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渝北区商务委员会关于区政协十六届一次会议第236号提案的复函
渝北商函〔2022〕25号
重庆市渝北区商务委员会
关于区政协十六届一次会议第236号
提案的复函
民建渝北区委:
贵委在区政协十六届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渝北区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建议”第236号提案已收悉。我委高度重视,经与区城管局、区文化旅游委共同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回复如下:
在我区积极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区的重要阶段,贵委提出的渝北区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四条建议意见非常具有借鉴意义。2021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重庆等5个城市率先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以来,我区抢抓机遇,积极助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一是国际消费集聚功能显著增强。“一心一廊两圈”(“一心”即两江国际商务中心,“一廊”即现代消费走廊,“两圈”即嘉州商圈和两路空港商圈)四大商业集聚区,构建起了渝北区商业体系主核。特别是两江国际商务中心,正在成为重庆购物消费新地标。二是特色消费场景不断完善。打造了“一街道一品牌”商业街区,建成各具特色的大型商业综合体24个。仅去年就有6个大型商业综合体相继开业。三是夜间经济持续壮大。构建了以商圈、特色街区为主要支撑的“夜购”商业体系,打造了紫薇路、九九艺术长廊、1.5支路等多条夜市街区,紫薇路成为青年时尚群体的消费目的地和网红打卡地。四是国际会展层级不断提升。逐渐形成以悦来会展城为龙头,航空会展、商圈会展、特色旅游会展为拓展和延伸的会展产业发展格局。去年实现会展直接收入21.4亿元,拉动消费192亿元。五是节庆活动不断丰富。常年举办“渝北消费促进季”“不夜渝北生活节”“汽车惠民季”“五花节”等系列节会活动,以节会带动消费。六是生活品质提档升级。目前,渝北区有星级酒店7个、五叶绿色饭店7个、五钻级酒家5家、重庆老字号14个。累计建成了1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专业市场21个,形成目的地消费集群。2021年,渝北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35.61亿元,同比增长8.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070.4亿元,同比增长13%,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明显增强。
为加快推进渝北国际消费中心区建设,今年2月27日,会文书记参加完重庆市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推进会后,第一时间作出指示,要求区商务委牵头,积极申报创建渝北国际消费中心区。红均区长对创建工作进一步作出部署和要求,杨熳副区长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渝北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区项目申报工作。并成立了以区政府区长任组长、3名副区长任副组长、28个区级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区工作领导小组。3月14日,我委委托专业公司公司编制了《国际消费中心区创建工作方案》,目前已以区人民政府名义向市商务委递交了申报材料。
在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区的过程中,也存在区属板块高端商业体缺少、临空优势作用发挥不明显、整体消费环境有待提升等困难和问题,需要我们正视和解决。接下来,区商务委将重点围绕以下几个方面抓好国际消费中心区建设工作。一是抓住两江国际商务中心这个“龙头”。优化业态,引导发展“四首经济(首店、首牌、首秀、首发)”,吸引国内外知名品牌开设全球性、全国性和区域性品牌旗舰店、连锁店,打造国际国内知名品牌的优选地;塑造“消费+生态、休闲、艺术”等新场景,打造“重庆商业商务新中心”消费品牌。二是培育现代消费走廊这张“名片”。打造体验式、沉浸式、互动式的消费新场景,让更多“旅客”变“游客”,将临空消费走廊建设成为重庆第一窗口、临空活力走廊。集聚汽车消费,打造重庆首个大型汽车文商旅体综合体;提升生活消费,使回兴服装城成为全市乃至西部地区的时尚中心和设计中心;培育文旅消费,打造“回兴里”国潮天街、异域漫街、不夜金街等商旅文融合的特色街区,打造特色“屋顶经济”和“花园经济”等消费新场景。三是推动“两圈”提档升级。嘉州商圈突出“树品牌”,在提升品质、影响上下功夫;两路商圈突出“树形象”,在扩容升级上下功夫,发挥商圈的溢出效应,大力发展后街经济。四是融合发展商务会展业。支持悦来国际会展城打造会展全产业链,强化展会与消费的联动,完善空港新城片区会展功能配套设施,培育食宿、购物、商务、休闲、娱乐全产业链,构建泛中央公园商务会展大区,让“远方的客人留下来”。
今年,渝北还将制定《渝北区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区实施方案》,出台《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区若干政策》,通过系列举措,助推重庆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感谢贵委对我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关心与支持,此复函已经曹兴建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上,以便进一步改进我们的工作。
重庆市渝北区商务委员会
2022年4月11日
(联系人:王均伟;联系电话:6782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