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索引号 ]
- 11500112MB1604308G/2023-00150
- [ 发文字号 ]
- 渝北建函〔2023〕76号
-
- [ 主题分类 ]
-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
- [ 体裁分类 ]
- 其他公文
-
- [ 发布机构 ]
- 渝北区住房城乡建委
-
- [ 生成日期 ]
- 2023-06-09
- [ 发布日期 ]
- 2023-06-09
重庆市渝北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政协重庆市渝北区十六届委员会二次会议第108号提案的答复函
许昕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改善提升住宅小区物业服务的建议》(第108号提案)收悉,首先感谢您对我区住房和城市建设的关心和支持,对此建议我单位非常重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渝北城区各街道现有物业小区783个、单体楼1794栋,物业管理面积达7800万平方米,物业企业近300家(含在渝北有管理项目的区、市外企业),从业人员约1.82万人。近年来,部分物业服务企业未能严格按照物业服务合同约定的服务标准提供物业服务,物业服务质价不符、乱收费、信息公开不到位等问题已成为引发我区物业矛盾纠纷的主要因素之一。
二、办理情况
(一)强化定期和不定期监督检查
一是完善物业服务企业星级考评机制,将物业服务企业依约履职、公开公示等内容纳入考评,增加了业主评分,由街道社区根据小区的规模、楼栋数量等按比例抽查业主的满意度,再根据业主满意度进行评分;主管部门、街道、社区,分季度考评,业主评分年底进行,季度得分平均值加小区业主评分为年度星级考评得分。考评结果向社会公布,并作为企业信用信息评价的重要依据。2022年星级考评中,有26家企业获得五星评定、51家企业获得四星级评定,黄牌警告企业一家。二是扎实开展物业服务市场秩序整治行动,重点查处不按物业服务合同约定内容和标准提供服务、不按规定公示物业服务相关信息等违法违规行为,督促物业服务企业履职尽责,规范物业服务市场秩序。2022年至今,累计检查物业服务企业及其在管项目150个,查出问题企业(项目)30个,限期整改30个。三是开展物业小区公共收益调研,通过现场走访、填写调查问卷等,对我区512个物业小区的公共收益现状进行调研和检查,形成了《关于对物业小区公共收益的调研报告》,为下一步出台公共收益管理规范文件、开展专项治理提供支持。
(二)强化物业服务信息公开
一是持续开展“物业服务公开承诺”活动,督促指导物业服务企业开展“四公开”活动,在小区显著位置公开物业服务合同、报事维修服务规范及完成时限承诺、履约述职报告及承诺、收支情况报告及承诺,方便业主咨询和监督;并明确公开时限,报事维修服务规范及完成时限承诺要常年公开;履约述职报告及承诺至少半年公示1次,物业服务合同、项目收支情况报告及承诺每年至少公示1次,每次公示时间不少于15日。二是加大执法检查力度,督促物业按规定公开物业服务信息,减少物业矛盾纠纷的发生。2023年一季度检查物业服务企业20个,查处问题5个,责令整改5个。
(三)强化物业纠纷调处
一是建立三级“蓝丝带”调解机制。为探索和尝试化解物业矛盾纠纷的有效途径,渝北区成立了区级和街道两级“蓝丝带”物业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以下简称“蓝丝带”)。其中区级“蓝丝带”由区住建委、物业联席会区级重点部门相关人员构成,在区人民法院和区司法局指导下开展具体工作;各街道“蓝丝带”在区级调委会的指导下,对辖区的物业纠纷进行排查和调解,并依托社区网格化服务平台,建立“蓝丝带”物业纠纷调解室。二是设立渝北区“蓝丝带”物业纠纷调解中心。为了加强调委会与司法机关的配合,强化诉调对接,区住房城乡建委设立渝北区“蓝丝带”物业纠纷调解中心,进驻区法院司法调解中心开展工作,主要负责受理调解诉前物业矛盾纠纷案件和重大疑难的物业纠纷。三是指导协会培训并派出专职调解员,参与渝北区“蓝丝带”物业纠纷调解中心的调解工作,形成了部门、街道、社区、协会合力,共同参与调处物业矛盾纠纷。目前我区城区9个街道已全部建立了“蓝丝带”调委会,建成社区标准化“蓝丝带”调解室30个;今年一季度共调处物业矛盾纠纷228件,历年累计调处四万余件。
此答复函已经我委主要领导审签。对以上答复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答复函回执单上,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渝北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2023年6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