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索引号 ]
- 11500112450511511J/2020-00051
- [ 发文字号 ]
-
- [ 主题分类 ]
- 教育
- [ 体裁分类 ]
- 其他
-
- [ 发布机构 ]
- 渝北区教委
-
- [ 生成日期 ]
- 2020-09-23
- [ 发布日期 ]
- 2020-10-04
关于渝北区第十届优秀教育科研成果 及优秀教育著述评选结果的通报
渝北教发〔2020〕202号
渝北区教育委员会
关于渝北区第十届优秀教育科研成果
及优秀教育著述评选结果的通报
各学区,各教管中心,各中小学(含民办学校)、幼儿园,各直属单位:
根据《渝北区教育委员会关于开展渝北区第十届优秀教育科研成果及优秀教育著述评奖活动的通知》(渝北教发〔2020〕24号)精神,经个人申报、单位推荐、专家评审和公示,共评出重庆市渝北区第十届优秀教育科研成果及优秀教育著述218项。其中论文类成果100项:一等奖10篇,二等奖20篇,三等奖70篇;课题(项目)类成果100项:一等奖10项,二等奖20项,三等奖70项;著作类成果18项:一等奖2部,二等奖4部,三等奖12部,现予以公布(名单见附件)。
重庆市渝北区第十届优秀教育科研成果及优秀教育著述评选是经区教委批准设立的奖项。本次获奖的成果是全区基础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经过多年探索、研究和实践所获得的创造性劳动成果,集中体现了近年来我区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特色与成效,具有很好的示范效应和广泛的推广价值,对进一步推动我区基础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基础教育内涵提升和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希望获奖单位和个人珍惜荣誉,再接再厉,再创佳绩。各中小学校、幼儿园、职业教育学校、特殊教育学校要结合实际情况,认真学习、借鉴和应用这些获奖成果,进一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努力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为建设教育强区作出更大的贡献。
附件:
1.渝北区第十届优秀教育科研成果及优秀教育著述评选(论文类)获奖名单
2.渝北区第十届优秀教育科研成果及优秀教育著述评选(课题项目类)获奖名单
3.渝北区第十届优秀教育科研成果及优秀教育著述评选(著作类)获奖名单
重庆市渝北区教育委员会
2020年9月23日
附件1:
渝北区第十届优秀教育科研成果及优秀教育著述评奖
论文类获奖名单
序号 |
刊物名称 |
论文名称 |
承担单位 |
参加人员 |
获奖等级 |
1 |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
回顾与展望:从教科书的变迁看教育理念的演变——以“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为例 |
重庆市第八中学校 |
田 川 |
一等奖 |
2 |
小学语文教与学 |
写字板块的编排解读及教学建议 |
渝北区教师进修学院 |
何小兵 |
一等奖 |
3 |
教育学术月刊 |
家校合作是现代教育的必然选择 |
渝北区空港新城小学校 |
陈中梅 |
一等奖 |
4 |
中国考试 |
高考英语阅读材料文本改编的方法分析 |
重庆市第八中学校 |
张红强 |
一等奖 |
5 |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FWC-空间的T-KKM型定理及其应用 |
重庆市渝北中学校 |
曾秀华 |
一等奖 |
6 |
人民教育 |
发掘育人的综合、融通之美 |
渝北区花园小学 |
陈小兵 |
一等奖 |
7 |
教学与管理 |
音乐课程评价监测的问题与对策——以重庆市渝北区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为例 |
渝北区教师进修学院 |
刘启平 |
一等奖 |
8 |
教育理论与实践 |
区域网络教研实践与探索 ——以重庆市渝北区为例 |
渝北区教师进修学院 |
张 波 陈治国 余国源 陈黎明 |
一等奖 |
9 |
小学数学教育 |
推理,让学习触及数学本质 |
渝北区教师进修学院 |
周仁科 |
一等奖 |
10 |
今日教育(幼教金刊) |
“五联”合作区域教研 助推师资均衡发展 |
渝北区教师进修学院、渝北庆龄幼儿园 |
殷 静 涂德兰 |
一等奖 |
11 |
教学与管理 |
普通高中社团活动课程化路径探索 |
重庆市渝北中学校 |
敖 翔 赵 毅 |
二等奖 |
12 |
教学与管理 |
高中化学实验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
重庆市两江中学校 |
霍本斌 |
二等奖 |
13 |
教学与管理 |
初中学校“自主体验式”育德课程体系的构建 |
渝北区空港新城小学校 |
苏建明 陈 容 唐 灵 余国源 |
二等奖 |
14 |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
“和”文化与中学心理健康教育 |
渝北区实验中学校 |
陈后林 |
二等奖 |
15 |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
创设幽默的思想政治课堂 |
重庆市暨华中学校 |
周 君 |
二等奖 |
16 |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
日本终身学习社会的发展过程对我国学前教育的启示 |
