第一,获评“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经营性国有资产实现集中统一监管,国有企业资产总额从648亿元增长到1130亿元。主板上市、新三板挂牌企业分别达到5家和78家,直接融资超400亿元。设立“升级贷”等风险资金池,累计新增减税降费74.5亿元。发行政府债券137亿元,政府债务风险安全可控。开放发展纵深推进。铁路枢纽东环线主体完工,渝广高速、南两高速等对外通道建成通车。江北国际机场T3A航站楼及第三跑道建成投用,基地航空公司达到8家。临空经济示范区引领示范效应逐渐凸显,临空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43.2%。中新(重庆)国际互联网数据传输专用通道开通运营。与攀枝花、德阳等6地缔结协同发展友好城市,川渝高竹新区成为全国首个跨省域共建新区。与酉阳、云阳开展对口帮扶和协同发展。两江协同创新区引进“大院大所”40家,综合保税区累计实现产值4270亿元。签约项目650个,合同投资额3700亿元,到位资金额800亿元。实现进出口总额770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12亿美元。

过去五年,我们坚持人民至上、以人为本,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民生保障坚实有力。滚动实施老旧住宅增设电梯等重点民生实事125件。坚持就业优先,累计新增城镇就业34万人。建成投用公租房146万平方米、安置房72万平方米。城乡养老、医保参保率均稳定在96%以上,城乡低保、特困人员供养等补助标准逐年提高,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获评全国助力脱贫攻坚典型经验。公共服务不断增强。投入80亿元,新建改扩建中小学35所,新增学位6.2万个。新增公办幼儿园65所、普惠性幼儿园118所,在园幼儿普惠率从48.2%提高到75.4%。重医大附三院成功创建“三甲”医院,区人民医院新院区、悦来老年康养中心建成投用,获评全国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军政军民团结进一步巩固,蝉联“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七馆一中心”建成投用,新的图文两馆获评国家一级馆。“一老一小”工作受到全国表彰。社会保持和谐稳定。三级“综治中心”全面建成,矛盾纠纷化解率保持在85%以上。“律师驻所服务”等社会治理创新做法在全市推广,“四张清单”“民情茶室”获评全国乡村治理先进典型。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效显著,刑事警情和立案数分别下降31.6%、22.8%。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持续加强。防灾减灾和应急救援体系不断完善,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46%、45.3%,连续8年未发生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

过去五年,我们坚持转变作风、提升效能,自身建设不断加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扎实开展。坚决肃清孙政才恶劣影响和薄熙来、王立军流毒,扎实开展“以案四说”“以案四改”。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588件、政协提案1885件,办结率、满意和基本满意率均达100%。清理公布行政权力事项5147项,废止规范性文件66件。全面建立政府法律顾问制度,“七五”普法圆满完成,成功创建全市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机构改革、预算管理一体化改革全面完成,审计监督实现全覆盖,公共资源交易等领域监管更加规范。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市委、区委实施意见,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反腐。国务院大督查、市委巡视、经济责任审计等反馈问题深入整改。开展全国第三次农业普查、第四次经济普查、第七次人口普查、第二次地名普查、第三次国土调查。五年来,工会、共青团、妇女儿童、红十字、残疾人、计生、关心下一代、老龄、慈善等事业取得新成效,国防动员、民宗、外事、侨台、档案、保密、修志、科普、气象、人防等工作取得新成绩,税务、邮政、通讯、供电等部门作出新贡献。

各位代表!五年风雨兼程,五年破浪前行。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在大战大考中践行初心使命,在攻坚克难中展现担当作为,走过了一段极不寻常的历程。我们团结一心、共克时艰,全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220万渝北人民同呼吸、共命运,聚力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歼灭战,全力守护重庆“空中门户”,汇聚了同心抗疫正能量,谱写了一曲曲以生命赴使命,用挚爱护苍生,汇涓滴之力成磅礴伟力的抗疫赞歌,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表彰。我们尽锐出战、精准发力,以决战决胜之势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拿出“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拼劲和干劲,压茬推进定点攻坚战、百日大会战、收官大决战,现行标准下1001户、2505名农村贫困人口全部稳定脱贫,与全国同步迈入小康社会。我们主动作为、加快转型,坚定不移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经济实现“V”型反转,书写了跨越发展的奋进篇章,为渝北扬帆再启航、迈上新征程,积蓄了强劲动能、奠定了坚实基础。我们凝心聚力、锐意进取,干成了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的大事,办成了一批群众期盼、社会关切的实事,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绩考核、党政领导班子年度考核保持全市前列,先后获得国家、市级荣誉98项,52个单位、87名同志受到国家和市级层面表彰,渝北发展的向心力、凝聚力、承载力和支撑力不断增强,在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迈出了更加坚实、更加有力的步伐!

