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公告公示

    • [ 索引号 ]
    • 11500112450511511J/2022-00108 
    • [ 发文字号 ]
    •  
    • [ 主题分类 ]
    • 教育 
    • [ 体裁分类 ]
    • 其他 
    • [ 发布机构 ]
    • 渝北区教委 
    • [ 生成日期 ]
    • 2022-11-08 
    • [ 发布日期 ]
    • 2022-11-08 

渝北区人民政府2022年履行教育职责自评报告

2021年以来,渝北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狠抓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为加快促进教育现代化、打造教育强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写下了崭新的一页。

一、自查情况

(一)加强党对教育工作全面领导

1.以党的领导统领全区教育工作2021年以来,渝北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构筑党对全区教育工作全面领导的大格局,努力肩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光荣使命。全面加强渝北区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的职能职责,进一步完善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教育领导体制机制,坚持从政治上看教育、从民生上抓教育、从规律上办教育,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开创了新时代全区教育新局面。2021年至今,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全区教育工作30余次,精心策划启动了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改革。区委书记、区政府区长共10余次专题研究“民转公”学校运行、公办幼儿园建设、“双减”工作落实、民办培训机构整改等教育急难问题,并作出重要指示

2.建立完善党政主要领导抓教育的体制机制。两年来,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深入学校调研20余次,现场办公解决学校建设、教育教学改革、疫情防控等具体问题;先后实地考察调研了重庆八中、空港新城小学、渝北幼儿园等全区30所中小学、幼儿园,切实研究解决了教育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利用庆祝建党一百周年和喜迎党的二十大召开之机,党政“一把手”深入全区教育系统开展形势报告和理论宣讲7次,春节、教师节、六一儿童节、七一党的生日等重要节日到各中小学、幼儿园慰问师生党员并召开了座谈会。

3.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截至目前,全区教育系统公办机构有基层党组织119个,有党员5261人;全区民办教育机构有党组织35个,有党员372名。全区教育系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做到了应建尽建,实现了党的工作全覆盖。强化师生思想政治工作,突出思想政治建设,抓实党建带团建、队建,相关工作均已纳入党建督导考核内容,全区普通中学及中职校团组织建设达100%;积极组织学校开展了各种团建、队建活动;有95所中小学校已建立了关工委,共有志愿者1500余名。

(二)落实教育优先发展

4.坚持教育规划、教育资源配置优先编制完成了《渝北区中小学及幼儿园布点规划》,并将规划纳入主城区法定城乡规划全覆盖控规整合“一张图”,凡涉及教育用地规划调整,均充分征求并落实教育主管部门意见,切实保障了各类教育布局设置空间;出台了《关于印发渝北区中小学校建设工程专项工作方案的通知》(渝北府办〔202141号),成立了渝北区“十四五”期间中小学工程建设领导小组,专门负责推进学校建设工作。两年来,全区已建成中小学、幼儿园(含装饰装修)27所,新增占地面积72.3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9.83万平方米,新增班级941个、学位42150个,估算总投资38.59亿元; 另外9所中小学、幼儿园新建工程正在加快建设中,估算总投资25.25亿元。

5.严格落实教育经费“两个只增不减”。2021年,全区中小学幼儿园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25.46亿元,比2020年的24.07亿元增长了1.39亿元,增长比例达5.77%;各学段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19434.44元,比2020年的19102.41元增长了332元,增长比例达1.7%。实现了“两个只增不减”目标。

6.不断加大教育预算安排。2021年,我区地方教育经费总投入37.95亿元,比上年增加1.84亿元,增长5.09%。其中国家财政性投入32.75亿元,比上年增加2.59亿元,增加8.59%2022年,截止10月,区财政已安排教育系统预算资金共35.93亿元,其中国家财政性投入已达到33亿元。

