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其他公文

    • [ 索引号 ]
    • 11500112MB15744794/2024-00010 
    • [ 发文字号 ]
    • 渝北文旅〔2023〕8号 
    • [ 主题分类 ]
    • 综合政务 
    • [ 体裁分类 ]
    • 公文 
    • [ 发布机构 ]
    • 渝北区文化旅游委 
    • [ 生成日期 ]
    • 2023-02-27 
    • [ 发布日期 ]
    • 2023-03-05 

重庆市渝北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关于印发《渝北区2023年文化旅游工作要点》的通知

渝北文旅〔2023〕8号

重庆市渝北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关于印发《渝北区2023年文化旅游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区级各部门,区属国有公司,机关各科室,委属各单位:

现将《渝北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2023年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



重庆市渝北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2023年2月27日

(此件公开发布)


重庆市渝北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2023年工作要点

2023年,是文旅蛰伏三年、重新启动的崭新一年,是文旅满怀信心、复苏振兴的关键一年。全区文化和旅游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提振信心、扩大消费、提升品质”为主线,坚持“1234”工作思路(1是党建引领,2是公共文化、“稳企提振”服务“两大提升”,3是文化产品供给“三大行动”,4是文旅产业化发展“四大工程”),推进文化事业和文旅产业高质量创新发展,力争各项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开创全区文化和旅游工作新局面。

一、坚持党建引领,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和组织保障工作迈上新台阶

1.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强化理论武装,充分利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支部“三会一课”、“学习强国”等平台载体,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展“高歌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文艺演出22场,唱响主旋律,发出好声音。组织碧津书画院围绕党的二十大开展采风、笔会、创作、展览、研讨等系列活动,力争创作不少于30件精品。在线上开展关于党的二十大精神数字阅读有奖知识竞赛、有奖读书打卡等活动,联合渝北新华书店开展党的二十大图书展,开展《二十大报告金句》及《一图速览二十大报告》巡展。

2. 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工作。着力打造新时代“红岩先锋”变革型组织,努力建设学习型、开放型、创新型、服务型、效能型组织。认真落实中纪委全会精神和市、区纪委全会部署,3月底前召开党风廉政建设部署会,以清单化管理为抓手,制定全面从严治党党委、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三级主体责任清单。强化干部队伍管理,加强干部队伍执行能力建设,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始终做到懂规矩、知敬畏、守底线,推进各项任务落实见效。深入推进意识形态工作机制,定期分析研判意识形态领域情况,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加强基层文化阵地、公共文化场所、景区、论坛讲坛等阵地的建设与管理,抓好营业性演出、农村演出市场、歌舞娱乐、网络文化经营内容、播出机构和频率频道、网络视听内容、广播电视广告等监管。

3. 加强人才队伍和财政保障。坚持以人才为根本,写好“选、育、用”文章,厚植成长成才沃土,持续壮大高素质专业化人才队伍,不断夯实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人才支撑。用好临空英才政策,宣传好重庆英才名家名师项目(文化旅游领域),以筑巢引凤催生归巢效应,做好领军后备人才培养工作,形成良性循环。加大发展资金争取力度,积极争取中央、市级资金投入,加大资金、资源、资产整合力度,保障文化旅游重大项目、重大活动、乡村振兴、营销奖励等顺利实施。强化预算和绩效管理,规范重大项目资金使用监管,开展委系统内部审计工作,提升财务管理规范水平。

二、坚持服务促发展,推进公共文化和“企稳提振”服务再上新水平

(一)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大提升。加快公共文化设施提档升级、公共服务品质提升、数字文化服务建设,努力构建完善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4. 提档升级公共文化设施。推动各级公共文化设施纳入国土空间规划,逐步实现布局与常住人口规模匹配,更新提升统景镇、玉峰山镇文化服务中心等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培育“公共文化新空间”,新建“城市书房”等新型文化空间1-3个。组织开展全市公共文化服务示范乡镇(街道)创建工作,力争创建成功1-2个。支持镇街公共文化服务空间向民宿、酒店、景区功能延伸,遴选1-3个镇街公共文化服务创新案例,争取入选国家优秀案例。鼓励有条件的公共文旅场馆积极创建国家最美公共文化空间1-2个。