重庆市渝北庆龄幼儿园 |
曾 欣 |
二等奖 |
17 |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
国内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研究20年回眸与展望 |
重庆市渝北区实验中学校 |
路晓宁 王纬虹 薛玲玲 |
二等奖 |
18 |
中国教师 |
着力“六好”培育学生诚信价值观 |
渝北区空港新城人和街小学校 |
谌清淑 |
二等奖 |
19 |
书法教育 |
“读”占鳌头——以某部编本《书法练习指导》谈“读帖三法” |
渝北区空港新城小学校 |
蔡春华 |
二等奖 |
20 |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
巧用手机巧用手机APP设计地理研学实践活动 |
重庆市第八中学校 |
谢 凯 |
二等奖 |
21 |
语文世界 |
上善作文真善美 |
重庆市两江中学校 |
刘树云 |
二等奖 |
22 |
中小学教材教学 |
STEAM教育本土化实施的实践探索 |
渝北区教师进修学院 |
曾亚琼 |
二等奖 |
23 |
中小学教材教学 |
基于指向深度学习的诱创模式探析 |
渝北区教师进修学院 |
刘开福 霍本斌 肖甫彬 |
二等奖 |
24 |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
从学生视觉看数学教师教学理念的缺失 |
渝北区教师进修学院 |
蔡定宏 丁如全 |
二等奖 |
25 |
课堂内外 |
转变数学课堂“边缘人”的帮扶机制研究 |
渝北区新牌坊小学 |
卢 薇 |
二等奖 |
26 |
小学数学教育 |
梯形的面积教学实录与评析 |
渝北实验小学 |
曹 娟 |
二等奖 |
27 |
小学语文 |
在部编教材理念引领下开展阅读提问策略教学——《蝙蝠和雷达》教学反思与点评 |
渝北实验小学 |
叶晓丽 李 颖 |
二等奖 |
28 |
语文教学通讯 |
基于儿童微习作课程研发与实施的路径创新 |
渝北鲁能巴蜀小学 |
程明敏 |
二等奖 |
29 |
生物学通报 |
巧用豆子解决生物学中的统计学问题 |
重庆市渝北中学校 |
姚秀林 |
二等奖 |
30 |
小学数学教育 |
渗透转化思想 培养核心素养 |
渝北金港国际实验小学校 |
王 静 周仁科 |
二等奖 |
31 |
重庆行政 |
提升中职教师职业生涯发展自我意识 |
重庆市渝北职业教育中心 |
周尚全 游佐琼 |
三等奖 |
32 |
科学与技术 |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计算机教学研究 |
重庆市统景职业中学 |
吴玉蓉 |
三等奖 |
33 |
科学与技术 |
酒店客房服务质量管理发展的思考 |
重庆市统景职业中学 |
杨小琴 |
三等奖 |
34 |
数码设计(上) |
小学美术课中布贴画教学策略之我见 |
渝北区宝圣湖小学 |
靳清尧 |
三等奖 |
35 |
数码设计 |
关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研究 |
重庆市南华中学校 |
许春竹 |
三等奖 |
36 |
数码设计 |
关于初中物理自制教具的探讨 |
重庆市南华中学校 |
陈 刚 |
三等奖 |
37 |
高考 |
SOLO分类评价法与高中语文主观性试题评价 |
重庆市渝北区巴蜀小学校 |
李咏霜 |
三等奖 |
38 |
教育 |
感恩有您!德育教学之我见 |
重庆市统景职业中学 |
沈忠菊 |
三等奖 |
39 |
基础教育 |
为孩子进入数学的五彩世界修桥铺路——关于《小学数学文化丛书》的研究 |
渝北金港国际实验小学校 |
施双双 |
三等奖 |
40 |
四川教育 |
数学课堂的色香味——浅谈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整合味 |
渝北区立人小学校 |
王广云 蔡晓容 |
三等奖 |
41 |
教育 |
幼儿园儿童偏食挑食行为研究 |
重庆市渝北庆龄幼儿园 |
蔡 兰 |
三等奖 |
42 |
教育 |
浅谈初中英语的阅读教学 |
重庆市渝北区实验中学校 |
席 会 |
三等奖 |
43 |
教育科学 |
以图导学、提升历史解释素养——以川教版《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为例 |
重庆市渝北中学校 |
倪晓燕 |
三等奖 |
44 |
教育科学 |
浅谈初中学生物理核心素养培养 |
重庆市渝北中学校 |
邓天勇 |
三等奖 |
45 |
教育 |
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思考 |
重庆市渝北区金鹏实验小学校 |
李燕飞 |
三等奖 |
46 |
科研 |
学校文化引领下“校本德育课程”的构建策略 |
渝北区空港新城人和街小学校 |
田 彬 段美均 |
三等奖 |
47 |
教育 |
探究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英语高效教学策略 |
重庆市南华中学校 |
唐伟娅 |
三等奖 |
48 |
课程教育研究 |
浅谈小学计算教学的策略 |
渝北区双湖小学校 |
江小容 |
三等奖 |
49 |
重庆与世界(教师发展版) |
“育仁教育”探索 |
重庆市育仁中学 |
许开忠 |
三等奖 |
50 |
地理教育 |
“五举共生”提升初中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
重庆市松树桥中学校 |
肖 杰 |
三等奖 |
51 |
教育科学 |
浅谈小学数学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 |
重庆市渝北区巴蜀小学校 |
陈凤麟 |
