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渝北区历史悠久,商周之际,原居住于今湖北南部、西部和汉水流域一带的巴族进入本境,与本地土著居民杂居共处。西周初(公元前11世纪),巴族因助周灭纣有功,首领受封子爵,在嘉陵江中、下游及其与长江交汇一带建立巴国,世代相传,本境即属巴国之一部分。至东周慎靓王五年(前316年),秦惠王灭巴国置为巴郡,其下置江州县,本境遂为江州县地。汉无变化。三国时,蜀汉在境东南置乐城县,县治设在今洛碛镇,延熙十七年(254年)撤。东晋永和三年(347年),原在涪陵的枳县迁治乐碛(今洛碛镇),境东部分即属枳县,至元熙二年(419年)枳县治迁回涪陵。南齐永明五年(487年),改江州县置为垫江县,本境大部即属垫江县。北周明帝武成二年(560年)改垫江县为巴县,将枳县部分并入,隶于楚州巴郡。隋开皇三年(583年)罢郡,以州统县,改楚州为渝州,历隋唐直至清乾隆年间,本境俱为巴县地。乾隆十九年(1754年),析巴县江北镇建置江北厅,重庆府同知自城内白象街移此驻守。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将巴县义里、礼里及仁里上六甲划归江北厅,史称“江巴分治”。江北厅隶于四川行省重庆府。民国二年(1913年)废府、厅之设置,另设道统县,江北厅改为江北县,隶于四川省川东道。
1949年江北县解放,属川东行署璧山专区,后属江津专区。1976年1月归重庆市管辖。1994年,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江北县,设立重庆市渝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