各位代表!刚刚过去的2021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和疫情点状散发的严峻形势,我们沉心静气、攻坚克难,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推动经济社会有速度、有质量、有效益发展,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全区生产总值增长8.5%,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6.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2%。主要抓了六个方面工作:

(一)着力提升产业质效。全市首个汽车电子重点关键产业园加快建设,汽车、电子产业产值分别增长13%、18%。重点行业加速发力,装备制造、消费品产值分别增长66%、8%。建筑业注册地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增长7%。持续开展“消费促进季”等活动,加快消费集聚区建设,两江国际商务中心首期开业,桥达茂宸广场、水獭云选等6个商业综合体投入运营,临空消费走廊17个重点消费项目有序推进,重庆创意公园获评国家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25.5%、总量全市第一。新发展特色高效农业3万亩,认证“两品一标”、全国名特优新和市级品牌农产品36个,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突破100亿元。

(二)着力释放创新活力。仙桃数据谷入驻科技型企业达到250家,智能硬件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建成运营,华为软开云等科创平台被评为市级重点软件公共服务平台。智得热工、创隆实业等8家企业入选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金山科技入围全国民营企业科技创新百强榜单。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17%,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4.4%。7家企业进入市级上市储备库,发放“上市贷”1亿元。樊代明院士工作站挂牌成立,引进山地农业产业研究院等创新平台8个,宜机化及农业智能装备研究院启动建设。247个重点项目投资完成率达90%,41个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18亿元。签约引进中车时代、国货航重庆运营基地等产业项目220个,合同投资额1000亿元,资金到位额225亿元。

(三)着力抓好开放协同。江北国际机场T3B航站楼及第四跑道进入主体施工,旅客吞吐量提升至全国第四位,货邮吞吐量达到47.7万吨、增长16%。成功获批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入选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渝邻快速路开工建设,三环高速渝北段建成通车。中新航空产业园15个项目集中开工,自贸试验区渝北板块新入驻企业4900家。举办“川渝国企高竹行”等重大活动,与24家市级银行机构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与中交、中建、中铁等央企合作走深走实。川渝高竹新区管委会正式成立,建立税费征管服务等6个跨省集成、协同高效的创新机制,川渝科创基地、重庆工职院高竹校区等29个项目签约落户。

(四)着力改善城乡面貌。158个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加快实施,春华立交、金山立交等节点工程建成通车。改造提升老旧小区3个,完成棚改房屋征收26万平方米。整治提升人行道181公里、城市道路124万平方米。绿化美化坡坎崖15万平方米,新增绿地面积150万平方米,利用边角地、“灰空间”建设社区公园等创新做法被央视新闻联播报道。“马路办公”整改问题1.7万余个,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区复审。建成“四好农村路”100公里,改造危旧桥梁10座。整治提升农村C、D级危房5690户、旧房3456户。茨竹方家沟村等6个居民新村主体完工,打造杨家槽传统村落保护示范项目。完成124个村规划编制,同德片区等6.7平方公里控规获批。“四山”保护提升项目深入推进,清理乱占耕地建房2238栋,铜锣山矿山公园一期建成开园。

(五)着力优化公共服务。24件市、区重点民生实事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深入开展,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新增城镇就业5.6万人,社会保险基本实现法定人员全覆盖。空港实验中学、腾芳中学加快建设,悦来中学、职教中心等8所新建扩建学校建成投用,6所“公参民”学校顺利“转公”,“双减”政策落地落实,中小学课后服务提质增效。新中医院基本建成,空港佳园、王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运营,统景中心卫生院、回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功创建甲级医院。新建养老服务中心7个,4个社区获评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空港新城羽毛球馆及青少年活动中心建成开放。市民服务中心正式投用,集中提供服务事项1000余项,政务服务更加方便快捷。