三等奖 |
52 |
教育前沿 |
城市化进程中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策略分析 |
渝北区宝圣湖小学 |
张 丽 |
三等奖 |
53 |
教育前沿 |
基于数感培养的小学分数教学策略 |
渝北区宝圣湖小学 |
汤佳鑫 |
三等奖 |
54 |
教育 |
以兴趣促教育——高中地理教学之我见 |
重庆市渝北中学校 |
童代长 |
三等奖 |
55 |
教育 |
课堂上的个性化辅导——关注学困生 |
重庆市南华中学校 |
徐先芬 |
三等奖 |
56 |
教育科学 |
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培养 |
渝北区双湖小学校 |
汪 莉 |
三等奖 |
57 |
科学咨询 |
课堂上如何加强“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训练 |
渝北区双湖小学校 |
胡万琴 |
三等奖 |
58 |
幼教金刊 |
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体验式生活教育课程的实践与探索 |
渝北幼儿园 |
颜 勇 |
三等奖 |
59 |
幼教金刊 |
幼儿文明礼仪行为养成的实践研究 |
渝北幼儿园 |
李 静 |
三等奖 |
60 |
教育 |
浅析小学英语阅读教学 |
渝北区长安锦绣实验小学 |
候美荣 |
三等奖 |
61 |
教育 |
情景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灵活运用 |
渝北区长安锦绣实验小学 |
孟红梅 |
三等奖 |
62 |
数学教学研究 |
比较差异 寻求新理念 落实新课改——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与《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的比较研究 |
重庆市两江中学 |
彭 锋 王承菊 邓元洁 |
三等奖 |
63 |
教育科学 |
中职学生流失对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影响及对策 |
重庆市统景职业中学 |
唐 平 |
三等奖 |
64 |
教育科学 |
浅析如何使中职语文课堂“活”起来 |
重庆市统景职业中学 |
严 苏 |
三等奖 |
65 |
今日教育 |
让梦想开花——重庆市渝北区龙山小学生涯规划探索与实践 |
渝北区龙山小学 |
杨乾敏 王小锋 |
三等奖 |
66 |
科学咨询 |
浅谈幼儿园音乐游戏组织 |
渝北区宝环幼儿园 |
刘 娟 |
三等奖 |
67 |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
培养小学生空间观念的核心素养初探 |
渝北区花园小学校 |
何晓明 |
三等奖 |
68 |
教育 |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创造性思维培养策略研究 |
重庆市育仁中学 |
黄 春 |
三等奖 |
69 |
教育 |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实施策略探讨 |
渝北区华蓥山学校 |
汪天菊 |
三等奖 |
70 |
科学咨询 |
浅析“紧跟课程改革步伐,力创有效教学课堂” |
渝北区和合家园小学 |
许金平 |
三等奖 |
71 |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
“智慧教育”的渝北战略构想 |
渝北区天堡寨小学 |
汪蜀江 |
三等奖 |
72 |
科学咨询 |
初中生自主管理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
重庆市渝北区实验中学校 |
蒋 燕 |
三等奖 |
73 |
科学咨询 |
渝北区少活动儿版画教学调查报告 |
渝北实验小学 |
吴宽友 |
三等奖 |
74 |
科学咨询 |
小学语文叙事性散文的教学策略的探索与思考 |
渝北实验小学 |
周锡午 石庆琼 |
三等奖 |
75 |
中华少年 |
浅议小学语文低段写字教学 |
重庆市中央公园小学校 |
吕顺兰 |
三等奖 |
76 |
科学咨询 |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中职学校人才培养需求的思考 |
重庆市渝北职业教育中心 |
杨 苏 |
三等奖 |
77 |
科学咨询 |
技能大赛助推机器人人才培养的实践探讨 |
重庆市渝北职业教育中心 |
梁兴建 |
三等奖 |
78 |
科学咨询 |
发展中职生信息素养的方法与途径实践研究 |
重庆市渝北职业教育中心 |
李明明 |
三等奖 |
79 |
科学咨询 |
教学诊改协同推进机制的建构策略 |
重庆市渝北职业教育中心 |
傅诗灵 |
三等奖 |
80 |
科学咨询 |
中等职业学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策略研究 |
重庆市渝北职业教育中心 |
郑开敏 武秋红 童 建 |
三等奖 |
81 |
科学咨询 |
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角色转换问题探究 |
重庆市渝北职业教育中心 |
龚晓鹏 |
三等奖 |
82 |
科学咨询 |
中职班主任在教育工作中的语言艺术 |
重庆市渝北职业教育中心 |
邓傲雪 |
三等奖 |
83 |
科学咨询 |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关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践探索 |