7.严格落实生均经费和生均财政拨款基本标准。两年来,我区生均公用经费分别按幼儿园和小学农村1635/.年、城市1535/.年,初中农村1835/.年、城市1735/.年,高中农村1895/.年、城市1795/.年,职业高中农医舞蹈类2200/.年、理工类2000/.年、其他类1800/.年的标准纳入年初预算;公办学校学生人数在100人以下的按100人预算(含村小和教学点);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学生人数在100人以下、200人以下、300人以下、400人以下、500人以下分别补助每生每年500元、400元、300元、200元、100元;对小规模农村学校包括村点校按每所每年10万元实行额外公用经费补贴;义务教育阶段随班就读残疾学生公用经费按每生每年6000元纳入年初预算。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等实际情况实行动态调整。建立健全“谁使用、谁负责”管理体系,区教委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教育系统财务管理的通知》(渝北教发〔20224号)等财务文件;组织了线上线下财务培训,开展了各种财务检查、审计,引导学校建立健全了内控制度建设,加强绩效目标编制、执行、监控以及评价,落实财务公开制度,强化群众监督机制,提高了教育经费使用效益。

(三)严格落实“五育并举”

8.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渝北区在全区教育系统不断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教育广大青少年学生深刻认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从小培养家国情怀;牢固树立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2021年,我区为15名西藏籍学生、9名新疆籍学生、5名台湾籍学生落实了入学就读。

9.严格落实国家课程方案,不断加强教材、教辅和课外读物使用监管。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足开齐了国家规定课程;严格按照《关于加强中小学教材使用和管理的通知》要求选用国家课程教材国家课程教材均在教育部教学用书目录中选用,义教阶段教辅资料均在市教委教辅目录中选用;组织教师参加市、区级统编教材培训;建立健全中小学校本教材编写备案核准机制和校本教材审读工作机制教材管理职责清晰,定期组织对校本教材、教辅读物使用的情况进行督查。

10.全面加强学校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和学生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创建全国青少年足球、篮球、排球、网球特色学校(含幼儿园8所)共41所,教育部命名全国优秀文化传承学校4所,全国书法教育名校1所,市教委命名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艺术特色学校19所,市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7所,市级高水平学生艺术团8个;建有“渝北区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基地”30个,重庆市劳动教育联盟学校21所,承担市教委综合改革重点课题1项,区级课题立项8项。健全“12530安全宣传教育机制,开展了“护佑平安、全民反诈”等多项宣传活动,多部门联动,向全区学生宣传禁毒、防邪、防网络诈骗等安全常识,并通过学生回家对家长进行常识宣传。加强心理健康课程建设,围绕“市级德育品牌”——“阳光心育”开展了系列教研和培训活动。疫情期间,坚持“停课不停学”,广泛开展“筑‘心’防线,为爱护航”系列心理防护宣传。

11.不断强化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出台了《关于印发2021年渝北区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与干预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渝北卫健〔2021228号)、《关于印发2021年渝北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宣传教育干预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渝北卫健〔2021105号),在全市率先启动中小学生免费近视筛查工作,2021年近视筛查学生14万余名,建立了电子化视力健康档案,2022年预计近视筛查学生15万名。实施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及时报送了相关信息及相关数据。创建市级近视防控特色学校13所,2021年我区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较2020年降低了0.7个百分点。

(四)统筹落实教育改革发展重点任务

12.扎实抓好“双减”工作落实落地。成立了渝北区“双减”工作领导小组,涉及区教委、市场监管局、区发改委、区城管局等14成员单位,明确了责任,建立了“双减”工作专门协调机制;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实施意见》,制定了《重庆市渝北区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将作业管理纳入学校办学水平评价和领导班子考核的重要内容,每期开展一次义务教育学校作业设计展评;在全市率先建立起政府买单、重点帮扶、系统推进工作机制,以“真金白银”支持课后服务发展。20219月以来,课后服务保障经费投入达到12170.21万元区教委挂牌设立了校外教育培训监管科,协调组织相关单位多次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压减校外学科类培训机构62个,审批的校外非学科类培训机构54个。

