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 [ 索引号 ]
    • 11500112MB1938295N/2024-00084 
    • [ 发文字号 ]
    • 渝北农函〔2024〕44号 
    • [ 主题分类 ]
    • 农业、畜牧业、渔业 
    • [ 体裁分类 ]
    • 政协提案办理 
    • [ 发布机构 ]
    • 渝北区农业农村委 
    • [ 生成日期 ]
    • 2024-05-17 
    • [ 发布日期 ]
    • 2024-05-20 

重庆市渝北区农业农村委员会关于区政协十六届三次会议第172号提案的复函

渝北农函〔2024〕44号


重庆市渝北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关于区政协十六届三次会议第172号提案的

复  函


民建渝北区委会:

《关于打造特色品牌壮大我区农业产业的建议》(第172号提案)已收悉,首先感谢贵单位对渝北区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区农业农村委高度重视,结合工作实际对提案办理进行了专题研究,现将办理情况函告如下:

一、关于加强特色农产品开发的建议。近些年来,区农业农村以深入实施优势特色产业培育行动为抓手,推动乡村产业提质增效,大力发展食品及农产品加工,推出了一批具有渝北“辨识度”的特色农产品。全区培育“两品一标”特色农产品141个、全国名特优新产品3个、市级品牌农产品50个,申报重庆市“巴味渝珍”农产品54个,放牛坪梨、渝北歪嘴李、统景梨橙获评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大盛镇隆仁村大雅获第六届“三峡杯”晚熟柑橘银奖,千盏黄桃、白云山枇杷等一批区域特色农产品声名渐起。培育规上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企业39家,从事乳业、粮油、肉制品等农产品精深加工,天友乳业研发推出的纯正鲜牛乳冰淇淋、酸奶风味冰淇淋等冰品系列成为市场“爆品”,佳仙九七食品有限公司研发推出高端调味品“鲜味肽”,秦妈食品有限公司推出的“秦妈”系列调味品、火锅底料深受市场好评,2023年全区实现农产品加工业产值108.64亿元。

二、关于强化利益联结机制的建议。大力开展农产品营销,强化农产品产地冷藏、储藏运输和营销服务体系建设,2023年实施产地冷藏保鲜项目6个、新增库容4170立方米,完成消费帮扶1.54亿元,完成农产品网络零售额3亿元。深入推进“三变”改革,2023年新增农村“三变”改革试点镇1个、“三变”改革试点村5个,累计“三变”改革试点镇5个、“三变”改革试点村101个,累计66个村20481户农户以8.57万亩土地,2113户农户和11个村集体经济组织以1330.3万元资金入股,设立生产互助农业股份合作社59个,健全股东大会、理事会、监事会“三会”制度,并规范运营管理。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2023年全区村集体经济组织实现经营性收入4亿元,纯收益1.3万元,全区经营收入超过200万元的村占比超过40%,经营收入10万元以下的村全部清零,带动全区农村居民实现人均可支配收入26515元,增长6.4%,增速高于全市1.9个百分点。

三、关于发展现代农业提升产品品质的建议。推进渝广特色高效农业示范带建设,完成总体规划编制,与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签订“院区”合作共建框架协议,举办招商推介会,签约重点项目16个,天友优质乳产业园、农投大厨等一批“链主”型项目开工建设。印发《渝北区优势特色产业培育行动实施方案》,打造设施农业(蔬菜种苗)为主,食品加工(奶、肉制品)、水果(柑橘)为辅的“一主两辅”优势特色产业。2023年,全区新建设施蔬菜、高架草莓等现代设施大棚5万平方米,升级改造老旧设施蔬菜5.3万平方米,宜机化经果林累计投产3.75万亩,培育市级农产品加工“双百”企业7家,新认证“两品一标”农产品4个、重庆名牌农产品14个。选派市、区级科技特派员80名,开展深入基层一线协助技术攻关。强化技术服务与人才支撑,2023年吸引返乡入乡创业人员数量73名,选派80名科技特派员下沉一线服务指导,举办全面乡村振兴专题培训班等专题培训5场次,新增高素质农民80人、农村致富带头人15人、“头雁”企业领军人才10人。

下一步,区农业农村委将以创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区为统揽,围绕“一主两辅”抓产业,全系统全产业链谋划经果林运营管理,大力度抓好食品及农产品加工。深入推进强村富民改革,推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实现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实现经营性收入4.8亿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4万元。


重庆市渝北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2024年5月17日

(联系人:葛文东, 联系电话:15023127325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