重庆市南华中学校 |
査春瑾 |
三等奖 |
84 |
科学咨询 |
中学生地理学科地图能力的培养 |
重庆市南华中学校 |
杨 霖 |
三等奖 |
85 |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
物理模型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实例 |
重庆市南华中学校 |
张竞丹 |
三等奖 |
86 |
重庆教育 |
优化课堂教学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
重庆市南华中学校 |
刘 红 |
三等奖 |
87 |
好家长 |
幼儿教师师德素养现状及策略探究 |
渝北幼儿园 |
林 艳 |
三等奖 |
88 |
科学咨询 |
探究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
重庆市统景职业中学 |
李 卫 |
三等奖 |
89 |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开展以读促写活动课例分析 |
渝北区教师进修学院 |
冉 荼 |
三等奖 |
90 |
科学咨询 |
以生为本的初中政治体验式课堂教学的初步探究 |
重庆市松树桥中学校 |
傅洪明 |
三等奖 |
91 |
教育科学 |
浅谈普通高中班主任的学生指导工作 |
重庆市松树桥中学校 |
刘 娜 |
三等奖 |
92 |
教育 |
浅识随班就读的特殊儿童 |
渝北区龙溪小学 |
罗成英 |
三等奖 |
93 |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
民间童谣在幼儿园语言活动中的组织与实施 |
重庆市渝北庆龄幼儿园 |
房 莉 |
三等奖 |
94 |
今日教育 |
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五环操作模式” |
渝北实验小学 |
刘明福 |
三等奖 |
95 |
东西南北 |
整合幼儿教育资源对优化幼儿教育的作用 |
渝北区莲花第二幼儿园 |
曾红梅 |
三等奖 |
96 |
新课程 |
浅析农村初中课堂教学的有效管理策略 |
渝北区御临中学 |
陈学柱 |
三等奖 |
97 |
科教导刊 |
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群文阅读中的运用 |
渝北区两江小学校 |
杜 玲 |
三等奖 |
98 |
成功 |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 |
渝北区王家学校 |
杨侯伟 |
三等奖 |
99 |
当代人 |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探究 |
重庆市南华中学校 |
谢再利 陈 刚 |
三等奖 |
100 |
当代人 |
探究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德育功能 |
渝北区笃信实验学校 |
许秀娟 |
三等奖 |
附件2:
渝北区第十届优秀教育科研成果及优秀教育著述评奖
课题(项目)类获奖名单
序号 |
课题来源 |
课题名称 |
承担单位 |
主研人员 |
获奖等级 |
1 |
教育部重点课题 |
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内部保障体系研究与实践 |
渝北职业教育中心 |
张扬群、吕 红、彭 春、 刘春华、邓朝平、张 敏、余朝宽 |
一等奖 |
2 |
市规划课题 |
少儿吹塑版画校本课程建设及教学实践研究 |
渝北实验小学校 |
颜 强、叶 旺、吴宽友、李法兵、刘 燕、刘明福、李庆益 |
一等奖 |
3 |
市规划课题 |
城市流动儿童心理现状调查及教育对策研究 |
重庆市暨华中学校 |
周 君、周成川、贺敬伟、王承梅、龚生润、周 群、刘芳艳 |
一等奖 |
4 |
市规划课题 |
高中英语“3S”卓越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
渝北区教师进修学院 |
张福兰、彭贞英、童 锐、简福容、舒云奎、罗 艳、吴学梅 |
一等奖 |
5 |
市规划课题 |
促进幼儿自主学习的区域活动组织策略研究 |
渝北区庆龄幼儿园 |
涂德兰、邓雪梅、骆晓莉、李 倩、邹 瑜、黄 鸿、彭小娟 |
一等奖 |
6 |
市教委课题 |
“双引三合三交融+大数据”助推中职机器人校企合作的实践研究 |
渝北职业教育中心 |
张 凯、梁兴建、杨 铃、李 清、张程严、陆 维 |
一等奖 |
7 |
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 |
小学生课内外阅读指导的统筹策略研究 |
渝北区汉渝路小学校 |
吕心静、周雪平、邓兴华、张 玲、李尚菊、王徐徐、李 晴 |
一等奖 |
8 |
区科协项目 |
区域推进STEAM教育发展研究 |
渝北区教育学会 |
石庆琼、陈治国、曾亚琼、周锡午 |
一等奖 |
9 |
市教委课题 |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养成的艺术教育实践策略研究 |
重庆市华蓥中学校 |
段红梅、粟 勇、李蕊君、毕 杰、吴海涛、鲁代均、江中银 |
一等奖 |
10 |
区规划课题 |
小学语文“巧学活用 读中学写”教学策略研究 |
渝北实验小学校 |
封传斌、李法兵、文 容、刘德英、郑 娜、陆玉婷、邓 萧 |
一等奖 |
11 |
区规划课题 |
中职学生单片机技术的核心能力培养研究 |
渝北职业教育中心 |
石 波、范文敏、王 东、方 瑜、殷 菌、王 莉 |
二等奖 |
12 |
区规划课题 |
