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心向党 林业谱新篇】 女场长的治“家”法宝
他们踏遍青山,只为山更绿;他们与林为伴,守护绿色家园;他们植树造林,筑牢生态屏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渝北林业系统的党员干部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勇于担当、砥砺奋进,在自己的岗位上奋力书写林业事业新篇章。
新华网重庆3月23日电(彭祎琦)阳春三月天,绿树吐新芽,繁花似锦开。在重庆渝北玉峰山林场,植树造林工作正如火如荼开展。放线、打窝、种树……李清青带着职工们,穿梭在山地林间栽植新苗。“今年我们林场植树造林的任务是571亩。”她指着身后一片林地说道。一株株新树苗在春日的暖阳照耀下泛着新绿。
李清青现任玉峰山林场场长、书记,也是渝北林业系统唯一一位女场长。“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回忆起十多年前刚进入林业系统工作时的情景,李清青无比感慨。“道路不通,全靠走路,有时候巡山护林一天要走六七小时,脚都磨起了泡。”多年来,她坚持和职工们扑在一线、干在一起,自己也逐渐被磨成了一名坚韧不拔的“女汉子”“铁娘子”。
玉峰山林场下辖3个管护站、1个苗圃及场部,共有职工50多人。管理好这样一个“大家庭”,李清青也有自己的法宝。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她以勤劳与务实的工作态度,细腻与柔韧的工作作风,在经验中总结方法,在方法中改革创新,带领大家砥砺前行,谱写务林人的华章。
“树种好了 我就开心了”
发展好公益性育苗是推动植树造林工作的基础。在玉峰山同德公益性育苗基地,一片片新育的苗木翠绿挺拔、生机勃勃。同德公益性育苗基地每年培育种苗近40万株,在满足林场造林需求的同时,还免费向全区实施植树造林的镇街、企业和个人发放。
2017年,刚接手玉峰山林场的李清青发现,同德公益性育苗基地虽然取得了阶段性的发展成效,但育出的苗子跟其它林场相比还存在明显差距,这让她十分苦恼。为了育好苗子,李清青走出去向优秀林场的同事学习,查阅专业书籍,还邀请专家现场教授,查漏补缺。
“经过反复调研学习,我们调整了土壤的配方比例,对肥料的营养配方也进行了改进,苗木长势越来越好了。”李清青说,苗木培育需要精细化管理,慢工出细活,播种、培土、施肥、防虫、抗旱等每一个环节,都要做到不出差错。
2020年初,全区决定调整育苗方向,由小苗培育转向大苗培育,然而新冠肺炎疫情的到来让育苗工作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受疫情影响,劳动力、生产物资无法到位,工期被严重耽误。
为抓时抢季,五月下旬,李清青带领着全场职工,驻守在苗圃,日夜奋战,起早贪黑,在山林间打响了一场绿色“战役”。连续奋战半月,似火的骄阳把裸露的胳膊晒得黝黑,汗水浸湿了衣裳,李清青和职工们从未退缩。
除了育好苗,李清青还组织林场大力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开展以抚育补植为主的林相改造。克服坡高路陡、土壤贫脊等一切困难,采取更新造林、人工促进封育两种途径,对现有低效纯林进行抚育,间种“好看、值钱、寿命长”的优质树种,提高森林生态、经济、景观效益。
遇到累活,抢先干;遇到困难,立刻解决。在李清青看来,党员干部要下沉到基层一线,跟职工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带着大家实干”就是自己的工作法宝。“种好树,造好林,是我的责任,看到树子长得好,我就欣慰了。”
“职工过得舒心 心里就踏实了”
青灰色砖砌成的小楼坐落在绿水青山间,门前各色花儿渐次开放,职工宿舍内干净整洁,设施完善,这是玉峰山林场的石船管护站现在的模样。
曾经的石船管护站面积小、办公楼老旧,工作人员共用一个值班间,没有独立的宿舍。房间简陋,设施简单,职工生活条件相当落后,很大程度影响了职工工作的积极性。“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一定要让大家住得舒心!”
2019年10月,石船管护站规范化建设项目启动。为了抓进度、抢工期,李清青有序组织、合理安排,带领管护站的同事们天天蹲守在施工现场,每个环节严格把关,确保忙中不出错。“顾不上休息,下雨了,就搭起防雨棚,继续干。”一位职工回忆道。
仅仅用了四个月的时间,就圆满完成了建设任务,原本破旧不堪的管护站旧貌换新颜。李清青还按照“一座大房子、一片菜园子、一个水池子、一片绿林子”的标准,对下辖3个管护站进行进一步改造。目前,张关管护站迁建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预计到2021年底,林场各管护站全面完成提档升级。
山林间空气清新,养心怡人,工作之余,管护站职工们种菜、养鱼,生活环境舒适温馨。管护站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大大提升了林场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有效助推了林场各项工作的开展,确保了职工“待得住、沉得下、干得好”。
想职工之所想,急职工之所急。李清青说:“用爱温暖职工的心,为职工办好事、办实事,看着职工们工作在舒适的林区环境里,心里就感到很踏实。”
“人心齐了 事儿就好办了”
玉峰山林场管护面积大,各项工作的有效落实离不开全体职工的凝心聚力、齐头奋进。“打造一支团结互助、奋勇拼搏、朝气蓬勃的团队是我的目标。”李清青说。
作为林场的党支部书记,李清青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抓牢抓实党支部思想、组织、作风建设,紧紧围绕“抓党建、聚精神、促发展”的主线,探索、创新党建工作的新路子、新办法,以党建引领林业高质量发展。
组织玉峰山林场党支部开展系列主题党日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同心聚力促党建发展。不断丰富党组织活动载体,搭建党员的学习平台。充分发挥交心谈心的作用,真诚的去了解职工的想法和困惑。发挥榜样的力量,利用林场的先进典型带动职工。
在抓好党建、规范内部管理的同时,李清青以多样化的方式加强职工与职工之间的交流,增进信任,提精神、聚力量,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
为了找差距、学经验、补短板,他们在玉峰山林场组织开展了为期一天的“比、学、赶、超”造林技术现场交流活动。积极开展春节晚会、职工运动会等团建活动,通过举办团队活动,拉进了职工与职工之间的距离。
常言道:“人心齐,泰山移”。“团队有了凝聚力,事儿就好办了!”
“实干、爱心、聚力,就是我管理这个大家庭的法宝。党员干部要呵护职工、关心职工,让职工有归属感。”在李清青心里,林场就如同自己的第二个“家”。
对待工作,对待生活,她总有着一股子犟劲儿,也正是这股劲激励着她带领大家向前奔。“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愿和大家风雨同舟。”李清青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