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 [ 索引号 ]
    • 11500112MB193784XN/2021-00048 
    • [ 发文字号 ]
    •  
    • [ 主题分类 ]
    • 卫生 
    • [ 体裁分类 ]
    • 政协提案办理 
    • [ 发布机构 ]
    • 渝北区卫生健康委 
    • [ 生成日期 ]
    • 2021-01-08 
    • [ 发布日期 ]
    • 2021-01-08 

重庆市渝北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区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第366号提案的复函








渝北卫健函〔2020207



重庆市渝北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关于政协第十五届四次会议第366

提案的复函


区民革委:

贵委提出的《关于以新医院建成为契机、以改革为动力推动全区医疗水平发展的建议》的提案已经收悉,首先感谢你们对卫生健康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对此建议我单位主要领导非常重视,并召集有关同志作了专题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建立流动的、开放的人事管理制度”建议

一是渝北区人民医院从2006年以来已全面实行人员聘用制管理,不存在“铁饭碗”。在人员招录上,严格按照《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52号)、《重庆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实施办法》(渝人发〔200644号)和《关于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的通知》(渝人社发〔2011326号)等规定,经市人力社保局核准,由区人力社保局组织公开招聘或考核招聘。区人力社保局按照事业单位招聘相关规定,在编制限额内做好做大卫生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公开招聘、考核招聘、人才柔性引进等工作,引进更多高端卫生人才,找到更多更好的专业人才。同时,渝北区人民医院下一步可赴高校开展临时人员招聘,提前锁定有意向到我区工作的应届毕业生,通过微信、网络、电话等渠道,建立起用人单位和有就业意向学生的联系通道,充实卫生人才“储水池”。

二是在选人用人上,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建立了“能上能下”的干部选拔机制。目前我市正在市属高校和科研院所探索建立事业单位能上能下机制,我区正向市人力社保局争取成为第一批试点区县。试点单位可弱化职称对专业技术人员岗位聘用的影响,打破岗位对职称申报的限制,在未取得相应职称情况下,可聘到高等级岗位,对在高等级岗位起不到引领带头作用的,可降低岗位使用,以此挖掘内部潜力,鼓励医疗人才安心干事创业。

三是渝北区人民医院已于2018年被市编办纳入重庆市创新编制管理试点单位,编制实行总量管理,创新编制管理试点工作中明确提出,要完善财政保障机制,逐步从“养人”向“养事”转变,取消了对区人民医院原有编制人员基本工资的财政供养,改为“六大投入”。同时,医院按照国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的总体部署,结合行业特点和医院实际,积极开展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试点,制定实施了新的绩效考核、分配方案,将工作业绩、工作效率、服务态度,服务对象满意度等纳入绩效考核,考核结果与绩效分配直接挂钩。在分配上也充分体现“按劳分配,多劳多得”,打破了原有“吃大锅饭,干多干少一个样”的落后分配制度,从而调动了职工积极性。

二、关于“加强人才培养”的建议

区委办、区府办联合制定出台了《渝北区医疗卫生人才引进培养管理办法》(渝北委办发〔2019100号)文件,高度重视全区医疗卫生人才的培养:

一是依托优势的医联体平台—“重医附一院渝北医院”;搭建与北京301医院、西京医院、华西医大、西南医院、重庆市急救中心等友好关系;建立国家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网络医院、渝北区远程医学中心、消化整合医学中心和重医大胸痛中心协作单位,积极加入国家和各专业专科联盟,为人才成长提供良好的学习平台。

二是以区医学会为平台,依托各专业质量控制中心,全年从医院管理、医院感染、医疗质量、医疗安全、急诊急救等开展多维度、多层次培训近302万余人次。

三是每年在全区开展“三基三严”技能练兵,组织委属医疗卫生单位医务人员参加“三基三严”考试,对成绩不达标的个人予以通报批评,并纳入绩效考核与评价,营造比、学、赶超氛围,提升理论基础。

四是送出去学。全区各医疗机构选送骨干100余名到市内外三甲医院进修学习,提升服务能力。

三、关于加强区域内医共体建设的建议

一是积极探索医联体有效运行模式。区人民医院与重医附一院签订医联体协议,重医附属第一医院派驻专家打造乳腺甲状腺外科特色科室。区中医院与市中医院及市急救中心签订合作协议,建立远程会诊系统及双向转诊绿色通道,市中医院安排针灸科、肛肠科、肺病科等科室客座教授开展查房、病历讨论、重点专科建设的指导。区二院、龙兴、石船等12家基层医疗机构与重医附属儿童医院建立儿童专科联盟。通过医联体建设,区医院有检验科、消化内科2个市级临床重点专科,神经外科,消化内科2个市级医疗特色专科;区中医院针灸科获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特色专科、重庆市中医重点专科,肛肠科获评重庆市特色专科,精神科获评重庆市中西医结合重点专科,并成功建立全区周围血管微创中心。此外,消化道早癌内镜剥离术、黏膜下肿瘤内镜切除术等技术达到三级医院水平,血液科、病理科、泌尿外科、乳腺甲状腺外科等专科水平也大幅提升,并在发展中不断填补技术空白,朝建设“重庆优质医疗资源集聚区”这一发展目标不断前进。

二是大力打造“互联网+远程医疗”。以区人民医院为中心,建立上接解放军301医院、西京消化病医院下连镇街医疗机构的区域远程医学中心建设,构建辐射全区的集远程会诊、专科会诊、双向转诊、高清音视频交互、视频点播、远程培训、远程预约、信息发布、数字资源共享分析等功能的“互联网+远程医疗”服务网络,建成远程心电、影像中心。

三是加快建设“三通型”医共体。2019年,区精神卫生中心(区中医院)在茨竹、古路打造精神病病区,区精神卫生中心在人财物上对茨竹、古路病区进行统管,形成了医通、人通、财通的紧密型医共体。四是细化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区共组建182个由全科医生(专科医生)、公共卫生医生、护士、村医家庭医生团队,全面为签约居民提供本公共卫生、健康技术、常见病及多发病诊疗、中医药、健康咨询、预约门诊、普通转诊等服务,定期收集与更新签约家庭健康信息,做到每个签约服务电话通畅,同时投用家医签约服务APP2019年完成签约30.5万人。四是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要求,区人民医院在茨竹设立分院,针对茨竹片区群众的医疗需求,每年至少安排一名副主任医师以上医生、一名护士到茨竹中心卫生院工作,帮助茨竹医院在学科发展、人才培养、技术提升、管理优化,辐射茨竹及邻水周边地区地区,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此复函已经委主要领导审签。对以上答复如有什么意见,请联系渝北区卫生健康委员会,以便我们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渝北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099

(联系人:刘昌蓉、胡玲,联系电话:6782573367802789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