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索引号 ]
- 115001127958876282/2024-00233
- [ 发文字号 ]
-
- [ 主题分类 ]
- 其他
- [ 体裁分类 ]
- 其他
-
- [ 发布机构 ]
- 渝北区龙塔街道
-
- [ 生成日期 ]
- 2024-07-19
- [ 发布日期 ]
- 2024-07-19
以专业的法治精神守护群众的公平正义 ——记渝北2023年度“十佳改革典型案例”天平工作室
天平,是公平、公正、公允的象征,因此也成为了法徽图案之一。在龙塔街道,就有这么一个以“天平”为名的法律服务工作室,由四位退休老法官坐镇。自2018年成立以来,为居民们提供纠纷调解、法律咨询、法律宣传等专业服务,成为了龙塔街道一块响亮的调解品牌。
今年,天平工作室更是入选渝北区2023年度“十佳改革典型案例”,是渝北基层治理的一项创新。
以专业赢得信任
龙塔街道地处渝北区核心区域,下辖13个社区,常住人口14.3余万人,该区域人口密度高、流动人口多、物业小区多、人员结构复杂,与之相关的物业纠纷、邻里矛盾等问题易发高发,基层治理中存在大量调解工作,群众也更信任专业的调解。
天平工作室的成立,正好切合了龙塔街道实际情况。工作室成立不久,重庆市一中院退休的张世华、刘家容、程启华、金代权四位法官就来到工作室成为了义务调解员。他们法律功底深厚、司法经验丰富,从专业上就令人信服。
居民陈某和马某之间一起金额为210万元的借贷纠纷是天平工作室接手的第一宗案件。当时,陈某在马某知情并同意的前提下,代马某以自己的名义向第三方出借资金,利息所得两人协商分配。然而借款到期后,借款人只归还了本金30万元,利息款暂时不能偿还,马某便要求陈某垫付全部本金以及相应的利息款,遭陈某拒绝。陈某听说街道新成立的天平工作室有资深退休法官可以调解纠纷,遂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找上了门。
调解现场,调解员金代权围绕双方诉求焦点,从法律角度阐释了未收回款项需要承担的风险,并就双方事前口头协议内容进行法律解释,明确双方所需承担的责任。经过调解,最终陈某同意,将已收到的30万元一次性转账支付给马某,而剩余款项若没能收回,该风险由马某自行承担,陈某对该笔借款能否收回并不承担任何责任。
经此一役,“街道有个天平工作室,里面有法官可以调解纠纷”的赞誉在龙塔街道不胫而走,法官们“和事佬”的名号也越来越响亮。
以实干捍卫公平
从2018年12月正式成立至今,经过多年摸索,天平工作室也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模式。
坚持政治引领,推动纠纷化解集约化。工作中,通过党建合作搭台,建立起“4+1+N”工作架构,即市一中法院4名经验丰富的退休党员法官和街道1名法律专业工作人员以及N个由公证员、人大代表、律师等组成人员常驻办公,为辖区居民提供法律咨询、矛盾纠纷调解等业务。同时,通过发动辖区党员带头入户排查矛盾纠纷,法律工作者线上提供法律咨询,建“党员专业代办”团队等方式,为身体不便、活动受限的群众提供公证服务、法律援助、人民调解等服务,群众足不出户便可获得专业法律帮助。另外,以天平工作室为核心,在下辖的13个社区和N个平安驿站、平安商圈等设立联络点,组建起“1+13+N”全域覆盖的纠纷化解党建联盟,通过定期坐诊服务、巡回调解、应急响应、在线解答等多种方式让群众享受“一站式”法律服务。
坚持党群联动,推动纠纷化解主体多元化。抓牢组织互动,让天平工作室成员积极参与街道基层治理相关会议、活动,对工作中发现的热点难点纠纷、潜在风险隐患等向街道或相应社区提出法律意见和化解建议,源头减少民生问题、群体事件产生。建立案件委派化解机制,工作室通过受理区级部门、街道、社区等委托的矛盾纠纷,并依职责搭台联动公安、司法、住建、人社等单位联动化解,真正实现一方呼叫、多方响应、全面协助的良好局面。同时,抓强社区品牌,推动社区“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体系建设,譬如黄泥塝社区创立“小板凳、大民生”议事会党建品牌,鲁能西路社区搭建“相约星期四,谈谈烦心事”居民诉求平台,建立联动机制,树立良好的品牌效应,让群众有事知道怎么解决、去哪点解决。
坚持机制创新,实现基层治理效能最大化。以此为依托建立龙塔街道解纷专家库,将人大代表、公证人员、街道律师、退休法官、调解能手纳入其中,建立“月月见”“周周见”“周三见”“天天见”“入户见”的“五见”创新工作机制,形成多方力量协作的工作局面。健全研判会商机制。每月组织派出所、司法所和社区召开重大矛盾纠纷研判会,对各类民生领域重点矛盾分析研判,分类梳理矛盾源头和潜在隐患,研究解决对策,努力做到预防在前、调解在早、处理在小。依托13个矛盾纠纷调处社区分中心,联合社区干部、派驻律师、民警,对排查出的问题按照解决难易程度“分级+分类+分配”化解,并完善定期回访机制,确保矛盾纠纷化解到位,实现治理效能最大化,有效预防矛盾纠纷二次发生。
以效能收获点赞
一系列对症下药、行之有效的措施,自然也促使天平工作室发挥出最大的效能。
如今,龙塔街道辖区已经形成了一张网的纠纷排查体系,这张涵盖“街道——社区——网格”三级的纠纷排查体系,由网格党组织牵头,由网格长、网格指导员、民情信息员、调解员以及网格党员、热心居民、志愿者等滚动式全方位排查矛盾纠纷,由社区初步梳理后报街道平安办汇总分类处理。
同时,分级分类解纷止争机制也随之建立,街道对排查梳理出的矛盾纠纷,按照类别和难易程度,一般纠纷由社区调委会组织义务法律顾问、天平工作室参与化解;涉及专业性、行业性的纠纷,由街道相关部门牵头、社区和相关部门配合化解;重大疑难纠纷则由街道领导牵头,区级相关部门支持,街道调委会、天平工作室参与化解,切实做到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
不仅如此,矛盾纠纷闭环管理机制也随之形成。龙塔街道通过建立“五见”机制、研判会商机制、案件联调机制、定期回访机制等工作机制,实现矛盾纠纷“发现——分类——指派——解决——回访”的全过程精准闭环。
一组数据显示出天平工作室所发挥的效能:自工作室成立以来,共接待群众11000余人次,提供法律咨询12000余次,调解疑难纠纷180余起,辖区刑事治安案件发案数显著下降,群众安全感始终保持在97%以上……
据了解,天平工作室被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评为“2022年度优秀驻院(庭)调解组织”,被新华社、《人民法院报》、重庆电视台、《重庆日报》等主流媒体先后报道20余次,成为了渝北区乃至重庆市的一个个极具影响力的调解品牌,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