小学语文中段课堂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研究 |
渝北区空港实验小学 |
程 伟、黄福萍、张 军、唐 琼、刘 渝、万永红、罗承芳 |
二等奖 |
13 |
区规划课题 |
数学文化对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影响研究 |
渝北区渝开学校 |
詹永忠、罗建国、王承琼、王 琼、向雪梅、张 霞、谢 洪 |
二等奖 |
14 |
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 |
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与对策研究 |
渝北区空港实验小学 |
徐 炼、黄福萍、谭凤娟、敖秀杰、邓礼安、饶恩娓、王秀娟 |
二等奖 |
15 |
市规划课题 |
中学艺术课程育德实践研究 |
重庆市第八中学校 |
付 英、贺先进、周 晗、赵 耀、孙 越、郭 帅、王 强 |
二等奖 |
16 |
市教委综合改革项目 |
区域推进中小学特色校本课程建设试点 |
渝北区教育委员会 |
蒋世建、石庆琼 |
二等奖 |
17 |
教育部重点课题子课题 |
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与实践 |
渝北职业教育中心 |
杨 苏、曾 楠、杨 忱、童 建、余秋吟 |
二等奖 |
18 |
市规划课题 |
利用质量监测数据增进区域教研实效性策略研究 |
渝北区教师进修学院 |
王克勤、陈治国、张 波、刘启平、肖甫彬、于奇全 |
二等奖 |
19 |
区规划课题 |
少先队课程建设的行动研究 |
重庆市南华中学校 |
孙 琴、伍裕玲、谭文波、简福兰、董泽娅、徐 越、张丽萍 |
二等奖 |
20 |
区规划课题 |
幼儿园构建适宜性环境的区域推进策略研究 |
渝北区教师进修学院 |
殷 静、骆晓莉、何映霞、刘 莉、代婷婷、张艳琳、雷 蕾 |
二等奖 |
21 |
区规划课题 |
初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校本课程建设实践研究 |
渝北区龙山中学 |
苏建明、姜 利、桂来红、陈 容、刘露璐、陈永红、邹正然 |
二等奖 |
22 |
中央电教馆课题 |
基于智慧教室环境下的小学数学导学策略研究 |
渝北区空港实验小学 |
徐 飞、汪官荣、文世全、李延明、罗孝林、王益会、唐清明 |
二等奖 |
23 |
市教委综合改革项目 |
普通高中学科教学辅助资源开发的实践与价值研究 |
重庆市渝北中学校 |
陶克华、汤光亮、黄庆伦、吴 畏、王明海、刘永忠、张俊玲 |
二等奖 |
24 |
区规划课题 |
中职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研究 |
渝北职业教育中心 |
王 函、李永佳、王 东、方 瑜、刘宇航 |
二等奖 |
25 |
区规划课题 |
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艺术教育有效模式的研究 |
重庆市华蓥中学校 |
唐永华、粟 勇、周德斌、李蕊君、毕 杰、吴海涛、徐小利 |
二等奖 |
26 |
区规划课题 |
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
渝北区空港实验小学 |
罗海涛、唐晓琴、王 业、刘其容、王世彬、罗庆胜、陈 涛 |
二等奖 |
27 |
区规划课题 |
小学中段作文教学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
渝北区空港实验小学 |
饶恩娓、谭凤娟、王秀娟、唐晴华、付世敏、余 红、曾 亚 |
二等奖 |
28 |
区重点课题 |
“小能人”理念下的学校科创(STEAM)教育行动研究 |
渝北实验小学校 |
周锡午、颜 强、邵静静、雷尊娥、张长吉 |
二等奖 |
29 |
市教科院规划课题 |
小学生环境素养渗透教育实践研究 |
渝北区空港实验小学 |
汪官荣、文世全、徐 炼、李延明、李元峰、邓礼安、罗克斌 |
二等奖 |
30 |
市规划课题 |
国学素养视角下小学生古诗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 |
渝北区花园小学校 |
张朝娟、陈小兵、张永锋、陈 静、白凤鸣、余 渝、谭勇建 |
二等奖 |
31 |
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教育部规划课题子课题 |
新课程背景下的智慧双向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
重庆市暨华中学校 |
汤世平、王天礼、汪建华、彭贞英、郑行云、王 玉、龚声英 |
三等奖 |
32 |
市教委课题 |
“双擎牵引,全时驱动”助推中职工业机器人技术及应用技能大赛训练的实践研究 |
渝北职业教育中心 |
梁兴建、张 凯、李禄升、吴蓓蓓 |
三等奖 |
33 |
区规划课题 |
农村小学开展科技创新教育实践研究 |
渝北区古路学校 |
游 超、庞 玲、颜学江、叶其果、段成勇、柏雪峰、刘祖均 |
三等奖 |
34 |
区规划课题 |
基于“农耕文化进校园”实践活动下的STEAM教育的研究 |
渝北实验小学校 |
叶 旺、冯宗德、陶 亮、马顺强、李 娟、明 朴 |
三等奖 |
35 |
市教委课题 |
基于文本解读的高中散文教学模式研究 |
重庆市暨华中学校 |
冉建权、曾令敏、冉启蒙、王 燕、郭 强、修海玉、王良帅 |
三等奖 |
36 |
区规划课题 |
中等职业学校目标管理研究与实践 |
渝北职业教育中心 |
邓朝平、黄一马、游 宇、凌兴正、谭莉莎 |
三等奖 |
37 |
区规划课题 |
基于“乐娃”素养的小学书法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
