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索引号 ]
- 11500112009315762E/2023-00025
- [ 发文字号 ]
-
- [ 主题分类 ]
- 水利、水务
- [ 体裁分类 ]
- 其他公文
-
- [ 发布机构 ]
- 渝北区水利局
-
- [ 生成日期 ]
- 2023-02-06
- [ 发布日期 ]
- 2023-02-13
重庆市渝北区水利局2022年工作总结
(2023年2月6日)
在各位领导和社会各界的亲切关怀下,我局2022年多项工作走在全市、全国同行业前列。现将有关情况作简要总结:
一、落实“从严”要求抓党建,实现“五个到位”
一是履行主体责任到位。在年初落实了“一会一清单”,召开党建工作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制定党建工作清单,部署全年党建工作。强化了“一岗双责”,局主要领导亲自研究、亲自督办,班子成员按各自分工,主动抓好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坚决贯彻民主集中制,涉及“三重一大”问题,全部由局党委或局长办公会议研究决定,全年召开党委会24次、局长办公会24次,议定事项256件,都实行了“季度督办制”,办结率为100%。二是强化理论武装到位。局党委切实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重要政治任务,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强国等为平台,组织集中学习6次,专题讲座2次,每次会议都安排至少1名局班子成员带头谈学习体会,推动形成了一批高质量、有收获的学习成果。局党委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始终坚守意识形态主阵地,全年召开职工学习会14次、支部党员大会11次,全面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广大党员干部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精神上来。主动发出水利好声音,在各类媒体刊播稿件68篇,推送短信2166条。三是党组织履职到位。为充分发挥“头雁效应”,对25名基层党组织书记、班子成员进行了轮训,提升业务能力和履职能力。局党委报送的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创新案例《坚持“一核主导、双轮驱动”让汩汩“幸福水”滋润百姓心》获重庆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创新案例2022年十佳案例提名奖,该奖项是渝北区唯一入选案例,也是全市唯一机关党建入选及获奖案例。局机关党委创建党建品牌“坝上课堂”,联合市水利局共同开展“对党忠诚、始于足下”主题党日交流活动,扩大了水利党建品牌影响力。局机关支部为党员制作政治生日视频、赠送党员贺卡,提升了党员“政治生日仪式感”。同时,通过开设“学点心理学”等小专题载体,创新了主题党日活动形式,扩展了党建工作外延。四是压实党风廉政建设到位。通过“边织边补”的方式,不断完善党风廉政建设制度,先后制定了《限额以下国有资金投资项目采购实施管理办法(试行)》等4个制度,修订了《机关财务管理办法》等4个制度,进一步加强了制度刚性约束。开展“招投标领域专项整治工作”,针对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领域发现的问题进行了整改,持续净化招投标市场环境,加强了水利工程建设领域党风廉政建设。五是选人用人工作制度化、科学化和规范化执行到位。干部选用都严格执行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程序,重点把好了推荐、考察、决定“三关”,着力全面掌握干部的德、能、勤、绩、廉。认真执行《干部选拔任用条例》和渝北委组公〔2020〕85号文件,全面落实了任前公示、任前谈话、廉政谈话、任职试用期制度,较好地保证了新提拔干部的整体素质。全年新提任正科级领导干部1人,轮岗交流科级领导干部正职2人、副职1人,免去科级领导正职3人、副职1人。
二、以“项目+资金”为抓手,夯实发展基础