(六)着力创新社会治理。实行加强版疫情防控机制,在1个潜伏期内控制住了“1102”突发疫情。高效推进疫苗接种工作,累计接种超过350万剂次、居全市第一。推进信访“治重化积”专项工作,中联办及市级交办案件化解率分别达到100%和86%。实施“全民反诈”专项行动,打击电信诈骗工作得到公安部嘉奖。实施常态化安全监管“十条措施”,完成700余栋高层建筑消防隐患治理。开展“迎大庆保安全”百日攻坚,为建党100周年营造了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通过市级复核,应急管理工作获全国先进表彰。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的奋斗历程,爬坡上坎砥砺斗志,拼搏奋进成就精彩。我们深刻体会到: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行,才能战胜各种风险挑战,推动渝北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必须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以改革破难题、以开放添活力、以创新增动力,才能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才能凝聚起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必须始终坚持真抓实干、久久为功,咬定目标不放松,才能不断实现新跨越、创造新辉煌、成就新梦想。我们真切感受到:能够取得这些来之不易的成绩,得益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导,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饱含着历届党委政府和广大干部群众的辛劳、智慧和汗水。在此,我谨代表区人民政府,向辛勤奋战在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群众,向大力支持政府工作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离退休老同志,向驻区部队、武警官兵、公安干警、消防指战员和中央、市级驻区单位,向所有关心支持渝北发展的朋友们、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渝北发展还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经济平稳运行的基础还不够牢固,产业发展能级不高、创新策源能力不强,临空优势发挥不足;城市功能还不够完善,农业农村发展动力活力还不足,城乡融合发展水平不高;公共服务基础设施还不完善,教育、医疗、托育等民生保障还有短板;安全稳定风险依然较多,社会治理有待加强;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够到位,服务型政府建设还任重道远,营商环境还需进一步优化。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勇于面对,并切实加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发展的目标任务

刚刚召开的区第十五次党代会,描绘了渝北未来五年发展的宏伟蓝图,鼓舞人心、催人奋进。我们要更加主动地扛起政治担当、发展担当,坚守奋斗者的底色,保持奔跑者的姿态,精进笃行、革新图强,按照党代会确定的目标和方向奋勇前行。

今后五年,是渝北发展的战略机遇窗口期、科创成果释放期、临空开放跨越期、高质量发展关键期。纵观国际、国内发展大势,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我国经济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机遇和挑战都前所未有,但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进入新发展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全面开启,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正加速形成,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和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等重大国家战略深入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全市“一区两群”协调发展加快成势。渝北作为全市开放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枢纽门户,肩负着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我们要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风险意识,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与最优者对标、与最强者比拼,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苦干实干加巧干,推动渝北高质量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

今后五年,我们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系列重要指示要求,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国之大者”,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全市“一区两群”协调发展战略机遇,加快建设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大区、高水平开放的临空大区、高能级策源的科创大区、高品质生活的城乡大区,奋力打造成渝地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标杆城区。

今后五年,我们必须锚定“四个大区”和标杆城区目标定位,推动渝北经济发展实现更大突破、改革开放展现更大作为、科技创新迈出更大步伐、城乡融合呈现更大提升、民生福祉得到更大改善、社会治理取得更大进步。主要预期目标是:到2026年,全区生产总值突破3200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5200亿元,高技术制造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超过50%,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比达到5%;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600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25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85亿元;进出口总额累计突破1万亿元,利用外资累计达到120亿美元;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7万元。到2035年,成为中西部地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标杆城区。

为实现上述目标,要突出抓好以下六个方面重点任务。

(一)全面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产业强则经济强,建设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其时已至,其势已成。要以质量引领和内涵式增长为方向,全力打造“2+4+1”现代工业体系,再造一个渝北工业。推动汽车产业智能化、网联化、高端化发展,集聚发展新能源汽车及汽车电子关联产业集群,力争汽车全行业产值达到2000亿元。狠抓电子产业补链强链,推动智能终端龙头企业扩产放量,持续引进一批核心配套企业,力争全行业产值超过2000亿元。集聚壮大先进材料、智能装备、消费品工业、智慧建筑4个百亿级潜力产业集群,加快形成多点支撑的产业格局。大力培育专精特新等高成长性企业,在医药器械、通用机械、军民融合等领域引优育强。坚持生产性服务业与生活性服务业并重,着力构建“5+3+1”现代服务业体系。做大做强创新金融、现代物流、软件和信息服务、专业服务、商务会展5大生产性服务业,提质发展文化旅游、康养休闲、商贸服务3大生活性服务业,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力争现代服务业增加值达到1700亿元。推动农业提质增效,加快构建“3+6+1”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聚焦现代设施农业、都市体验农业、临空高效农业3大主攻方向,做大做强优质水果、绿色蔬菜、高端花卉、道地药材、生态渔业、特色兔业6大品牌,着力完善冷链物流、仓储配送、精深加工等配套体系。高标准建设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打造西部丘陵山区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科创集聚区。

