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 [ 索引号 ]
    • 11500112009315949D/2024-00118 
    • [ 发文字号 ]
    • 渝北民〔2024〕57号 
    • [ 主题分类 ]
    • 民政、乡村振兴、救灾 
    • [ 体裁分类 ]
    • 政协提案办理 
    • [ 发布机构 ]
    • 渝北区民政局 
    • [ 生成日期 ]
    • 2024-05-14 
    • [ 发布日期 ]
    • 2024-05-17 

重庆市渝北区民政局关于区政协第十六届三次会议第200号提案的复函

费良全委员:

您好!您在区政协第十六届三次会议提出的《关于加大力度推进我区社区居家智慧养老服务的建议》(第200号)已收悉。感谢您对民政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对此提案我单位领导非常重视,召集有关同志作了专题研究。现回复如下:

二十大以来,我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进一步优化“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巩固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试点工作成果,统筹推动城乡养老服务设施建设、适老化改造、智慧养老、居家上门服务等关键任务落实,引领带动全区养老事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关于统一居家社区智慧养老的硬件改造标准的建议

近年来,我们根据老年人需求,积极争取各类资金开展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智慧化改造。一是实施居家适老化改造项目。投入400余万元对1650余户特困、低保、失能、残疾等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进行适老化改造,对如厕洗澡安全、室内行走便利、居家环境改善、智能监测跟进、辅具配备到位等五大类改造内容升级拓展,充分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不影响老年人生活习惯的前提下开展主动关爱,打造形成线上快速响应、线下良性互动、全程留痕监管的智慧化养老模式。二是实施特殊困难老年人居家安全监测项目。为切实加强特殊老年人关爱服务,及时发现、有效防范、稳妥化解他们居家养老安全风险,建立精准服务主动响应机制,渝北区投入近200万元对全区22个镇街有意愿的约3600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配备一键求救终端主动求助设备、选用智能门磁感应器或人体红外感应器,通过安全监测硬件为老年人提供24小时安全监测平台在线服务,辅助老年人及其家属对老年人的日常行为规律进行监测,实现独居老人应急响应全覆盖。三是实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我区作为第三批全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实施地区,获得中央专项福彩公益金883万余元支持,主要为经济困难的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建设家庭养老床位、提供居家养老上门服务,打造具有渝北区特色的可推广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模式。

二、关于完善居家社区智慧养老相关政策的建议

一是为基本养老服务提供制度保障。渝北区先后制定出台《渝北区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养老服务业扶持资金管理办法》《渝北区养老服务中心、社区养老服务站运营管理考核办法》等20多个区级特色养老服务政策文件,细化建设、运营、服务、连锁等标准要求,支持引导社会办养老机构、镇街养老服务中心、社区养老服务站、居家养老服务团队多方参与提供基本养老服务。二是建立适老化改造标准体系。组织辖区重点养老服务企业光大百龄帮,编制《“适老化建设及改造指南”重庆地方标准》。三是出台适老化改造专项政策。联合区财政、区住建委、区残联,制定出台《渝北区特殊困难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实施方案》(渝北民规〔2023〕1号),明确了目标任务、基本原则、工作内容、时间安排、工作要求等内容。

三、关于加快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

健全养老服务人才专业培训体系,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等多种形式推动政府管理人才队伍、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养老服务专业化水平。联合人社部门开发养老服务公益性岗位,通过重庆英才大会、重庆英才计划、智博会等充实基层养老服务工作力量;依托中心、站设立养老顾问,建立农村互助养老服务队伍,搭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人才网络;连续两年将养老服务能力提升培训纳入全区党员干部培训计划,建立人才培育机制,与职业院校签约合作,个性化培训技能人才,设立5个养老服务实训基地,深化川渝合作,联合广安、眉山等地常态化开展养老护理人员专项培训、技能大赛,累计培训养老服务人员超10000人次。

四、关于全面推广居家社区智慧养老服务的建议

持续升级赋能区级智慧养老云平台,绘制集老年人动态管理、养老服务需求、养老服务设施于一体的养老关爱地图;接入全区养老设施视频监控、人脸识别等信息设备,区、镇街、机构可实时和“分权分域”管理,实现统计分析数据化、部署交流可视化、管理服务便捷化、督查指导在线化;在双龙湖街道试点推广“智慧宝·数字社区平台”,实现便携式、交互式功能的智慧养老终端进社区进家庭;定期开展“老有所e”课堂,开设智能设备使用讲堂和防电信诈骗宣传,消除老年人“数字鸿沟”。在渝北区古路镇乌牛村试点,对在村居住的24户80岁以上高龄老人进行了硬件适老化改造+智慧养老平台建设,对60岁以上老人制作“邻里卡“,开展互助养老服务,搭建智慧养老助老“全体系”, 破解农村养老助老服务供给不足等困局,实现了环境改造有温度、居家安全有保障、养老服务有质量的幸福新村。乌牛村成为全市首个“整村适老化改造”乡村,相关案例获央视直播、重庆日报、学习强国、华龙网等媒体专题报道。

今后将继续运用智慧手段,赋能居家适老化改造、特殊困难老年人关爱、农村互助养老等惠老政策,构建全域宜居养老新局面。

再次感谢您对我区养老服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对以上答复如有什么意见,请反馈给我们,以便我们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渝北区民政局

2024年5月14日


(此件公开发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