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建议提案办理 >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重庆市渝北区商务委员会关于区政协十五届五次会议第208号提案的复函

字体:

九三学社渝北区委员会

贵委在区政协十五届五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我区建设多式联运物流基地的建议提案区政协转交我委主办。接到提案后,我委高度重视,召开党委会进行了专题研究,并与区交通局、区发展改革委密切配合协商办理,现将办理情况回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渝北区位于重庆北大门,具有临空优势,是我市唯一的集航空、铁路、公路、水运一体的综合枢纽,也是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国家政策密集落地区域,产业结构优势明显,产业集群多样化,对发展多式联运打造全市的物流高地有独特优势,借助全市交通大通道,抓住发展交通多式联运降低物流成本,发展我区多联式运输正当其时。

目前,各城市、各区县都在全力整合各种基础设施资源,推动多式联运物流行业的发展,我区虽然在政策、基础设施和地理上存在优势,但在综合交通方面还需要解决以下问题:一是航空方面,国际直航航线和高密度航线偏少、时刻容量受限、空运资源偏紧、国际中转能力较弱;机场尚未实现高铁直接接驳;江北机场暂未接入货运铁路,尚未实现铁空联运。二是铁路方面,仅有东西向沟通成渝地区的成渝高铁、渝遂客专,渝东北地区的渝万城际,北向对外客运通道缺失,客运铁路站仅有重庆北站,辐射全区能力较弱;普速铁路仅有渝怀、兰渝铁路,沟通川东、渝东北和沿江省市的对外普铁物流通道未形成,影响渝北区的货物集聚和多式联运发展。三是高(快)速公路方面,与邻水连接通道单一,无法有效支撑高滩茨竹新区发展;东向通道缺乏,仅有渝宜高速作为主城联系渝东北的主要通道,迫切需要新增货运通道;与长寿的快速通道未形成,制约两江新区与长寿经开区的片区化发展。四是水运方面,航道通行能力有待提升,长江干线涪陵至朝天门段航道整治尚在建设,5000吨级货运船舶不能常年满载通航至朝天门,长江黄金水道效益未能充分发挥。高质量、高效率的港口枢纽体系建设滞后,铁公水多式联运体系尚未形成,水运在综合交通运输中的比较优势有待进一步发挥。

二、工作打算

《重庆市渝北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提出“以江北国际机场的扩建为核心,统筹空铁公水四种方式,强化空港、水港、铁路港三港‘联动’,加快建设国际航空物流分拨中心,推进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优进优出,全面建成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争取到2025年,国际航线总量达到115条以上,全面建成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洛碛是渝北最大的长江水码头,《十四五”规划纲要》中也明确,要“拓展水运通道建设,加快建成洛碛港,推进疏港高速公路和洛碛港铁路专用线建设,推进港口与中欧班列(重庆)、航空物流枢纽的无缝衔接,实现公铁水联运,打造长江上游以干散货、件杂货、滚装、内贸集装箱等分拨为主的综合服务型绿色智慧物流港。

为科学谋划渝北区未来综合交通发展蓝图,助推渝北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区交通局牵头编制了《渝北区“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该规划是对我区综合交通情况的一个全面梳理,提出了近5年的交通运输发展目标和建设任务,为物流业发展提供了交通基础建设、运输方式完善、物流节点与基地打造等方面的配套保障,将对全区多式联运发展产生较强的助推作用。涉及推动多式联运物流发展的主要工作措施有:

(一)打造内陆领先的国际航空枢纽。推进江北国际机场T3B航站楼和第四跑道建设,确保2025年起降57万架次以上,旅客吞吐量达到8000万人次,成为引领内陆开放的国际国内航空枢纽;推进江北机场引入渝宜高铁和重庆至广安城际,延伸铁路枢纽东环线机场支线至重庆北站,加快实施轨道快线15号线、26号线,以及轨道交通10号线2期工程,实现机场1小时交通有效覆盖主城都市区与广安等毗邻城市。

(二)打造长江上游的专业化枢纽港。配合启动长江干线涪陵至朝天门段4.5米水深航道整治,启动御临河生态旅游航道建设,提升航道整体通过能力,强化长江黄金水道及补充航道对区域综合交通枢纽的支撑保障作用;加快港口枢纽建设并优化港口功能布局,推进洛碛作业区一期、二期工程建设,调整洛碛复建码头功能,建设嘉陵江悦来会展城水上旅游停靠点以及御临河统景、龙兴旅游客运码头,提升港口岸线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开工建设洛碛港集疏运公路、铁路(疏港高速公路和渝怀铁路专用线),打造铁公水多式联运,推进港口与中欧班列(重庆)、航空物流枢纽的无缝衔接,进一步拓展港口辐射范围,打造成为主城区砂石集散中心和长江上游地区以干散货、件杂货、滚装、内贸集装箱等分拨为主的综合服务型绿色智慧物流港。

(三)打造重庆北部的综合铁路枢纽。积极推进高铁通道建设,配合市级部门推进成渝中线高铁建设,配合推进渝宜高铁重庆北站-机场-长寿段工可编制,力争开工;加快推进城际铁路建设,加快重庆至广安城际铁路前期工作并尽早开工;全力推进普速铁路建设,加快重庆铁路枢纽东环线建设,积极争取沿江铁路在渝北设站,规划研究广涪支线铁路接入枢纽东环线;稳步完善港口和园区“最后一公里”铁路集疏运体系,加快建设枢纽东环线黄茅坪支线,加快推进洛碛港铁路专用线前期工作并力争开工建设,实现铁路进枢纽、园区和百万吨级以上货运量企业。

(四)打造层次清晰的物流枢纽城市。一是建设5个配套物流节点,其中,依托枢纽东环线规划建设古路、统景、郭家等3个货运站点打造公铁联运型货运物流节点;规划布局前沿科技城的1个货运站打造公路主导型综合货运枢纽;在渝北与川东北的交界处的茨竹、大湾镇等区域内研究布局1个高竹新区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公路物流中转基地,基地内建设信息、运输、仓储配送、转运、展示交易等设施,承接高滩—茨竹产城融合新区的物流及川东北、陕西进入重庆的货品掏箱作业、分发、公路代办水运等业务,完善双城经济圈高竹新区的货运中转枢纽设施。二是利用洛碛交通优势,打造洛碛综合现代物流枢纽,建立铁路水运物流基地,依托洛碛物流园、洛碛港、渝怀铁路、枢纽东环线、渝长高速和渝长扩能等,支撑洛碛港承接果园港及临港物流园区功能转移,为大批量货物提供铁水联运、公水联运、中转换装等物流服务,同茨竹、大湾镇等地区的公路物流中转基地形成铁公水联运物流,以多式联运的方式支撑川东北货物的流动。三是积极推进重庆市快件集散中心建设,实现邮政快递分拣、货运配载、仓储配送、电子商务、信息服务、物流金融等功能,配套陆空多式联运服务。四是依托重庆江北国际机场、两路寸滩保税港、中新(重庆)航空物流示范项目、航空口岸、快件集散中心,建设临空经济示范区,促进渝北临空产业高质量、集中发展。

最后,感谢贵委对商贸流通与交通运输工作的关注与支持。对以上答复如有任何意见和建议,请贵委再次与我们进行沟通联系,以便我们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渝北区商务委员会

2021714


(联系人:洪云鹏联系电话:15730405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