(二)全面推进更高水平开放。开放合作是历史潮流,互利共赢是人心所向。要充分发挥临空优势,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打造功能齐备、要素集聚、互联互通、环境优良的内陆开放空中门户。提升开放通道效率,推动江北国际机场扩建项目建成投用,力争年旅客吞吐量达到635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突破60万吨。全力推动临空经济示范区发展,推进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深化关地合作,打造国际物流分拨中心、航空中转集散中心。加快建设交通强区,推动渝广城际铁路、快速六横线、两江至长寿快速通道、洛碛港等项目建设,完善“空铁公水轨”多式联运体系。开展自贸区首创性、差异化改革探索,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试点经验。深度参与中新示范项目合作,建设大数据智能化产业示范园区、中新航材保税贸易集散中心,打造国家跨境电商示范园区,促进更多合作项目和技术成果落地渝北。加强与两江新区各平台联动发展,提升开放平台能级,形成优势互补、协同发展良好局面。联手广安加快建设川渝高竹新区,深化与成都双流、德阳、眉山等地合作,打造成渝地区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和示范窗口。跟踪对接RCEP、CPTPP等国际经贸规则,依托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等平台,提高国际贸易和投资便利化水平。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发达地区交流合作,积极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力争招商引资累计合同投资额5000亿元、到位资金额1200亿元以上。

(三)全面提升创新策源能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要抢抓成渝科创中心建设机遇,积极对接“大院大所”“双一流”高校、世界500强企业,来区设立科学实验室、研发中心和分支机构。依托仙桃数据谷,加快引进科创平台和科技型企业,打造全区创新驱动的“硬核引擎”。积极参与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建设,加快融入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创新体系。充分发挥前沿科技城、空港工业园等平台产业优势,探索差异化创新发展路径,提升创新资源集聚能力和转化能力。实施科技企业成长工程,力争科技型企业达到5000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000家以上。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动规上工业企业内部研发机构全覆盖。实施百家企业智能化改造行动,力争数字产业增加值达到700亿元,加快建设全市首批数字经济应用示范高地。促进科技与资本高效对接,支持更多科技企业上市发展。培育崇尚科学的创新文化,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成效。对标国际国内先进水平,持续打造“近悦远来”营商环境,加快建设民营企业转型发展试点区。保护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和企业家精神。深入实施临空英才计划,完善“塔尖”“塔基”人才政策体系,努力用优质高效的综合服务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成就人才。

(四)全面加快城乡融合发展。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乡村让人们更向往。要统筹规划城乡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塑造山水相依、城景交融、宜居宜业的大美渝北。高标准编制国土空间分区规划,高起点规划建设多宝湖、朝阳、兴旺、五重同德等城市拓展区域,打造产城融合“升级版”。建成运营15号线等轨道项目,通车总里程达到200公里。提速建设城市立交、主次道路、公共停车场和人行过街设施、综合管廊,全面建成中央公园片区“七横五纵”路网体系。用好工程、科技、管理、法治等手段,系统治理出行堵、停车难等“城市病”。规划布局大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充换电设施等一批新基建项目,新建5G基站8000个以上。分期分批推进老旧小区、棚户区改造,规划建设一批城市公园、社区公园、山城步道或绿道,提升城市功能品质。系统整治城区易涝点,建设海绵城市、韧性城市。下足“绣花功夫”,深化“大城三管”,持续提升城市综合管理水平。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扎实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和“五清理一活动”专项行动。加快“智慧农业·数字乡村”建设,缩小城乡数字鸿沟,完善水电路气讯等基础设施。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区村集体经济组织累计实现收益5亿元,城乡互促、城乡共荣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五)全面优化生态环境质量。良好的生态环境是高质量发展的最靓底色。要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深入落实碳达峰、碳中和要求,持续巩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成果,让渝北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工业废气、施工扬尘、餐饮油烟等源头治理,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0%以上。深入落实“河长制”,持续抓好长江“十年禁渔”,统筹推进“三水共治”,开展小流域水体治理,强化饮用水源地保护。完成城区雨污分流治理,巩固提升城区湖库水环境治理成效。实施土壤环境风险分级管控,确保污染地块安全利用。严格执行噪声防护标准,创建一批市级“安静小区”。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加强自然保护地生物多样性保育。持续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修复工程,完成铜锣山矿山生态修复,打造全国山地生态保护修复样板。推动垃圾分类处理和再生资源利用“两网融合”,发展绿色产业和循环经济。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要落实“两岸青山·千里林带”任务,推进高质量国土绿化行动,森林覆盖率提高到55%。