5. 全面提升公共服务品质。鼓励镇街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对功能布局进行创意性改造,营造有特色、有品位、小而美、舒适化的公共阅读和艺术空间,提供特色化、多元化、个性化文化服务。持续深化实施公共文化场馆免费、错时和延时开放,适度开展夜间服务。探索基层文化设施社会化服务模式,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建设和服务,布局融合图书阅读、艺术展览、文化沙龙等文化服务形态,提高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鼓励不同行业、不同部门的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的内部设施向公众免费开放。以市级重大活动为风向标,组织承办“山乡巨变”——西南地区乡村振兴农民画作品联展和“红岩少年”阅读大赛。开展文化志愿服务活动,打造“渝阅小书包”志愿阅读服务活动品牌,组织送流动文化服务进村600场。

6. 加快公共文化服务智慧化建设。实施智慧场馆和公共文化云建设,统筹利用平台和数字资源,实现“政府端菜”与“群众点菜”相结合,更加丰富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内容,打造“阅享渝北·码上同行”数字扫码阅读品牌,构建三级联通的现代公共文化数字化服务系统。实施渝北特色文化资源数字化建设,挖掘整理具有渝北特色的地方文化资源,利用数字化手段,形成丰富的文化信息资源库。推进广电网络高清化、IP化、智能化升级,加快构建泛在、互动、智能的广播电视协同覆盖体系,不断满足人民对跨屏、跨域、跨网、跨终端的收视和信息需求,力争实现智慧广电人人通。

(二)推动“企稳提振”服务水平大提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强化行业监管提升服务水平,积极引导市场主体强化内功修炼、提高服务质量。

7. 强练内功提升品质。坚持落实行业单位经营主体责任,加大人财物的投入,加强从业人员服务意识、服务规范、经营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培训,推动成立旅游行业协会、文化娱乐行业协会,提升自律水平。旅游景区(景点)要尽快完善接待中心、旅游厕所、旅游步道等服务设施的改造升级。星级酒店要加快服务设施设备、易耗品等的更新换代;旅行社要主动适应旅游市场的新变化和新需求,开发出适销对路的旅游产品。文化产业园区要选准定位,细化服务措施,推进招商项目的落地见效。充分发挥网吧等行业协会作用,强化行业自律,深入推进文化旅游行业单位诚信体系建设。

8.优化营商环境。推进“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简政放权,加强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优化审批服务,着力提升政务服务质效。优化文化旅游行业主体准入、准出机制,健全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全覆盖监管机制,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严格贯彻优化营商环境相关文件精神,确保文化旅游市场主体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强化分类指导,制定一企一策,执行助企纾困政策,加大助企纾困力度。落实好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新要求,持续打造营商环境“升级版”。

9. 提升服务管理效能。推动玉峰山森林公园创建市级旅游度假区,启动龙兴古镇、铜锣山矿山公园、重庆金陵大饭店、重庆希尔顿惠庭酒店“创A争星”工作。开展行业培训和服务技能大赛,选送优秀服务能手参加国家(市)级服务技能大赛,努力提升能力水平。持续推进文明城区建设,推荐行业单位创建国家(省)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严格对A级旅游景区和星级旅游饭店进行年度复核检查。围绕市场秩序、监管能效、安全管理和服务质量四项内容,聘请专业机构对文化旅游市场进行 “体检式”暗访监管,实行定期通报制度,压实主体责任。强化文化市场整治,开展暑期文化市场集中执法、扫黄打非、“清源”、“净网”、网络表演、网络直播等一系列专项整治,清扫文化垃圾。强化旅游市场整治,加强旅行社、导游管理,加大“不合理低价游”、未经许可经营旅行社业务、签订合同不规范、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查处力度,开展旅游环境综合治理。