13.不断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和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先后印发了《渝北区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实施方案》《渝北区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落实方案》,修订了《渝北区义务教育学校办学质量评价办法》;全区成功申报“重庆市教育评价改革试点项目”2项;我区教育督导、评估监测机构健全,配备政府专职督学2名,聘任政府专兼职责任督学72名、行政管理督学8名,建立六大教育督导责任区,实现了中小学、幼儿园(含民办)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全覆盖;按规定开展督学培训,每年开展1办学水平综合督导,开展春秋季开学、疫情防控、校园安全等多轮专项督导,按规定组织学校参加了国家级、市级、区级义务教育质量监测。

14.不断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有序开展规范和整治公办学校参与举办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工作,经过整治,我区10所“公参民”学校7所转为公办学校。2021年秋至20221031日止,财政已保障民转公学校28886万元,其中20217217万元,202221669万元,经过协调争取,解决了民转公教师编制200名,确保了6所民转公学校的正常运转。

15.全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统筹推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不断完善创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深入实施1+X证书制度,中等职业教育办学质量得到全面提升。全区中职学校社会培训规模3907人,社会服务创收32.6万元,校企合作企业数91个,组建职教集团、产业学院、职教联盟2个。

16.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和教育数字化战略转型。印发《关于加强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管理的意见》《网络安全应急演练方案》等文件,规范信息资产管理。加强第三代教育城域网建设,全区教育系统互联网出口带宽已由初始12G提升到26G,实现了公办学校网络全面覆盖。智能教学一体机、计算机教室、校园网络系统、实验室、功能室配备率,中小学校多媒体教室配备率,宽带网络校校通建成率,义务教育学校建立校园网比例,均为100%。开展智慧校园建设,已有重庆市智慧校园建设示范校15所,入选国家智慧教育平台重庆市试点学校14所,渝北区入选中央电教馆智能研修平台应用试验区。

17.落实属地责任,统筹开展教育系统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设立渝北区疫情防控和安全稳定指挥部,加强了校园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每天坚持对全区33万师生员工开展体温检测和健康监测,持续对市外返渝及市内重点地区师生员工开展排查,全面精准掌握师生员工“三史”情况,建立“五类台账”,累计摸排重点人员7.8万余人次。发生本地疫情后,立即开展了师生员工及共同居住人涉疫情况摸排,对各类重点人员进行了分级分类管理。开展了27轮核酸检测,共检测采样560万余人次,做到了应检尽检。下发《渝北区2022年秋季学期开学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等系列文件,指导学校规范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扎实推进了疫苗接种工作,全区师生员工做到了应接尽接。

(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18.不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印发了《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渝北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师德负面清单(试行)》,进一步完善了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师德师风考核办法教师节期间,区委、区政府表彰教育工作先进集体30个、优秀个人100名,教育系统内评选表扬了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200名。全面开展中小学有偿补课和教师违规收受礼品礼金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及时发现和严肃处理各种违纪违规问题。

19.严格落实学前教育阶段教师工资待遇。公办幼儿园在编教师享受中小学教师同等待遇,及时足额兑现;公办幼儿园临聘教师待遇按每年每人6万元纳入财政统一预算,并按时兑现。

20.严格落实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全区建立健全中小学教师工资长效联动机制,财政全额预算全区教师的基本工资、基础性绩效工资及超额绩效所需经费,按时发放教职工工资和福利待遇。根据公务员规范津贴补贴的调整情况,同步同幅调整义务教育教师工资,2021年我区义务教育教师年人均工资收入为135321元,公务员年人均工资收入为106007元,落实了《义务教育法》和中央文件关于“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应当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的精神。

21.不断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下发了《中小学教师减负清单》和《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学教师减负工作的通知》,要求各部门、镇街、学校明确职责,全面落实减负清单,切实减轻教师负担。截至目前,全区学校检查评比事项减少了53%社会事务进校园减少了40%统计调研事项减少了45%确保中小学教师潜心教书、静心育人。