(六)全面提高社会建设水平。为人民谋幸福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实施共同富裕推进行动,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努力让渝北人民的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好。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接续滚动实施一批重点民生实事。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政策,新增城镇就业25万人以上。加快建设临空都市教育强区,持续提升在园幼儿普惠率,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高中教育特色化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特殊教育,支持驻区高校发展。新建改扩建3家区级医院,争创2家“三甲”医院。持续推进健康中国行动,加强卫生服务和疾控体系建设,实现街道卫生服务中心全覆盖。争取重庆博物馆、历史名人馆、第二图书馆等市级文化项目落地,建设中央公园国际文化艺术中心,打造“城市文化会客厅”。规划建设新体育场,做好2023年亚洲杯等大型赛事承接服务。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提高“一老一小”服务水平,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持续推进新时代“枫桥经验”渝北实践,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加强立体化智能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推动扫黑除恶长效常治。系统防范金融、房地产等领域风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底线。统筹发展与安全,提高突发事件应对能力,完善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应急响应体系,坚决遏制较大及以上安全事故发生。

三、2022年重点工作

今年是新一届政府工作的开局之年,也是“十四五”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我们党将召开二十大,全市也将召开第六次党代会,要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做好政府工作意义重大。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区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0%左右,固定资产投资与上年持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减排达到约束性要求。实现上述目标,必须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重点抓好以下九个方面工作:

(一)以创新驱动为引领,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增强创新发展动能。发挥仙桃数据谷平台集聚效应,围绕大数据、物联网、集成电路等领域,新引进创新项目20个以上。加快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推动武汉光庭等10个大数据智能化项目落地运营,力争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增长20%以上,数字经济增长10%以上。完善企业科技投入激励机制,推动中交三航、再升科技等企业争创市级以上研发平台。加快OPPO等企业研发中心建设,支持企业开展研发机构法人化改革,鼓励更多规上工业企业建立研发机构。新培育科技型企业200家、高新技术企业100家,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93亿元以上。

营造优质创新生态。落实“揭榜挂帅”“赛马”等制度,实施科技计划项目60个,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80亿元以上。提档升级威瑞、健康智谷等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加快构建全链条孵化体系。发挥好青年人才“成长驿站”、人才苑“筑巢引凤”作用,强化教育、医疗等优质资源保障,支持各类科创人才、创新团队落户渝北。挖掘大数据商用、民用、政用价值,打造15个智慧应用新范例。深化与西部(重庆)科学城、两江协同创新区、天府软件园等平台交流合作,支持举办各类创新活动。完善“创、投、贷、融”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构建“政产学研金用”创新生态圈,营造浓厚创新氛围。

(二)以补链强链为方向,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培育壮大重点产业集群。深入实施“链长制”,加快打造汽车电子重点关键产业园,引进一批“大小三电”等核心零部件项目。全力争取长安新能源汽车项目落地,扩大智能网联汽车产销规模,力争汽车产业产值增长10%以上。围绕手机整机企业,聚力招引芯片、光学器件等上下游核心配套项目,智能机出货量达到8000万台。提速建设现代建筑智慧产业园,推进三圣、中投等项目建成投产,力争中建科技等4个项目落地建设。启动农业科技园区核心区建设,加快打造高端食品精深加工产业园,积极争取天友、中粮等企业落地发展,提速建设重庆果树科技创新中心等科创平台。

实施智能制造提升行动。支持企业创建市级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推动奥发斯等50家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上云上平台”企业达到1000家。开工建设宏拓精密等20个项目,建成投产宇邦汽车、大明电子等15个项目。加快军民融合产业发展,支持北斗星通、天箭惯性等企业达产增效。全年工业投资增长5%,技改投资占比30%以上。引导中小微企业特色化发展,培育市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15家。加强与综合保税区协作,支持引入联想智能终端制造基地项目,鼓励纬创、翊宝等企业丰富智能产品、拓展国际市场。

强化项目服务保障。深化区领导“一对一”联系制度,及时解决项目落地、建设、投产等问题。加快朝阳等拓展片区征地拆迁,完善工业园区生产生活配套设施,促进职住平衡、产城融合。开工建设明月山500KV线路工程、同茂110KV变电站,建成投用高嘴、望乡110KV变电站。推进铜锣峡地下储气库、中航油输油管道工程等重点能源项目建设。完善政银企合作正向激励机制,充分发挥风险资金池撬动作用,鼓励金融机构开发专项融资产品,切实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三)以扩容升级为重点,做大做强现代服务业