10. 筑牢安全防线。充分发挥区旅安委统筹协调作用,推动全行业安全监管走深走实。深化落实“十条措施”,压实行业监管责任、主体责任、个人责任;常态化开展安全培训,结合重点时段对文旅行业开展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反恐怖防范等培训,针对性开展应急演练,进一步提高全行业全系统防范能力和水平;抓好旅游景区、文图博场馆、文化娱乐场所等单位消防安全检查、排查整治,加强旅游交通安全管理、高风险游乐项目安全监管。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各项工作,协同推进信访稳定、平安建设、疫情防控、防邪禁毒、养老诈骗等工作。

三、坚持匠心精神,推进公共服务产品供给实现新突破

(一)实施文艺创作高峰攀登行动。打造增强精神力量的“渝北原创”,以争创“五个一”、“群星奖”和相关国家级奖励为目标,探索临空艺术团的市场化发展机制。

11. 大力培育精品力作。以创作为核心任务,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实施新时代现实题材创作工程,整合资源借助外力,围绕重大时间节点以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大国家战略加强创作选题策划,推出一批优秀舞台艺术和美术作品,2023年创作文艺精品200件,力争有5个以上作品获得国家级奖项。提升《巴韵渝北》《乡愁》等作品质量,推出2-3台反映新时代、新征程、新渝北的精品力作。

12. 深化临空艺术团创新发展。加强文艺精品成果转化,探索临空艺术团的市场化发展机制,常态化开展“临空渝北”文艺展演展播,打造线上线下文艺展演平台,着力构建规划引导、生产创作、营销推广、科研评价于一体的新时代艺术创作体系。持续增强文艺精品的文化消费供给,推进文艺演出以市场化的模式走进景区(场馆)驻场、商圈促销、商业庆典等演出,扩大临空艺术团的市场影响力。

(二)实施公共文化品质提升行动。充分挖掘渝北地方文化资源,引导群众性文化活动蓬勃开展,打造特色文化品牌。

13. 推进渝北文旅“六个活动”品牌化。一是“渝北老碗”,在非遗特色美食中,遴选、评比、命名一批“渝北老碗”菜,打造一批地方美食名片。二是“吃乡渝北”,支持乡土菜、乡村菜餐点建设,提升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授牌一批“吃乡渝北”消费示范点。三是“歌舞渝北”,突出渝北传统民间歌舞元素,开展民间歌舞比赛,打造有渝北地域特色和影响力的民间歌舞品牌。四是“故事渝北”,再版印刷原《江北县民间文学集成(故事)》,分发全域城市酒店和乡村民宿;举办“故事渝北”系列活动,用家乡话讲家乡事,用家乡事述乡愁情。五是“画说渝北”,持续用绘画、摄影等艺术形式展现渝北乡土人情、乡村风貌,增强渝北文旅影响力。六是“游记渝北”,用游记视频等新媒体传播形式,与马蜂窝等旅游咨询平台合作,分享渝北乡村旅游“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促进乡村旅游消费。

14. 深化“渝北文化大讲堂”活动。紧紧围绕巴蜀文化,持续深化特色文化品牌建设。聘请全国知名文化专家讲授巴蜀文化精髓和切身感悟,增强巴蜀文化的认同感、传播力和创造力,以实际行动唱好“双城记”、打好“文化牌”,全年开展4期“渝北文化大讲堂”。做精做专“文以载道”活动品牌,推进全民艺术知识、欣赏、技能和活动普及,丰富培训内容、增强师资力量、拓展服务人群,增设乡村旅游、民宿服务等专项培训,全年举办2期30个培训班。巩固提升“画说渝北”“书香渝北”“戏曲进校园”等活动品牌,加强文化艺术知识普及,丰富渝北人文内涵。