渝北区空港新城小学校 |
蔡春华、王 鹏、龚晓霞、任 贤、陈大志、刘小红 |
三等奖 |
38 |
市规划课题 |
公租房小学培养学生规则意识的实践策略研究 |
渝北区立人小学校 |
田祥媚、王祝均、蔡晓容、田幼凤、幸 燕、李 利、刘少静 |
三等奖 |
39 |
市学会课题 |
“多彩教育”的学校文化建设研究 |
渝北区龙溪小学校 |
陈 怡、秦纪梅、夏 旭、徐吉龄、吴小娟、詹昌伟、饶显君 |
三等奖 |
40 |
市规划课题 |
区域构建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评价监测体系的实践研究——以重庆市渝北区中小学为例 |
渝北区教师进修学院 |
刘启平、吴艳华、孙 琴、朱晓娜、张 力、余朝宏 |
三等奖 |
41 |
区规划课题 |
开发校园啦啦操的实践策略研究 |
渝北区宝圣湖小学 |
刘明均、叶照强、李振江、刘 涛、龚永鑫、胡凤霞、李 静 |
三等奖 |
42 |
区规划课题 |
卓越课堂背景下初中英语校本教材与教学资源开发利用行动研究 |
渝北区实验中学校 |
罗秀莲、吴怀琴、幸 莘、曾 文、黄晓容、钱 玲、陈小红 |
三等奖 |
43 |
市教委子项目 |
中等职业学校法人治理结构制度建设研究 |
渝北职业教育中心 |
凌兴正、常 涛、艾道淳、游 宇 |
三等奖 |
44 |
市学会课题 |
运用自然笔记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实践研究 |
渝北区笃信实验学校 |
包 荣、袁 野、唐成全、贾江梅、牟晓蓉、范 春、敖 昕 |
三等奖 |
45 |
区规划课题 |
生命教育视野下初中学生生命素养提升专题教育校本教材的开发与运用研究 |
渝北区实验中学校 |
陈后林、龚向明、路晓宁、任 伟、陈 瑾、严 宏、周赐勇 |
三等奖 |
46 |
市教委课题 |
基于思维可视化的教学模式研究——以通用技术为例 |
重庆市暨华中学校 |
曹发扬、冉建清、黎彩霞、袁晓松、陈 兴、叶兰弥、王 敏 |
三等奖 |
47 |
区规划课题 |
小学语文中高年段略读策略实践研究 |
渝北区教师进修学院 |
李 颖、何小兵、陈均德、朱 焰、郑 娜、郑 治、叶晓丽 |
三等奖 |
48 |
区规划课题 |
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加强操作学习的行动研究 |
渝北区实验中学校 |
严 宏、黄 隽、曾 毅、黄锡彬、陈业玲、艾云华、傅玉娟 |
三等奖 |
49 |
市规划课题 |
中等职业学校“双立教育”办学思想研究 |
渝北职业教育中心 |
刘春华、张扬群、李 清、余朝宽、郑开敏、杨 苏、张 敏 |
三等奖 |
50 |
区规划课题 |
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目标体系建构研究 |
渝北职业教育中心 |
傅诗灵、邓小均、杨 铃、王 浩、陈 琼、刘宇航 |
三等奖 |
51 |
市规划课题 |
中职学校英语课程学业评价实践与研究 |
渝北职业教育中心 |
陈 杨、先丽莉、刘帮华、刘雪梅 |
三等奖 |
52 |
区规划课题 |
“和德树人”课程建设与实施策略研究 |
渝北区空港新城人和街小学校 |
郑 治、谌清淑、田 彬、熊 祝、左时柳、陈 盼、黄先红 |
三等奖 |
53 |
市规划重点课题 |
“三课五环绿色课堂”教学模式构建及实施策略研究 |
重庆市华蓥中学校 |
包万胜、鲁代均、石开红、荣文明、叶其兴、罗正林 |
三等奖 |
54 |
教育部规划课题 |
普通高中“善教育”的体系构建及其实践策略研究 |
重庆市两江中学校 |
裴 林、孙峰霞、施永万、段红梅、王承菊、刘树云、曾令斌 |
三等奖 |
55 |
区规划课题 |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实验课的观察研究 |
渝北区教师进修学院 |
谭兴凡、陈 刚、幸建鑫、李德志、廖 妍、王 译、黄治芳 |
三等奖 |
56 |
市规划课题 |
进城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保障机制研究 |
渝北区教师进修学院 |
张 波、张 艺、左 娅、刘明均、尹秀坤 |
三等奖 |
57 |
区规划课题 |
以传统文化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的实践研究 |
渝北区黄炎培中学校 |
曾亚琼、李 波、郑宣谊、侯琼雁、杨 旭、向宇勤、唐忠建 |
三等奖 |
58 |
区规划重点课题 |
初中体验式教学的实践研究 |
重庆市松树桥中学校 |
刘庆先、傅洪明、赵 敏、肖 英、田 敏、罗嫚林、郑霞飞 |
三等奖 |
59 |
区规划课题 |
新课标下初三英语试卷讲评课策略研究 |
重庆市松树桥中学校 |
梁新斌、周世云、邓永宏、万 芹、刘常伟、彭雪梅 |
三等奖 |
60 |
区规划重点课题 |
自然语文课程与教学思想策略研究 |
重庆市松树桥中学校 |
肖 杰、陈永娟、文 莉、蒋 静、朱 琪、樊 柳、刘 洁 |
三等奖 |
61 |
区规划课题 |
高中英语文学欣赏选修课实践研究 |
重庆市渝北中学校 |
张春来、缠彦红、李 伟、郑中华、邹鹂娜、张姣姣、石超超 |
三等奖 |
62 |
市规划课题 |
幼儿园体验式生活教育课程建构的研究 |
渝北幼儿园 |
颜 勇、杨 群、张 伟、李 静、付 密、李 越、代婷婷 |
三等奖 |
63 |
区规划课题 |
进城务工子女小学语文中段学困生转化策略研究 |
渝北区宝圣湖小学 |
聂 虹、朱 伟、高龙菊、 李 艳、田 敏、鄢李琴 祝冬梅 |
三等奖 |
64 |
区规划课题 |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课程辅助活动教学案例研究 |
渝北实验小学校 |
陶 亮、谭文波、刘明福、雷尊娥、方 青、李中梅、王福芬 |