加快建设服务业集聚区。打造金融服务集聚区,依托基金小镇和临空金融总部,引进股权投资、证券保险等金融和总部机构,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超过1.5万亿元。推动20家上市重点企业股改培育,新增上市企业2家。打造文旅产业集聚区,建成运营T23时装文创园一期,依托重庆创意公园、国盛IEC、重庆新闻传媒中心等平台,集聚发展数字文化、创意文化等新型业态,增添重庆时尚消费新名片,文旅产业增加值超过200亿元。打造临空物流产业集聚区,开工建设东方嘉盛、顺丰等项目,加快普洛斯、中通等项目建设,推动万科冷链、复星国药项目建成运营,壮大国际物流、跨境电商等业态,完善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功能。

持续巩固和扩大消费。深入实施“巴渝新消费”八大行动,鼓励传统企业拓展线上销售渠道。建成运营合景泰富悠方、森活大融城等商业综合体,加快居然之家等商贸项目建设,推动西南国际汽贸城6个品牌4S店建成开业。打造统景国际温泉度假区,加快龙兴古镇升级改造,建成开园金紫山石头房子文创园。大力发展“五夜经济”,提档升级紫薇路等示范街区,规划建设中央公园夜经济示范区。大力发展大健康、养老、家政等服务业,集聚发展专业服务业,建成运营法治科技园一期。

(四)以改革开放为关键,增强发展动力活力

加快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打造“升级版”营商环境,坚持“好时不扰、难时出手”,把市场主体的痛点、难点、堵点作为改革发力点,让来自五湖四海的企业投资放心、办事顺心、发展安心。落实企业纾困和减负降本政策措施,探索实施“一业一证”改革,新增市场主体3.7万户,“四上”企业100家。全面推行审批服务“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一件事一次办”事项达到100件以上,让群众办事更加省事、省心。深化拓展自贸区试点改革经验,不断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加强政策对接,用好宏观、微观等各项政策红利,争取更多项目纳入国家和市级盘子。发挥临空远翔等产业基金引导作用,鼓励社会资本加速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深化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推动国企转型发展,增强区属国有公司市场化运营能力。推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清理盘活闲置校舍、集体用房等各类资产,支持工商资本下乡参与乡村振兴。务实推进川渝高竹新区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加快形成一批实践经验。

加强对外合作和协同联动。推动铁路枢纽东环线及机场支线建成投用,提速建设古路、统景、银花3个铁路站点。完成川渝高竹新区国土空间规划报批,加快建设川渝大道,建成渝邻快速路主体工程。强化市级平台服务保障,助推龙兴足球场馆建成投用。支持悦来国际会展城打造会展全产业链,建成会展总部基地。推进中新大数据智能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升级大数据智能化展示促进中心,建设中新数字经济人才发展中心,拓展技术、人才、应用、产业等领域合作。推动临空经济示范区核心区建设,加快长河、白鹤片区基础开发。积极发展国际贸易,支持保税贸易做大做强,实现进出口总额2000亿元。大力开展“双招双引”,完成合同投资额900亿元、到位资金额210亿元。务实推进与云阳县对口协同发展。

(五)以城市更新为抓手,持续提升城市品质

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完成“三线”划定,加快空港新城S分区、多宝湖等重点区域控规调整和报批。高标准实施片区开发,完善中央公园北区、航空小镇等路网管道、市政绿化等配套设施。依法实施批而未供、闲置土地专项清理行动,加强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有序推进成熟地块出让,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持续推进华荣路等9个棚户区和危旧房改造项目,实施花卉园、渝湖路片区城市更新,改造提升老旧小区114万平方米。征收国有土地上房屋6万平方米,整治违法建筑13万平方米。

完善城市功能设施。推动5号线北延伸段等轨道项目建设,建成运营9号线一二期。提速建设秋成大道四期等16条城市道路,建成通车甘悦大道、椿萱大道一期,完成城南立交二期、鹿山隧道等节点工程,打通紫兴路南段等断头路3条,新增城市道路31公里。新建5G基站1000个,新增一批充电桩、换电站等设施。实施城市缓堵促畅工程,拓宽改造渝鲁大道等4条道路,实施59个路口微小点位改造,打造龙山城市路网更新市级示范片区。加快11个公共停车场建设、建成投用4个,新增公共停车位750个,推动行政企事业单位停车泊位有偿错时共享。启动轨道步行便捷性提升项目4个,加快10座人行过街设施建设,建成2条山城步道,努力让市民出行更加绿色便捷。