全年投入水利资金6.23亿元,实施项目51个。一是注重争取资金“眼睛往上看”,充分发挥在建水利工程稳经济大盘作用,采取“专、抢、压”措施,主动向水利部、市水利局争取到位财政资金5.64亿元,争取额居主城九区前列。二是推进市级重点项目建设:碑口水库年度投资计划3亿元,完成了厂房基础浇筑量和下游隔墩、消力池、右岸三孔孔泄洪闸、右岸挡水坝基础混凝土浇筑8.5万m³,闸门、水轮机金属结构已订制并开始制作,实现了预期目标。三是保障和服务好民生:实施农村饮水项目11个,改造和新增供水管网550公里,完成投资5520万元,提升饮水保障受益人口6.93万人,提升了乡村振兴措施满意度。我局充分使用好资金,尽力发挥最大效益,被市财政局、市水利局联合评比为全市水利发展资金绩效评价第一名。
三、以“钉钉子”精神推动河长制工作落地见效,御临河示范河流成为全市“样板”
一是落实落细巡河查河制度,组织或协调全区各级河长巡河查河10952次,发现重要问题33个,整改率达100%。区级河长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调度河长制工作21次。二是深入实施“一河一策”,分解了16条区级以上河流年度“一河一策”任务,并实施了月报月调度制度。三是贯彻落实市总河长令,印发了《深入开展查河要实、治河要实、管河要实专项行动方案》,全流域排查“三排”“三乱”“三率”问题12个,整改率达100%。四是创建的市级示范河流推进有序,争取区委、区政府对此3次开展专题研究,区级河长、区河长办调度16次。拟实施的计划建设项目24个,已全面完成目标任务。五是加大群众参与和新闻媒体传播作用,37次报道我局河长制相关工作,市河长办工作简报采纳刊登我区信息数量名列全市前茅,提高了河长制工作的受众面和影响力。撰写的《凝聚红色力量,守护清清河水——重庆市渝北区推行“党建+河长制”的创新实践》被水利部向全国推广。区水利局局长被市水利局和市人社局表彰为全市河长制工作先进个人。
四、以“抗大旱保供水”为重心,农村饮水得到充分保障获多方点赞
一是确保保水供水。面对自1961年有连续气象记录以来最严重旱情,我局组织成立抗旱保供水工作专班,开展“攻坚行动”。领导干部包片下沉14个镇街一线村社,对全区121个集中供水工程和205处分散供水开展全方位无死角巡查监测2213人次,在全体干部职工和镇村干部的齐心努力下,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为己任,坚持防洪与抗旱两手抓,灾害与风险共同防措施,做到了未溃一堤、未垮一坝、未亡一人,坚决守住了不因缺水发生返贫和整村连片缺水目标,全区农村供水保障总体较平稳,得到人民群众的连连称赞,市水利局向区委、区政府发来书面感谢信,给予充分肯定。二是打好工作提前量,让“明年的事今年办”。争取到国家和市级抗旱资金845万元,为镇街购置应急抽水设施设备,对统景、大湾和石船等镇少数供水保障薄弱环节采取了工程措施。为有效应对可能发生的秋冬连旱及春节期间用水高峰,我局在10月下旬再次成立工作专班,对全区供水保障进行了“大普查”。三是水质得到逐年提升并持续稳定。指导督促供水单位强化运行管护,使农村水质监测合格率稳定在84.21%,处全市领先水平。全区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3%,走在全市前列,专业化服务人口占全区农村供水人口的95.76%,真正实现了同质同价,牛头岩水厂、统景水厂等5个水厂被评为“市级示范工程”。
五、以“水利一张网”为支撑,建成全市最好、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智慧化指挥中心”,水旱灾害防御更加坚强
一是抓信息集约化管理。建成了集三维电子沙盘和信息化系统为一体的全市首个水旱灾害防御智慧指挥中心,整合共享了120个水利信息采集点、25个视频监控设施等水利信息资源,构建一级部署、多级应用的监测、预警、响应一体化水旱灾害防御三维电子地图系统,收到险情、会商、派员出险时间从过去的1.5小时,提速到30分钟。二是抓防御基础建设。完成了水旱灾害致灾、洪水灾害隐患及山洪灾害隐患调查、山丘区中小河流洪水淹没图和干旱灾害风险评估并通过市专家组审查,目前正按照全市统一部署开展自然灾害综合评估与区划成果评审,提升致灾风险辨别能力;完成长江、嘉陵江、御临河、大洪河、平滩河5条河道的防洪管控水位复核确定和后河、朝阳河、温塘河等11条流经城区河道、镇街、农村重点地区和所辖水库的防洪管控水位确定。三是抓物资储备。及时补充移动电源、防汛木桩、手摇报警器、铜锣、口哨等水旱灾害防御物资并全部分发到54个山洪灾害危险区、5个防洪薄弱点和55座小二型以上水库,确保第一线物资储备充足,打通抢险救灾最后一公里。
六、以“41项重点+65条要点”为施力点,深化拓展“十五条硬措施”,实现安全“零事故”