22.严格落实教师职称晋升制度。我区严格执行《重庆市中小学教师职称(职务)申报条件》,制定了《渝北区中小学教师职称申报教学水平考评办法》,下发了《关于规范全区教育系统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资格申报工作的通知》,从职称申报的程序、领导小组的成立、考核方案量化指标及权重等方面规范了中小学教师的职称申报评审工作

23.不断深化教师评价改革。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第一标准,出台了《渝北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师德负面清单(试行)》,进一步完善了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师德师风考核办法,扎实开展师德师风专题教育,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学校把认真履行教育教学职责作为评价教师的基本要求,教育教学实绩贯穿评优评先、评职晋升、年度考核等各个方面;进一步完善了中小学教师绩效考核办法,绩效工资分配向班主任倾斜、向教学一线和教育教学效果突出的教师倾斜。

24.全力保障教师继续教育经常性经费。区财政按在职职工资总额的1.25%预算职工教育经费到各学校,再按各校预算职工教育经费之和以项目方式安排到区教师进修学院,全区教职工培训经费占教职工工资总额的2.5%

(六)保障和促进教育公平

25.不断完善普惠性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保障机制。扎实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县创建工作,大力实施渝北区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按照“政府保基本、市场供选择”思路,通过回购、移交、改建等方式扎实推进全区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工作,学前教育普惠率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分别达到87%33.23%初步形成了普惠性为主体、等级层次科学、各具特色的学前教育资源体系。成立特殊教育领导小组,出台《渝北区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实施方案》《随班就读考核办法实施方案》及《义务教育阶段送教上门服务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特殊教育工作纳入全区中小学办学水平督导考核。区财政每年预算特殊教育资源中心日常运转经费40万元,2021年落实困难残疾学生各类资助资金共计215万元,惠及残疾学生1317人次。

26.扎实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印发了《渝北区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工作方案》,不断优化学校布局,加快学校建设,改善办学条件,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大力推进教育集团化,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教育整体水平有显著提高。启动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各项工作有序推进,2021年开展重点指标监测,全区资源配置7项指标校际差异系数小学、初中分别高于0.500.45加快完善全区义务教育控辍保学机制,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连续多年保持100%。严格执行划片招生、就近入学。

27.全力加强县域普通高中建设。全区普通高中整体办学水平显著提升,统筹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推动全区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8.8%以上。按照市教委要求,采取“自主招生、指标到校、集中录取”方式,施行“七公开”阳光招生,严禁民办高中无计划、超计划组织招生,公民办普通高中招生全面规范,生源流失现象得到根本扭转。教师激励机制基本健全,区财政落实了20212022两年教育事业发展经费共5280.03万元,有效激发了教师工作热情。校长和教师队伍建设明显加强,教育经费投入机制基本健全,办学条件基本改善,学校建设基本实现标准化,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化,教育质量显著提高。

28.不断改善职业教育办学条件。2021年,进一步优化了全区中职业教育资源布局,将原统景职业中学与渝北职教中心进行全面整合,将新渝北职教中心整体搬迁至龙兴新校区,现占地面积16.26万平方米、校舍面积14.76万平方米,给全区职业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广阔的前景;完成了重庆市联合技工学校新校搬迁工作,全区民办中职学校通过扩大实训基地等方式,办学条件也得到了不断改善

29.全面落实学生资助。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学生资助资金管理的通知》2021年渝北区教育资助政策明白卡》等文件,实现所有学校(含幼儿园)、所有资助项目和资助信息100%纳入系统管理,确保实现应助尽助,精准资助。2021学年,落实全区近3万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各类资助资金6550万元(不含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1107万元)。2022年截止10月,落实全区29385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各类资助资金3212万元。

