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市又有一批软件企业和产品“出圈” “星系列”带动重庆软件产业跃进
通过智能视频监控系统“火眼金睛”实现新能源汽车AI视觉质检,运用“水务物联网”让治水变“智水”……日前市经济信息委公示本年度第二批次首版次软件产品名录,共10款产品入选,它们与本年度首批20款产品一样,体现出“重庆造”软件产品强大的创新力。
有不俗的软件产品,还有卓越的软件企业。12月17日,市经济信息委还公布了第二批市级“启明星”“北斗星”软件企业,重庆懂车族科技、重庆梧桐车联科技等22家企业上榜。
重庆软件产业“满天星”行动计划实施以来,不仅孕育出一批“星系列”软件企业,还催生了多款“重庆造”首版次软件产品研发问世。这些软件企业及产品带动了重庆软件产业跃进。
首版次软件产品创新性强应用程度高
首版次软件产品,是指那些产品功能有较大突破,在行业领域具有技术优势或打破了市场垄断,产品质量能够满足行业使用需求,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且首次发布销售并处于市场推广初期的软件产品。
“此次评选出10款软件产品,是我市实施‘满天星’行动计划,鼓励企业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升关键软件供给能力的具体体现。”市经济信息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创新性强且应用程度高,是这批入选软件产品的共同特点。
比如入选软件产品之一、由重庆中科摇橹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智能视频监控系统”,包含固定检测、手机端检测两类应用场景,目前已运用到赛力斯整车生产全流程。其中,基于3D工业相机采集图像进行的固定检测,覆盖冲压、焊装等多道工序及整车下线后的外观检测,300多个检测点位可全方位识别零部件是否装配到位、涂胶喷漆是否有遗漏;手机端检测则是对下线整车进行内饰检测,检测员只需用手机拍下照片并上传,系统就能快速判定和精准识别。
另一款软件产品、中移物联网有限公司推出的“中移物联节水管理平台”,不仅在供水领域实现“从水源头到水龙头”全流程监测,还在排水领域形成“源、网、站、厂、河”全链条应用场景,通过注入“智能因子”解决城镇污水处理、城市内涝防治等痛点。
市经济信息委上述负责人表示,当前我市正持续完善软件产业集群建设,特别是对于列入首版次名录的软件产品及其企业,将在应用推广、试点示范等多个方面加大支持,既加强品牌宣传推广,又同步协助企业拓展市场应用。
丰富的应用场景造就兴盛的软件产业
“满天星”行动计划实施两年多以来,我市创建软件人才“超级工厂”15家、培养软件人才2万多名。目前全市软件企业累计达4万余家,从业人员累计达到近40万人,一批“满天星”“北斗星”“启明星”软件企业应运而生。
重庆软件产业何以蓬勃兴盛?行业人士认为,这与重庆具有完整制造业产业链、形成了丰富的应用场景大有关联。
“重庆制造业能力强且产业链完整,成为了软件产业发展‘天然沃土’。而软件产品一旦扎根某个领域并形成示范,其后续将形成‘链条效应’带动产品市场不断扩张。”重庆某软件产业企业负责人认为。
推动软件产业跃进,重点在软件企业,关键是软件产品。“创新研发一批软件产品,以此带动整个软件行业高质量发展并带动制造业转型升级,这是行业演进趋势。”市经济信息委软件处负责人表示,软件产品作为工业制造的“大脑”“神经”,软件产品兴则软件产业兴,另外重庆工业门类齐全,能够为软件产品提供丰富多样的应用场景。
在软件产业创新整体布局方面,我市计划在未来3—5年,建成1个全国知名的工业软件行业园区,引进培育5—10家国内领先的龙头企业,围绕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研发一批具有竞争力的软件产品,同时引进培养一批高端工业软件人才,最终建成“产业生态完善、核心技术领先、应用场景丰富、产业竞争力强”的全国工业软件行业高地。
力争明年软件产业实现5000亿元产值
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内容,其中软件产业又是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重点。
此前我市印发的《加快重庆市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行动方案》中,涉及软件产业的内容不少,包括计划到2027年全市新增软件企业1万家,形成“星系列”示范企业200家等。
“重点发展软件产业来强化生产性服务业,形成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促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资源整合协同,是我市软件产业发展的‘路线图’。”市经济信息委这名负责人表示,我市将重点支持两江软件园、仙桃数据谷软件园、重庆软件园等园区创建中国软件名园,持续开展“满天星”示范楼宇遴选创建,围绕人工智能、卫星互联网等新兴领域培育一批重点特色软件产业园和楼宇,持续推动关键软件产品“揭榜挂帅”,形成一批行业发展示范试点项目。
“在持续实施‘满天星’行动计划的同时,我市还在加快形成一批软件产业‘启明星’‘北斗星’企业。”该负责人表示,在今年7月至明年6月的“满天星”行动计划第三评价周期中,我市将聚焦软件产业细分领域,提升基础软件、工业软件等软件产品供给能力,力争明年全市软件产业总产值实现5000亿元,行业发展水平跻身全国“第一梯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