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安全生产“十五条硬措施”,制定了水利安全生产41项重点工作及65条操作要点,按照“四不两直”“行政+专家”扎实开展水利安全生产检查,特别是针对在建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强化了“两单两卡”推广,全面落实一线员工岗位责任制,重点排查基础设施、机械设备、作业现场、防控措施中的隐患,出动检查167次,检查水利项目23个、水库55座,发出检查意见书、隐患整改通知书131份,查出隐患193处,并逐个跟进督促落实整改,全年未发生一起责任事故。强化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对23个在建项目,采取主监、巡监、专家核查、飞检开展了质量监督检查工作,加大水利工程建设全过程监管力度,切实强化了水利工程建设管理。
七、以最大化争取资金、最大化争取项目、最大化争取帮扶为措施,用心尽情答好了“三峡移民民生卷”
一是开展了我区三峡后续工作2023-2025年滚动项目库编制及入库工作,首期入库项目21个,申报专项补助3.72亿,目前首批项目已通过水利部核准。二是实施年度项目13个。协助区级重点项目龙兴古镇改造提档升级,成功增加专项资金补助6207万元。三是及时足额发放了帮扶资金直补到人336人;拨付三峡水库农村移民摊薄资金2206人;同时,发放了集镇移民困难补助资金和集镇移民特殊救济补助资金。积极做好对口支援工作,争取到新一轮安徽省给我区无偿援助资金5425万元。
八、以全方位、多层次普法宣传为重心,以专项行动为手段,维护良好的水事秩序
一是普法工作见成效。在全市水利行业率先开设了“普法课堂”,为全区所有镇街执法队伍负责人讲解水利管理事项法律法规,厘清镇街和水行业主管部门的管理范围、权限和职责;送法律进企业,化解了观音洞水库水源保护管理工作带来的投诉和不利影响;为全系统人员讲解《行政处罚法》,提升干部职工的法律素质和依法行政能力;在全市水利系统第一个建立“法学屋”,陈设了300多部法律法规书籍,搭建起法律咨询、普法学习、法治教育为一体的水利法律服务载体,执法支队长荣获全国水利系统普法先进个人。二是专项行动力度大。开展执法专项行动,巡查70余次,出动执法人员300余人次,推动解决水事相关问题60余个,立案查处水事违法案件15件,水事纠纷排查化解22件,罚款6.88万元,罚款额创历史新高;开展河道“清四乱”专项行动,排查复核水利部下发疑似碍洪图斑78个,审查涉河建设项目13个并对历年审批的30个涉河建设项目批建一致情况进行了复核。三是开展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全流程监督管理。审批和备案水土保持方案76个,征收水土保持补偿费247万元,跟踪检查生产建设项目160次,与其他行业主管部门开展联合监管2次,督促完成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自主验收及备案45个,开展验收核查项目10个,核查水利部、市级下发的疑似扰动图斑129个,查处违法项目27个。四是拟定了《水事违法行为免罚、从轻处罚清单》,探索在新形势下推行柔性执法、说理式执法的新举措,收到很好的社会效果。
九、以水资源作为最大刚性约束,做好管水、保水两篇文章,水资源管理和水保监测水平位列全市第一
一是2021年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达标率考核中取得全市第一名。通过加强生态流量管控,编制完成渝北区后河、朝阳河生态流量保障方案,将东方红水库、苟溪桥水库大坝分别作为以上两条河流控制断面,安装了生态流量在线监测设备并将监测数据信号接入水资源综合管理系统实施动态监管,为严格水资源管理工作提供数据支撑。二是建成了全市最先进的综合监测站东河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监测站,集小流域出口控制站、集水控制站、自然坡面径流场、气象观测站、遥测雨量站、实验室于一体,提升了水土保持综合监测能力。水土保持站被水利部评为全国水土保持工作先进集体。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全系统干部职工踊跃报名,主动下沉,先后16批213人次参与到抗疫主战场,阐释出了“胸怀全局、服务人民,愿拼敢拼、不掉链子”的新时期渝北水利人文精神。
重庆市渝北区水利局
2023年2月6日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