(七)校园安全维稳工作

30.切实压实安全责任。出台了《教育系统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大执法工作实施方案》《渝北区教育系统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用以指导校园安全工作;配齐配强学校安稳办工作人员及校园专职安保人员,落实领导干部“一岗双责”制,安全稳定相关制度和各类应急预案完善,各类人员职责明确,安全责任落实到位。

31.不断加强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进一步完善了《渝北区平安校园考核评价标准》,细化了未成年人学校保护工作考核指标,把“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纳入对学校综合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严格执行学校未成年人校外集体活动方案报批制度,持续加强未成年人学校保护。11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印发渝北区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实施方案的通知》,形成部门协同防范校园欺凌工作机制,强化校园欺凌防治工作检查指导,加强防欺凌专题教育,开展欺凌线索排查,专人负责接受和处理校园欺凌案件投诉、举报工作,落实教职员工对侵害人成年人的强制报告义务。印发了《渝北区预防学生非正常死亡专项行动工作方案》,重点针对溺水、心理障碍、交通意外、治安伤害等学生非正常死亡主要因素落实工作措施,建立《专项行动任务清单》,各区级相关部门和镇街协同配合,做好预防学生非正常死亡相关工作。

32.不断加强安全事故、重大舆情、群体性事件的管理。定期修订完善了教育系统各类安全预案并下发各学校,学校结合实际不断完善“火灾事故应急预案”、“地震应急预案”、“校车事故应急预案”、“食品安全应急预案”、“暴恐事件应急预案”和“外出活动应急预案”等了各类安全应急预案,定期开展演练,学校应急判断和指挥能力、师生逃生自救能力不断提升,有效预防了安全事故、重大舆情、群体性事件发生。

33.全力保障校园安防设备设施配备。2021年以来,全区投入180余万元,整治实验中学等学校围墙,隔离玉峰山中学校内住户,完成了20所学校校门口防撞设施修缮,消除了安全隐患。新增和更换实验三小、渝北幼儿园等学校高清摄像头137个,48个学校(幼儿园)将重点部位视频监控存储时间增加到90天,达到重点反恐单位要求;全区所有学校已经将一键报警装置和视频监控系统联入公安应急指挥报警平台。

34.不断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风险。全区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全面加强课堂、教材、讲座、论坛、网络等阵地管控,加强舆论引导和正面宣传,严格落实论坛、讲座、外事活动审批制度切实守牢意识形态阵地。全面掌握敏感节点期间可能影响信访稳定的重点关注人员动态。成立了建党一百周年和党的二十大舆情导控和网络安全专项行动工作专班,制定了相应工作方案,组建网络评论队伍并加强了培训;建立了“三级风险研判机制”, 及时化解了各种矛盾风险。

(八)规范学校办学行为

35.不断加强教育收费管理。我区下发了《关于强化学校收费收缴工作的通知》《关于加强学校收费人员管理的通知》《关于转发市教委关于进一步加强教育收费管理的通知》(〔202297号)等文件,对学校教育收费各方面进行了规范。全区经审批的54家校外培训机构,已全部入驻全国校外教育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均开设托管银行监管专用账户和托管银行风险储备金专用账户,监管协议都已备案,全部开通了在线预收学费的支付渠道,核定的风险储备金额度不低于所有学员单个收费周期(3个月)的费用,共计约2000余万元。

36.全面消除普通高中和义务教育大班额。采取加强招生管理,严格执行招生计划,新建、改扩建一批学校,增加学位数量,开设定制公交,缓解城区压力,严格落实《重庆市教委关于编制消除普通高中大班额专项规划的通知》等一系列措施,现已全面消除普通高中和义务教育大班额。

37.不断规范学校招生秩序。每年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科学制定招生方案,全面规范招生秩序,严格执行招生计划和城区义务教育阶段“三对口”入学政策,实行公民办同步招生。区政府通过多渠道发布招生工作方案及政策解读,招生划片信息公开,家长可以了解到每个小区的划片情况,均平稳有序完成了招生工作,全面消除了新增年级大班额现象。