三等奖 |
65 |
市规划课题 |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高中诗文教学模式研究 |
重庆市育仁中学 |
许开忠、宋 敬、张 洁、田志忠、陈前章、李世兵、李屹梅 |
三等奖 |
66 |
区规划课题 |
在德育活动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研究 |
重庆市松树桥中学校 |
游 舟、曾春勇、傅洪明、王雪梅、张 昆、宾荣秀、 幸琼英 |
三等奖 |
67 |
区规划课题 |
提高农村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策略研究 |
渝北区统景中心小学校 |
周 军、周占清、赵启宪、傅 强、龚云霞、王 渭、邹小琦 |
三等奖 |
68 |
市规划课题 |
小学生“创客”精神渗透教育研究 |
渝北区两江小学校 |
付启萍、周 融、吴艳华、张 力、何 留、汪蜀江、王程舫 |
三等奖 |
69 |
区规划课题 |
高中思想政治课师生双向提问策略研究 |
重庆市育仁中学 |
田志忠、邬 雁、吴利莎、尹 林、罗贤均、杜 琳、李 敏 |
三等奖 |
70 |
区规划课题 |
小学语文中高年级略读课文教学模式研究 |
渝北区东和春天实验学校 |
张跃林、段美燕、向 琳、吴小均、徐 伟、邓秋玉、谢 颖 |
三等奖 |
71 |
区规划课题 |
教师自我反思专业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
渝北区双湖小学校 |
张忠华、吴成元、陈 强、邓仁平、王志方、叶 林、倪 红 |
三等奖 |
72 |
市学会课题 |
小学语文主题阅读的研究与实践 |
渝北区长安锦绣实验小学 |
邹 倩、何静思、邓 娟 肖仁敏、郝 勇、黄守菊、 杨刚群 |
三等奖 |
73 |
区规划课题 |
中职学生职业素质发展性考试评价机制的研究 |
渝北教师进修校学院 |
范文敏、王 力、左 娅、王桂平、张 帅、肖 晗、王 丹 |
三等奖 |
74 |
区规划课题 |
过程性区域初中学校教学督导实践研究 |
渝北区教师进修学院 |
蔡定宏、唐 灵、冉 荼、王克勤、陈黎明、范 超 |
三等奖 |
75 |
区规划课题 |
小学校园特色体育文化建设策略研究 |
长安锦绣实验小学 |
游雷宇、张兴富、陶永刚、李 潘、白俊杰、荆文广、彭永可 |
三等奖 |
76 |
区规划课题 |
小学生数学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研究 |
渝北区渝开学校 |
罗建国、詹永忠、王 琼、董 琳、罗红京、王增玉、符 玲 |
三等奖 |
77 |
区规划课题 |
“卓越课堂”背景下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模式行动研究 |
渝北区实验中学校 |
吴怀琴、罗秀莲、杨 芳、 刘 燕、任和秀、陈 洋、张 彦 |
三等奖 |
78 |
区规划课题 |
中职学校规范办学行为体制机制研究 |
重庆市统景职业中学 |
罗光福、晏 东、柯 岚、黄 晓、邱 梅 |
三等奖 |
79 |
区规划课题 |
小学语文以生为本的“乐活课堂”建设策略研究 |
渝北区空港新城小学校 |
刘瑞雪、敖 翔、齐小群、谭兴均、李燕军、晏能利 |
三等奖 |
80 |
区规划课题 |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高中生读写能力培养研究 |
重庆市育仁中学 |
宋 敬、张 洁、陈前章、李世兵、张 强、李建新 |
三等奖 |
81 |
中国教育学会子课题 |
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与应对策略研究 |
渝北区石船中心小学校 |
黄 健、陈菲菲、敖 强、黄雪松、鄢 羽、刘 建、李 均 |
三等奖 |
82 |
区规划课题 |
基于微课视角的小学中段作文教学设计研究 |
渝北区宝圣湖小学 |
杨 莉、董 娜、刘 娟、邹 洁、龚永鑫、刘小蓉、李 静 |
三等奖 |
83 |
区规划课题 |
新经济形式下改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现状的策略研究 |
渝北职业教育中心 |
钟 毅、石如意、张成平、唐 静、叶 俊、武秋红、陈 佳 |
三等奖 |
84 |
区规划课题 |
中小幼班级文化建设的比较研究 |
渝北区仁睦完全小学校 |
付文锋、游雷宇、黄子立、杨 群、曾 婧、邓 冉、叶荣琴 |
三等奖 |
85 |
区规划课题 |
提高小学生课外阅读质量的策略研究 |
渝北区宝圣湖小学 |
刘 娟、杨 莉、简天凤、廖有波、胡凤霞、颜克秀、成后琴 |
三等奖 |
86 |
区规划课题 |
卓越课堂背景下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行动研究 |
渝北区实验中学校 |
沈 萍、黄 丹、游贤吉、杨德芬、罗 英、吴海燕、黄 燕 |
三等奖 |
87 |
区规划课题 |
中职情境教学法应用于创新技能人才培养研究 |
渝北职业教育中心 |
李明明、刘小红、张 曼、康丹东、吴 婧、罗鑫梅 |
三等奖 |
88 |
区规划课题 |
农村小学学困生形成原因及教育策略研究 |
渝北区统景中心小学校 |
张红霞、樊贤平、张晓明、龚海燕、李福春、陈 林、许强 |
三等奖 |
89 |
区规划课题 |
小学低段绘本阅读与写话教学的策略研究 |
渝北区回兴小学校 |
马元静、代德惠、郭 君、童 雁、陈于虹、熊 英、李晓菊 |
三等奖 |
90 |
区规划课题 |
高中学生英语写作能力提升策略研究 |
重庆市南华中学校 |
杨 丹、李 娜、梁金玲、张晓霞、戚 慈、龚声珍、陶咏梅 |
三等奖 |
91 |
区规划课题 |
高中生数学语言能力的现状与教学对策研究 |
