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索引号 ]
- 11500112MB193784XN/2024-00293
- [ 发文字号 ]
- 渝北卫健函〔2024〕90号
-
- [ 主题分类 ]
- 卫生
- [ 体裁分类 ]
- 其他
-
- [ 发布机构 ]
- 渝北区卫生健康委
-
- [ 生成日期 ]
- 2024-05-17
- [ 发布日期 ]
- 2024-05-29
重庆市渝北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区政协十六届三次会议第348号提案的复函
尊敬的陈珍平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我区部分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建议》(第348号提案)已收悉,首先感谢您对卫生健康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对此提案我委主要领导高度重视,作出批示,并召集有关同志作了专题研究和布置。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区自2019年开展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以来,区卫生健康委作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牵头部门,加强与区委政法委、区民政局、区教委、区残联等各部门的协作配合,努力做好辖区居民心理健康服务工作。截至目前,全区已逐步建立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区精卫中心建立全区心理健康服务中心,设立全区心理援助热线67319162,提供7×24小时服务,全区22个镇街设立心理健康服务点,356个村(居)依托综治中心建立心理咨询室,区教委设立全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成长中心,全区中小学均设立心理辅导室。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统筹组织保障。区卫生健康委联合区委政法委、区委宣传部、区民政局等14部门印发了《渝北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明确了各成员部门职责,定期召开部门联席会议,积极协调解决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连续三年印发《渝北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重点任务》,将儿童青少年、残疾人、老年人等重点及特殊人群心理服务纳入重点内容。区教委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通知》,分层级构建心理健康工作专班,抓好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工作。
(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全区社会心理服务人才信息库,储备各类心理服务专业人才69名。全区共有4家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和1家专科医院设置精神科(心理门诊),共有62名精神科执业(助理)医师,22个镇街医院已有19个设置精神(心理)科,共有精防医生50名。自社心工作开展以来,全区共选派业务骨干参加市级组织的各类心理干预专业培训300余人次,邀请市、区心理健康专家现场授课,每年组织开展全区心理服务业务培训,涉及社会工作者、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民警、社区工作者、精防医生等共计2000余人次。
(三)加大心理健康宣传力度。全区各部门、各镇街、各行业建立常态化心理服务工作机制,针对员工和服务对象,尤其是针对儿童青少年、残疾人、老年人等重点及特殊人群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宣传、健康讲座、心理疏导及干预等心理健康服务。区卫生健康委制作《心理健康科普知识》、《抑郁症》、《阿尔兹海默病》等宣传资料,用于广泛宣传心理健康知识。联合区委宣传部、区民政局、区教委、区妇联、团区委等多部门,依托“世界精神卫生日”等重大节日纪念日,组织区精神卫生中心专家团队多次开展心理健康进农村、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进机关宣讲活动。2023年,全区已开展各类心理健康科普宣传15场、心理健康讲座31场、心理疏导及干预服务1000余人次。
(四)提升心理健康服务能力。一是加强基层培训指导。区精神卫生中心安排精神科医生定期到各镇街医院开展多点执业和技术指导,加强对基层精防人员精神卫生知识和技能培训,注重提高常见精神障碍及心理问题的筛查识别、处置能力。二是培育发展社工组织。区民政局通过购买专业社会工作服务,在22个镇街社会工作站安排专职社会工作者,指导辖区村(社区)社会工作室开展社会救助、社区治理、未成年保护、养老服务、精神障碍康复、社会心理服务等服务,以个案走访、小组活动、社区活动等方式对辖区儿童青少年、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进行心理慰藉、精神安慰、情绪疏导。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接下来,我们将紧紧围绕您的建议,认真对待,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配合,进一步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提升心理健康服务能力。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心理健康水平。采取线上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联合区委宣传部、区民政局、区残联等部门,定期开展精神卫生知识科普宣教,通过基础知识和精神卫生理念、常见心理疾病的相关症状和表现、降低“病耻感”等方面提升辖区居民精神卫生意识、了解相关疾病常识,以此提升居民心理健康水平。
二是加强队伍建设,提升心理服务能力。充实全区“心理人才库”,广泛向社会招募具有履行社会责任热情的心理咨询师(学校心理学老师、机关企事业单位具有心理咨询师资格人员、专业公司的心理咨询师等)参与到心理服务工作中,让其成为心理服务的储备力量。联合相关部门对全区各行业、镇街、村居心理服务工作人员开展心理健康业务培训,提升对辖区居民心理问题的识别、紧急心理问题的处置能力。
三是加强协作配合,提升危机干预能力。加强与区级相关部门、各镇街的沟通联系及协作配合,进一步建立完善居民心理问题早期发现、干预机制。联合开展多部门心理危机干预应急演练,提升心理危机处置能力,防止发生心理问题引发的极端事件。
再次感谢您对我区卫生健康工作的支持、关心和厚爱。
此复函已经领导审签。对以上答复如有什么意见,请联系渝北区卫生健康委员会,以便我们进一步改进工作。
联系人:徐艳燕,联系电话:67133019。
重庆市渝北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4年5月17日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