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索引号 ]
- 115001127339603402/2020-00041
- [ 发文字号 ]
- 渝北商〔2020〕61号
-
- [ 主题分类 ]
- 其他
- [ 体裁分类 ]
- 其他
-
- [ 发布机构 ]
- 渝北区商务委
-
- [ 生成日期 ]
- 2019-05-19
- [ 发布日期 ]
- 2020-12-30
重庆市渝北区商务委员会关于做好市场供应保障工作的通知
渝北商〔2020〕61号
重庆市渝北区商务委员会
关于做好市场供应保障工作的通知
各有关保供企业:
为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提高全区商务系统应急保供能力,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正常消费需求,按照市商务委《重庆市商务委员会关于做好市场供应保障工作的通知》(渝商务〔2020〕154号)文件要求,现就做好市场供应保障工作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加强保供应急体系建设,完善保供应急网络
(一)确定一批重点保供企业。为了进一步突出市场保供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更好地做好突发事件中重要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工作,更高效地应对各类突发事件,根据近几年应急保供工作实际和企业经营变化情况,对原有的重要商品应急保供重点企业进行调整。重新确定了18家重要生活必需品(粮、油、肉、菜、果、蛋、奶、糖、方便食品、日用品等)、应急商品(五金工具、劳保用品等)、餐饮服务等重点生产加工企业、物流企业、电商企业、批零企业、餐饮企业为区级重点保供企业,并签订保供责任书,明确保供品种、数量,落实保供责任。
(二)推荐一批市级重点保供备选企业。推荐上报了6家生产加工能力强、供应链较完善、保供能力较强、覆盖面较广的企业作为市级重点保供备选企业。
(三)建设一批生活物资应急供应网点。为进一步加强生活物资应急供应网络体系建设,总结在此次疫情防控物资保障工作中的实战经验,对供应品种多、物流渠道稳、责任意识强的综合超市、菜市场、社区便利店、药品零售店等作为生活物资应急供应网点,覆盖各镇街,确保在紧急情况下生活物资销售不断档、不脱销。
二、加强物资储备,夯实保供应急基础
(一)高度重视应急物资储备工作。储备制度作为市场机制的重要补充,能够持续发挥“蓄水池”和“稳定器”的作用,调节供求余缺,稳定市场预期,提升应对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能力。各有关保供企业要高度重视保供应急物资储备管理工作,建立完善的保供应急物资储备体系,确保储备物资足额到位,随需随调随用。
(二)加大保供应急补助资金支持。我区已将保供应急储备专项补助资金纳入财政预算,为建立常态化的保供应急物资储备提供保障,提升保供应急能力。
(三)建立一定数量的应急物资储备。一是建立猪肉等生活必需品的保供储备。二是建立应急食品、应急用品等应急物资日常储备。其中,应急食品要覆盖三大类(一类:方便米饭、方便面、饼干、蛋糕、面包等;二类:矿泉水、牛奶等;三类:罐头、火腿肠、豆干等);应急用品要覆盖五大类(一类:应急灯、手电筒、蜡烛等;二类:帐篷、篷布、雨衣、雨靴等;三类:棉衣、棉被、毛毯、毛巾被等;四类:清洁用品、洗涤用品等;五类:防护手套、编织袋、绳索、铁丝、铁锹、镐、钢钎、砍刀等)。储备物资要实行规范管理。
三、加强产销对接,做好监测和调控工作
(一)加强产销对接,建立稳定保供渠道。各有关保供企业要进一步加强产销衔接和农商对接,利用现代物流、电商平台等新渠道,与区内外生产基地签订采购协议,稳定供应渠道和供应量,结合市场需求,组织适合不同消费层次的商品和服务,丰富商品种类,保障市场供应。
(二)加强市场监测,密切关注市场异常波动。各有关保供企业要切实加强粮油、猪肉、牛羊肉、禽蛋、蔬菜、水果等生活必需品销售数量和价格的市场监测,全面掌握市场供求和价格变动情况,做好形势研判。对市场异常波动的苗头性问题要及早掌握、妥善处置,并及时上报区商务委、相关部门及有关镇街。
四、加强组织领导,落实保供应急工作责任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有关保供企业要高度重视保供应急工作,主要领导要亲自安排部署,明确主要责任人,明确应急保供生产、运输、储存、销售、应急调运等职责,做好市场保供应急工作。
(二)建立队伍,协同配合。结合我区实际,因地制宜组建保供应急队伍,由区商务委分管领导任队长,责任科室负责人任副队长,科室人员和有关保供企业为成员,定期开展演练,提高保供队伍的保供意识、协同配合和快速反应能力,达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各有关保供企业要明确一名保供应急联络员,负责上下联络协调,加强协同配合。
附件:1.渝北区重点保供企业名单
2.渝北区重点保供企业备案登记表
3.渝北区商务系统应急保供队伍统计表
重庆市渝北区商务委员会
2020年5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