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索引号 ]
- 11500112MB1938295N/2025-00045
- [ 发文字号 ]
- 渝北农函〔2025〕26号
-
- [ 主题分类 ]
- 农业、畜牧业、渔业
- [ 体裁分类 ]
- 政协提案办理
-
- [ 发布机构 ]
- 渝北区农业农村委
-
- [ 生成日期 ]
- 2025-03-14
- [ 发布日期 ]
- 2025-04-18
重庆市渝北区农业农村委员会关于区政协十六届四次会议第117号提案的复函
渝北农函〔2025〕26号
重庆市渝北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关于区政协十六届四次会议第117号提案的
复 函
九三学社:
您单位提出的《关于大力发展渝北区智慧农业的建议》(第117号)已收悉。首先感谢对渝北区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对此建议,区农业农村委非常重视,及时组织相关单位进行专题研究。现将办理情况函告如下:
一、关于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
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具有一次性投入大、回报周期长的特点。对于农业企业和农户来说,信息化技术应用在复杂地形和自然环境时,设备成本投入比较高,而农产品价格低廉,信息化技术应用的产出比不高,这使得生产者投资智慧农业应用的意愿不强。我区在发展智慧农业、推进示范基地建设方面主要依靠向上争取财政资金项目,从而提供生产者一定的资金支持,同时,我们也计划出台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措施意见,对智慧农业建设 给予政策性补贴。
二、关于技术人才短缺的问题
近年来,我区依托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定期对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村社干部等相关人员进行智慧农业技术及应用培训,累计培训1000余人次。
深入推进“渝北英才·乡村振兴人才”计划,累计评定乡村振兴人才30名,持续推进建筑师、规划师、工程师、艺术家等“三师一家”下乡服务,吸引返乡入乡人员创业,选派市、区级科技特派员下沉一线服务指导。
三、关于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低的问题
近年来,我区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提高。累计培育规上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业企业24家、市级农产品加工“双百”企业7家、市级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业高质量发展“十佳企业”4家,发展农业龙头企业4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338个,专业合作社联合社6个、家庭农场257家;探索出了“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基地”、“合作社+集体经济组织+农户+基地”、“合作社+农业企业+农户+基地”、“合作社+基层供销社+农户+基地”等多种合作经营模式,增强了合作社带动农户的能力。
四、关于平台系统之间不兼容的问题
由于缺乏行业通用的标准体系与关键标准,使得不同厂家不同类型设备的通信接口与功能参数各不相同,造成设备与设备、设备与系统、企业与政府之间互联互通操作困难。推进农业互联网平台标准化工作也成为未来努力的方向,《市场与信息化司2025年工作要点》提出,要加强数据制度标准建设,加快数据采集、存储、分析、传输、接口等基础关键和行业亟需标准制定,制修订20个以上行业急需标准。《重庆市农业科技创新重点领域(2025—2028年)》提出,要建立健全重庆地区农业农村大数据体系,建立数据资源开放、共享、应用新机制。
此复函已经区农业农村委汪勇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如有什么意见,请及时反馈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我们的工作。
重庆市渝北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2025年3月14日
(联系人:杨清清,联系电话:86016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