深化城市精细管理。推动城市生态更新,新建改建公园游园4个,完成坡坎崖绿化美化5万平方米,新增城市绿地100万平方米。深化路平桥安专项整治,治理城市易涝点5个,完善提升人行道80公里、城市道路42万平方米。加快建设智慧城管二期,推动城市综合治理“一网通管”。实施老城区环境“小而美”惠民提升行动,严格落实“门前三包”“五长制”,打造一批“精品街巷”。实施停车秩序管理专题年行动,强化户外广告、店招店牌、校园周边秩序等长效治理,维护干净整洁文明市容环境。

(六)以促农增收为目标,加快建设乡村振兴先行示范区

提高农业质量效益。新发展特色道地药材2000亩、生态渔业2000亩,出栏肉兔50万只,建成10万平方米智慧设施农业。加强经果林后续管护和农业品牌建设,新增“两品一标”等名特优新农产品20个,推动一批优质农产品获得“巴味渝珍”“花果渝北”公用品牌授权。加快“三社”融合发展,新增“三变”改革试点镇2个,新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3家、家庭农场5家。启动建设20万吨级现代化柑橘加工厂,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到110亿元。促进农业“接二连三”,提速建设木耳新乡村、巴渝乡愁等田园综合体,建成白俄罗斯风情小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鼓励民宿经济发展。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和耕地保护制度,严禁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实施木耳、大湾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加快建设两江大道北延伸段,改造提升双关路、关旱路等普通干线公路,持续完善农村公路安防设施。实施中心场镇环境提升工程,稳步推进农房和村庄建设现代化试点。加快建设南北大道乡村振兴示范带,持续推进农村危旧房改造提升。建设古路范家院子等9个居民新村,打造美丽宜居乡村20个。实施农村供水保障工程14个,提速建设碑口水库,盘活利用苟溪桥水库。深入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保持90%以上。开展国家数字乡村试点,推动5G网络、电商快递向农村延伸。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扎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进兴隆新寨村、大盛青龙村2个市级示范村建设,加快打造5个区级示范镇、10个示范村。开展专业种养殖、家政服务等技能培训,促进脱贫人口稳定就业。加强脱贫人口动态监测帮扶,健全区领导带头、部门定向指导、街道对口帮扶机制。实施“万企兴万村”行动,推动农村低收入群众稳步增收、逐步致富。

(七)以绿色低碳为导向,强化环境治理和保护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农投、金航等企业环保搬迁进度,常态长效推进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完成578家“散乱污”中小企业综合整治,实施5家企业污染物排放治理,健全餐饮油烟事中事后监管机制,加大扬尘控制示范工地、道路创建和巩固力度,力争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25天。推进城区环境综合整治PPP项目,完成雨污分流改造一期工程。实施7个饮用水源地规范化建设,支持悦来污水处理厂扩建,改建兴隆发扬村等9个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持续开展污染地块调查和治理,推动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推进废弃农膜回收处置。

厚植绿色发展本底。落实“一河一策”,实施肖家河、盘溪河等流域综合治理,开展次级河流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完成御临河渝北段市级示范河流建设,实施洛碛库岸环境综合治理。严格落实“林长制”,开展森林资源“四乱”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完成营造林1万亩、林相改造5000亩。推广应用装配式建筑,发展绿色建筑200万平方米。推动垃圾分类处理设施建设,加强建筑垃圾监管利用,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50%以上。健全跨区域生态环境保护联动机制,严格执行“三线一单”管理,落实能耗“双控”措施。推进国家“两山”实践创新基地项目建设,做好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复核迎检工作。

(八)以人民需求为根本,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推动社会事业优质均衡发展。推进悦港中学等10所学校建设,建成举人坝小学等学校4所。新增公办幼儿园6所,持续提升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和普惠率。提质集团化办学,深入落实“双减”工作。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办好特殊教育。建成投用新中医院,推进区人民医院“三甲”创建,开工区妇幼保健院迁建项目,推动重庆医科大学口腔医院项目落地开工。加快建设石船等3个农村区域性医疗中心,健全分级诊疗网络,深化医共体“三通”建设,开展群众应急救护培训。提档升级古路、双凤桥等镇街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成投用渝北职工之家。倡导全民阅读,新建3个特色文化场馆。加快建设石坪体育公园等体育设施,举办区第三届运动会等赛事活动。

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持续打响“创享渝北”“技兴渝北”等品牌,新增城镇就业5万人以上。做好征地人员安置对象等重点群体养老保障,城乡养老、医保参保率保持在96%以上。加快建设玉峰山等3个养老服务中心,实现城乡社区养老服务全覆盖。完善三孩生育配套支持措施,建成投用救助管理站和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启动建设区残疾人康复中心。加快新城雅居等安置房建设,建成安置房13万平方米,开展保障性租赁住房试点。积极创建新一届全国双拥模范城。抓好工会、妇女、青少年、修志、统计、科普、民宗、外事、侨台、人防、气象、征兵、红十字、爱国卫生等工作。