(三)实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行动。聚焦“保护利用一体化、免费开放多样化、非遗项目市场化、人才队伍专业化”四化发展,大力提升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传承发展水平。

15. 探索文物保护与活化利用新路径。实施龙兴龙藏宫、回兴赖家坟石刻建筑群、刘家祠堂、糖坊湾民居和程氏宗祠等文物保护修缮。依托嘉州别墅等文物资源,合理引入新业态,打造文旅融合新场景,让文物活起来。推进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完善重庆巴渝民俗博物馆群软硬件设施,打造党建、研学等教育基地,扮靓渝北宣传窗口。改造升级渝北历史文化陈列馆一楼大厅,打造渝北非遗文创产品展示中心。

16. 提升非遗系统性保护传承水平。加强国家级非遗项目小河锣鼓保护传承,组织开展传承人技能培训、展演和评比活动。培育“非遗课堂”品牌传承项目,依托中小学校、非遗传承基地常态化开展非遗传承教育活动。搭建渝北非遗宣传推广平台,鼓励非遗传承人研发新品,举办非遗展示展销活动,组织非遗传承人参加各类展会等活动20场次以上。开展区级非遗项目资源调查挖掘,启动新一批市级非遗项目申报工作,支持赵氏武术、九禽形意推拿功法、渝北剪纸等申报国家级非遗项目。

四、坚持融合发展,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化发展取得新成效

(一)实施文旅商融合发展创新工程。以文化艺术节为着力点,精心打造“城市文化会客厅”,培育文旅商融合发展的新业态,推进都市文旅产业聚集发展。

17. 推动中央公园商圈都市旅游区建设。按照都市旅游区标准,加快功能规划布局、基础服务设施、步行系统、交通网络畅达、生态环境优美等建设,培育旅游+文化、科技、商贸、体育的融合发展新业态,打造重庆都市休闲旅游目的地。依托智博会悦来永久会址和仙桃国际数据谷两大平台优势,以智能智造为主题,以纯商业化的方式运作,举办“重庆仙桃国际智博灯会”,带动重庆中央公园商圈的产业化发展。策划中央公园国际文化艺术节、音乐节及电影博览会,推动中央公园片区文旅商融合发展,打造重庆国际文化艺术新高地。

18. 精心打造“城市文化会客厅”。围绕机场——国博中轴线,加快中央公园、城市绿道、城市商圈的文化植入,积极推进重庆博物馆、重庆第二图书馆、重庆历史名人馆等市级重大文化设施建设,推进重庆传媒艺术中心建设,打造集文化传媒、旅游休闲、运动体验于一体的高质量文化服务空间。

19. 推进都市文旅产业集聚发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将“文化+科技+生态”产业作为战略选择和突破方向,重点引进“数字文化产业、创意设计业、会展演艺业、影视传媒业、生态旅游业”等五类行业。重点提档升级重庆创意公园,推动市级动漫产业园区落户重庆国盛IEC数字文化产业园,助力T23时装小镇开街,加快推进重庆收藏品交易中心建设,支持龙塔紫薇路、龙山爱融荟等文化商业街区发展;创建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个,力争创建国家级示范园区1个;2023年,力争实现文化旅游产业增加值210亿元。

(二)实施乡村旅游发展示范工程。聚集乡村振兴,围绕“重庆都市乡村微度假旅游目的地”的总体定位,提升“主城周边游、渝北好地方”的形象定位,构建“一厅三带”乡村旅游空间格局。

20. 推进乡村旅游示范带建设。加快乡村旅游交通体系建设,推动艺术赋能乡村旅游发展,完善接待服务设施和旅游导视系统,以“吃乡渝北”为突破口推动乡村旅游品质提升。重点推进木耳新乡村田园、兴隆巴渝乡愁、大湾上古农耕等田园综合体项目建设,打造“古洛·都市山水原乡、木茨·巴蜀艺创新乡、玉矿·临空悦享渝乡”乡村旅游示范带。