38.切实规范职业学校学生实习。按照《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的要求,全区中职学校平均安排学生企业实习时间180天,购买实习保险的学生比例为100%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难度大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是指导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其内容涉及面广、综合性强、改革周期长、专业性强,统筹协调难度大,要做好此项改革工作,需要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各级主管部门的指导、各专业机构的引领,社会、学生、家长的大力参与。评价缺乏针对性和指导性,市级层面没有明确的和可操作的方案,评价结果权威性不强,未能很好发挥其指挥棒作用。

(二)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存在短板。我区是人口流入大区,三胎政策全面放开后,每年适龄入学儿童将持续净增1万人左右,城区入学的刚性需求较大,但学校的建设周期较长,导致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生均体育场馆、音乐美术教室、大校额、标准班额等指标与优质均衡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区目标任重而道远。

(三)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有待加强我区普惠性幼儿园、特别是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仍然是整个学前教育体系中的短板,是较薄弱的环节。“入公办园难”“入民办园不放心”的问题还不同程度存在,部分区域还表现得比较明显。具体问题为师资力量亟待加强、优质学前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小区配套幼儿园移交困难、扶持机制不够完善、回购民办园难度较大。

(四)校外培训机构治理难度大我区校外培训机构体量大、类型复杂,加之“高端家教”“众筹私教”等隐性变异行为,增加了查处难度。虽然挂牌成立了校外培训机构监管科,但人员和编制均未实际增加。市场监管方面存在一些“软肋”,部分情况清理处置暂无法律支撑,清理效果有限;在现行中考、高考的激烈竞争模式下,家长焦虑依然十分突出,处理不当容易引发群众事件。

(五)民转公学校后续发展亟待保障。新招聘教师过渡期后待遇标准如何确定,目前市级层面尚无相关政策依据;因市里未出台民转公学校资产处置相关办法,现市内其他区县也没有资产处置成功经验可借鉴,资产处置推进困难,学校法人登记、新教师“五险二金”缴存、领导干部配备等工作的推进受到影响。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将教育放在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地位,重分彰显了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这对渝北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2023年渝北教育工作的总体思路是: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奋力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一)全力破解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难题严格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部门职责,强化部门之间协同配合,建立教育评价改革工作协调机制,整合攻坚力量,争取上级指导,分块推进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

(二)全力补齐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短板继续做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对标教育部《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督导评估办法》,严格控制学校规模,积极化解义务教育大校额现象。完善城区学校布局规划,统筹零星教育用地,合理调整学校布局。抓住棚户区改造、旧城改造、产业布局调整等时机,增加学校布点,扩大城市建成区教育资源。加大新建、改建、扩建力度,完善各项配置,不断缩小城乡、校际差异。

(三)全力推进学前教育普惠性发展不断优化幼儿园布局,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通过加大力度回购、督促移交、加快改扩建、扩大招收规模等方式,不断提高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和普惠率。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全面规范幼儿园管理,着力提升全区幼儿园办园质量,推动学前教育公益普惠发展。

(四)全力保障民转公学校正常运行。2023年,民转公学校过渡期即将结束,渝北区将继续加大协调统筹力度,继续争取周转编制,满足民转公学校发展需求;加大资金投入,研究明确民转公学校教师待遇,吸引、留住更多优秀干部和师资;积极组织开展资产处置谈判,加快推进资产处置,尽快完成事业单位法人登记,保证学校正常运转。

(五)全力巩固“双减”成果。进一步细化举措,加大财政保障,强化部门联动,形成执法合力,建立长效机制,增强校外培训机构监管科执法力量,加大校外培训机构整治力度,推进“双减”校内校外双发力。增加课后服务资源供给,拓宽课后服务渠道,丰富课后服务形式,不断提高课后服务质量;引导家校社协同发力,让“双减”政策深入人心,让“家长不愿补,学生不想补”成为常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