完善民生实事长效推进机制。我们将始终坚持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滚动实施一批重点民生实事,做到民生投入只增不减、惠民力度只强不弱。根据本次代表大会票决结果,连同市级重点民生实事一并抓好办理,确保把群众关切的“关键小事”办好办实办到位,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家门口升级。

(九)以安全稳定为底线,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渝北

毫不松懈抓好疫情防控。筑牢“外防输入”防线,持续优化机场口岸联防联控机制,严格重点人员闭环管理和货物防疫检查,持续守好重庆“空中门户”。抓好“内防反弹”工作,从严落实重点场所、重大活动防疫措施,压实市场监管、商贸、文旅等行业防疫责任,引导群众持续做好个人防护。稳步推进疫苗接种,筑牢群体免疫屏障。推动发热门诊规范化改造,加快建设区人民医院感染大楼。充分发挥发热门诊、药店“哨点”监测作用,建强流调溯源、检测救治、社区防控3支队伍,备足隔离场所和防疫物资,确保应急性处置“一触即发”、常态化管理“一网兜底”。

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建成投用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刑事科学技术中心,严厉打击“黄赌毒”、电信诈骗等突出违法犯罪活动,持续净化社会治安环境。深入推进“治重化积”专项行动,矛盾纠纷化解率达到90%以上,高质量完成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持续开展非法集资等违法违规金融活动专项整治,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多渠道化解存量债务,严格控制新增政府隐性债务。压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加强网络舆情应对处置。扎实做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开展城镇燃气安全排查整治,加强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危化品、食品药品等重点领域隐患治理,推广应用“两单两卡”安全防范措施,创建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

四、推进政府治理现代化

走好新的赶考之路,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答卷,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打造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一)坚持政治引领。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落实“两个确立”,时刻牢记“国之大者”。注重从讲政治的高度做好经济工作,善于用政治眼光观察和分析经济社会问题,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把对党绝对忠诚贯穿于政府工作的各方面,落实到履职尽责的实践中。坚决服从区委统一领导,以“十个落实”践行区委“十个带头”公开承诺。全面彻底干净肃清孙政才恶劣影响和薄熙来、王立军流毒,坚决肃清邓恢林流毒影响,巩固风清气正、正气充盈的政治生态。

(二)坚持依法行政。只有恪守法治、依法干事,才能规范有序、充满活力。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推进依法治区,积极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规范行政决策,完善重大决策事前评估与事后评价制度,慎重决策、依法用权。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决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逐利违法、徇私枉法。依法规范推进政务公开,落实好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依法接受人大监督,自觉接受政协监督、监察监督、司法监督,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深入开展“八五”普法,引导干部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让信仰法治成为一种社会风尚。

(三)坚持实干担当。把敢于担当、勤政履职作为政府工作的基本要求,政府系统干部要坚持作表率、打头阵,冲在前、干在先。弘扬真抓实干、雷厉风行的良好政风,提振敢担事、能干事、干成事的精气神,不务虚功、不图虚名,大力倡导现场办公、一线指挥。增强斗争精神,在斗争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练就担当作为的硬脊梁、铁肩膀、真本事。严格落实“清单制、责任制、销号制”,坚决整治庸政懒政怠政行为,让“躺平式干部”躺不住、让混日子的没市场。坚持完善担当作为的激励机制,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干事者撑腰。强化政务督查和效能监察,畅通政令,绝不允许“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坚决做到令行禁止。

(四)坚持廉洁从政。打铁必须自身硬,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市委、区委实施意见,大力整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对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从严惩治、绝不姑息。深化拓展“以案四说”“以案四改”,筑牢思想和制度防线,真正实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严格控制“三公经费”,确保安全、廉洁、高效运行。全体政府工作人员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审慎用权,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永葆为民务实清廉的政治本色。

各位代表!新时代承载百年梦想,新征程呼唤奋斗激情。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区广大干部群众,以拼搏进取的精神状态,以时不我待的豪迈干劲,以众志成城的强大合力,只争朝夕、不负韶华,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埋头苦干、勇毅前行,为加快建设“四个大区”、打造成渝地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标杆城区不懈奋斗,奋力谱写渝北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新篇章,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重庆市渝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义学路32号
网站标识码:5001120002 ICP备案号:渝ICP备08001718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481号
渝北区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