21. 推进乡村旅游产业提档升级。深入分析旅游市场需求,开展促进旅游业复苏专项行动,策划一批亲子游、周末游、近郊游、研学游等渝北特色旅游线路和产品,提升渝北旅游综合竞争力。积极推进矿山公园、龙兴古镇等项目建设和提档升级,重点打造玉峰山民宿产业集群、大盛云龟山露营基地、兴隆有礼艺术乡建村、安的童话森林等旅游目的地。发展“伴手礼”经济,推进特色产品进“后备箱”,打造玉峰山共享厨房、放牛坪梨膏系列、云龟山高山菜等后备箱基地,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22. 推进精品旅游民宿项目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强化优质民宿资源推介和重点项目设计,支持白云粮粟、龙门璞村、山河露营等项目建设,推进龙门、小天池、白云山、华蓥山高端民宿集聚区建设;出台扶持办法,发挥旅游民宿产业协会作用,加大等级旅游民宿申报创建力度,积极培育渝北精品旅游民宿品牌。

(三)实施重大项目招引建设工程。以项目建设为导向,打好“重大产业项目带动战略”这张牌。

23. 加大产业项目储备。按照《渝北区重大项目策划储备工作专班方案》要求,围绕全区建设国际临空文旅城,打造国内外知名体育康养休闲目的地、大健康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为目标,统筹策划大健康、旅游胜地、康养胜地、航空体育运动、全民健身设施等重大项目,实现重大项目储备库建设目标。

24. 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依托产业园(基地)、国有存量资产、生态环境等资源要素,以重点项目库为支撑,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动一批项目落地,激发市场主体创造创新活力,做大做强文旅产业。持续推动统景温泉度假区改革发展,促成其与国内知名旅游集团合作事宜;推动矿山公园旅游总体规划获批,完成核心区详细规划编制;加快实施龙兴古镇升级改造,确保今年建成开街。

25. 推动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加快推动华蓥山大景区一体化旅游开发,探索建立统筹协调机制、搭建合作开发平台,做好稳步推进规划建设、完善配套基础设施、文化艺术赋能华蓥山大景区、抓好大景区宣传联动等工作。加强与广安、广元等川渝协作友好市县交流合作,推动成渝地区文化旅游共建共享,实现两地共推文化旅游线路、共商惠民政策、共享优质服务,组织开展百企友城行,百万人次友城行等活动。

(四)实施文旅产业品牌塑造工程。加强宣传营销体系建设,持续提升“主城周边游·渝北好地方”品牌感召力。

26. 深化 “主城周边游·渝北好地方”品牌形象。深入分析旅游市场需求,深挖用活文旅资源,提升5条精品旅游线路品质(即:以“临空都市游”为主题的嘉悦线,以“乡村休闲游”为主题的茨兴线、玉矿线、古洛线,以“特色体验游”为主题的统龙线)和加大渝北“新十二景”推广力度,有效地引导文旅消费,增强“主城周边游·渝北好地方”的美誉度。

27. 强化对外宣传推介工作。利用渝北主会场优势,持续抓好智博会、西洽会、文博会、西旅会、旅交会等重要活动的对外宣传;深化“15+4+2”全媒体传播矩阵体系建设,优化渝北文化旅游公众号平台功能和信息质量;适应互联网传播特点,邀请境外媒体、智库专家、青年学者、网络大V等,共同推出更多爆款外宣产品,共同策划宣传Logo,深化“10个1”宣传工程。

28. 强化营销能力建设。培育渝北文化旅游节庆品牌,继续办好“文旅让生活更美好”惠民消费季,策划铜锣山矿坑音乐会和乡村国际大地艺术节;立足特色资源优势,支持举办大盛樱花、印盒李花、放牛坪梨花等节会活动,唱好“四季歌”;深度开发文化旅游主题文创产品,增加文化赋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