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 [ 索引号 ]
    • 11500112MB193784XN/2024-00318 
    • [ 发文字号 ]
    • 渝北卫健函〔2024〕123号 
    • [ 主题分类 ]
    • 卫生 
    • [ 体裁分类 ]
    • 其他 
    • [ 发布机构 ]
    • 渝北区卫生健康委 
    • [ 生成日期 ]
    • 2024-05-17 
    • [ 发布日期 ]
    • 2024-05-29 

重庆市渝北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区政协十六届三次会议第334号提案的复函

农工党渝北区委会:

你们提出的《完善渝北区居民气道食道异物梗阻救治平台建设的建议》(第334号)已收悉,首先感谢贵委对卫生健康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对此建议我委主要领导高度重视,作出批示并召集有关同志作了专题研究和布置。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及存在问题

日常生活中,因异物堵塞气道、食道等情况常见,容易引起急危重症甚至危及生命。如:食用鱼类食物因鱼骨(鱼刺)引起的咽喉部、食道甚至胃肠道的卡伤、梗阻、血管刺伤(“水煮鱼”、“麻辣鱼”、“烤鱼”等,是渝北的美食名片,非常受本地居民和外来游客的青睐);因食物、异物引起的大气道梗阻(主要指喉、气管)引起的呼吸困难和缺氧等。但区内群众对各医疗机构开设科室情况不了解,能够开展非疾病引起的危急重症处置的医疗机构流程、效率及能力需要提升;社会层面对居民的自救、互救知识技能宣教较为缺乏。

二、问题和建议的回复

针对您提出的问题和建议,我委高度重视,认真调研,深入探讨,积极办理,回复如下:

(一)渝北区人口数量庞大,但能够处置的医疗机构少,居民不了解。

为了积极引导辖区内群众有序就医,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就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2023年5月,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制作了《居民健康就医指南》手册,《居民健康就医指南》记录了区内各公立医疗机构急诊急救电话,各医疗机构开设的科室、诊疗范围、特色医疗技术、科室专家介绍和健康咨询电话等。现已通过微信公众号进行推广,同时制作了纸质版供群众查阅。

(二)开展处置的医疗机构的流程、效率及能力需要提升。

针对以上问题,我委积极谋划,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强急救医疗监管。为提升急救效率,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我区狠抓急诊急救各项关键指标,尤其是“三分钟出车率”、“院前急救平均反应时间”、“急危重症现场监护率”等核心指标。每月动态分析各医疗机构每个质控指标情况,督促各医疗机构整改。二是加大培训力度。依托区院前急救质控中心对全区急诊急救工作开展督促与指导,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和技术水平,提升基层急诊急救能力。三是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近两年,按照市级“1361”总体建设,基于一体化数字资源系统,“一件事一次办”等建设规划要求,市卫生健康委正在统筹建设,统一收集医疗业务生产系统的公共服务数据,用于建设如急诊急救一件事、转诊一件事等子项目。为群众提供更快速的急诊急救渠道、更高效的转诊方式、更优质的急诊急救服务。

(三)社会层面对居民的自救、互救知识技能宣教较为缺乏。

多渠道为广大群众提供自救、互救知识技能宣教。一是渝北区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基地,为广大群众免费开放。渝北区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基地自2021年底落成以来,作为全市规模领先、设施最完善且高度数字化的应急救护教育中心,一直坚持对群众免费开放,积极践行其社会服务使命。该基地不仅是渝北区红十字会推动全区应急救护知识普及的核心平台,而且成功吸引了多次国家级与市级的考察调研,数量超过十次。至今,基地已成功举办逾90场培训活动,涵盖师资培养、基层组织建构指导以及救护员资格培训等多元化内容,接待群众参观培训1万余人次,极大地促进了公共安全意识与自救互救能力的提升。二是医联体深入基层送健康,义诊结合急救培训。区级与基层医疗机构携手深入社区乡村,开展义诊公益活动,并融合急救知识宣讲,通过现场演示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急救法等实用技巧,做到“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深受群众好评。三是积极推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五进”行动,即进机关、社区、企业、家庭及学校,集中开展签约与履约服务。活动以普及科学的急救知识、提供健康咨询服务及个性化健康指导,全方位守护民众健康,宣传健康生活理念。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强化专业能力建设。首要任务是提升区内各医疗机构中危急重症医学专科医师与护士的专业技能水平。通过举办高级生命支持培训、重症监护技术研讨班等形式,不断更新知识,确保医护人员能够熟练掌握最新的诊疗技术和临床指南,提升急诊急救效率与质量。

(二)加速人才引进与培养。积极推进危急重症专科人才引进战略,不仅包括常规招聘,还探索“柔性引进”机制,即邀请专家定期指导、远程会诊,以提升本地团队的专业水平。同时,鼓励和支持现有人员到上级医疗机构进修学习,构建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

(三)促进医疗机构协同发展。充分利用“反哺计划”和“县聘乡用”政策优势,促进区级医疗机构与基层医院在急诊急救领域的紧密合作。通过建立上下联动、资源共享的协作机制,如开设联合门诊、开展远程会诊、实施双向转诊等,增强基层医疗机构处理急诊急救的能力,同时确保急诊患者能够及时转入上级医疗机构接受进一步治疗,形成高效有序的分级诊疗体系,全面提升区域整体的急诊急救能力。

感谢你们对卫生健康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此复函已经杨政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如有什么意见,请联系渝北区卫生健康委员会,以便我们进一步改进工作。

联系人:邓丽娟,联系电话:67274224。



重庆市渝北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4年5月17

(此件公开发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