重庆市南华中学校 |
汪天彬、吴文平、刘 红、刘桂花、樊照树、谭少锋、周 平 |
三等奖 |
92 |
区规划课题 |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有效性策略研究 |
重庆市南华中学校 |
谭娇燕、龙兴会、田晓佼、周 舟、曾红英、段露莎、晏小琴 |
三等奖 |
93 |
区规划课题 |
小学语文微课环境下的读写结合训练策略研究 |
渝北区双湖小学校 |
付晓验、饶素华、李亚军、袁昌声、周安贤、石真会、邓仁平 |
三等奖 |
94 |
区规划课题 |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策略研究 |
统景职业中学 |
辜永贵、李军林、袁 敏、唐 平、王桂平、罗光福、 柯 岚 |
三等奖 |
95 |
区规划课题 |
构建中职教育“2.5+0.5+2”就业指导模式研究 |
统景职业中学 |
王桂平、彭 云、彭加莉、黄丽娜、刘 君、王 琳、章小梅 |
三等奖 |
96 |
市教科院规划课题 |
小学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 |
渝北金港国际实验小学校 |
王 静、付旭东、黄时均、项跃宏、罗 丹、邓春丽 |
三等奖 |
97 |
中国教育学会 |
“七彩花园”校本课程建设与实践 |
渝北区花园小学校 |
陈小兵、刘 燕、张永锋、 张朝娟、陈 静、曾 珠、徐小容 |
三等奖 |
98 |
市规划课题 |
特殊学生的生存能力培养研究 |
渝北区特殊教育学校 |
叶其琼、鄢秀红、黄韵竹、杨小娟、张 琪、鲁 静、谭 兰 |
三等奖 |
99 |
区规划课题 |
开展校园活动培养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实践研究 |
渝北区第三实验小学 |
桂 林、王 柳、陈 梅、雷信均、饶 娅、辜夕汝、蒋 蓉 |
三等奖 |
100 |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成果 |
一种带有吸尘与过滤装置的黑板擦 |
渝北职教中心 |
黄一马、李晓毅 |
三等奖 |
附件3:
渝北区第十届优秀教育科研成果及优秀教育著述评奖
著作类获奖名单
序号 |
出版社 |
著述名称 |
承担单位 |
参加人员 |
获奖 等级 |
1 |
重庆出版社 |
让语文像花儿一样多彩——“花韵语文”教育教学研究 |
渝北区花园小学校 |
张朝娟 |
一等奖 |
2 |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
音乐课程评价监测的案例与方法 |
渝北区教师进修学院 |
刘启平、吴艳华、白苇娜、谢淑琴、周 彦 |
一等奖 |
3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小说戏剧名篇教学研究 |
渝北区教师进修学院 |
秦 勤 |
二等奖 |
4 |
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 |
生命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
渝北区实验中学校 |
陈后林、路晓宁、李雪梅 |
二等奖 |
5 |
吉林人民出版社 |
区域推进科创教育STEAM课程行动研究 |
渝北区教师进修学院 |
曾亚琼、陈治国、石庆琼 |
二等奖 |
6 |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
行走在教育科研的路上 |
渝北区教师进修学院 |
石庆琼、陈治国、曾亚琼 |
二等奖 |
7 |
重庆出版社 |
让生命在班会天地拔节 |
渝北区空港新城小学校 |
苏建明、冉红芳、张 毅、徐朝友、陈 容 |
三等奖 |
8 |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
注重初高中化学衔接的问题导学法及其应用 |
渝北区教师进修学院 |
刘开福、李洪仪、 李欣竹、郑如彩、 叶 伟 |
三等奖 |
9 |
合肥工业出版社 |
高中英语“3S”卓越课堂在行动 |
渝北区教师进修学院 |
张福兰、彭贞英 |
三等奖 |
10 |
重庆出版社 |
游戏,儿童的天性 |
渝北庆龄幼儿园 |
邓雪梅、涂德兰 |
三等奖 |
11 |
辽海出版社 |
基于高中化学学困点的教学策略研究 |
两江中学校 |
霍本斌、张基林 |
三等奖 |
12 |
重庆出版社 |
新时期幼儿园体验式生活教育的探索 |
渝北幼儿园 |
颜 勇、李 静、杨 群、张利英、黄 艳 |
三等奖 |
13 |
吉林人民出版社 |
新课标下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
华蓥中学校 |
荣文明、王克勤、申光娅、任 斌、荣修全 |
三等奖 |
14 |
中国出版集团、 现代出版社 |
家长督学——重庆市渝北区空港新城小学家校合作育人的理论与实践 |
渝北区空港新城小学校 |
陈中梅 |
三等奖 |
15 |
黄河出版传媒集团阳光出版社 |
新时代小学德育工作理论与实践探讨 |
渝北区汉渝路小学 |
周雪平 |
三等奖 |
16 |
重庆出版社 |
创新发明技法 |
重庆市华蓥中学校 |
段红梅、包万胜 |
三等奖 |
17 |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
前行与守望 |
渝北区东原香山小学 |
淳安容 |
三等奖 |
18 |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中学数学衔接研究 |
南华中学校 |
汪天彬、吴文平、谭少锋、顾亚静、刘 红 |
三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