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索引号 ]
- 1150011245053152XA/2025-00024
- [ 发文字号 ]
- 渝北交函〔2025〕18号
-
- [ 主题分类 ]
- 交通
- [ 体裁分类 ]
- 政协提案办理
-
- [ 发布机构 ]
- 渝北区交通运输委
-
- [ 生成日期 ]
- 2025-03-31
- [ 发布日期 ]
- 2025-04-01
重庆市渝北区交通运输委员会关于区政协第十六届四次会议提案第107号提案的答复函
重庆市渝北区交通运输委员会
关于区政协第十六届四次会议提案第107号提案的答复函
杨薇委员:
关于您提出的《关于“定制”公交向“精制”公交转型的建议》(十六届四次会议第107号),我委已收悉。首先,感谢您对交通工作的关注与支持。针对您提出的建议,我委高度重视,现将相关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定制”公交为个性化服务公交,是自主选择购买服务的出行方式。随着城市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各类园区、企业入驻在距离主城核心较远区域,对于周边尚未形成大量企业及人流聚集的单位,出现了有需求、但客流量小,同时住家原因造成个性化需求明显,与常规公交大众化出行不匹配,因此企业为员工选择了定制公交出行方式。
“冷线”公交为常规公交,是解决大众化群众出行方式,根据《重庆市渝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对渝北区公共汽车及农村客运班车营运实行财政补贴的通知》(渝北府办〔2021〕2号)文件要求,“冷线”公交是指在渝北区范围内运行线路总长超过60%,营运收入不足平均标准成本70%(不含)的公共汽车。“冷线”公交开行由政府主导,通过财政补贴的方式保障基本服务供给,为城乡居民提供便捷、平价、优质的出行服务。
二、办理情况
根据《重庆市道路运输事务中心关于 规范主城区定制(特需)公交事务工作的通知 》(渝道运发〔2020〕59 号 ),为解决特殊区域企事业单位员工差异化出行需求,公交企业可为学校及企事业单位开行定制(特需)公交。同时,根据政府相关补贴办法规定:“公交企业开行的旅游线路、定制公交等客运业务不纳入财政补贴范畴,不享受政府补贴”。因此定制公交线路由公交企业与需求客户单位商议订立合同或采取招投标方式中标后运行,完全属于市场化范畴,与常规公交低票价运营模式差异较大。
随着轨道、私家车、网约车等多样化出行方式冲击,重庆公交客流逐年下滑,实际刷卡购票收入大幅缩减,加之企业各项运营成本逐年增加,市级、区级财政压力也在逐年加大。为此,定制公交自运营以来,一直属于公交企业自负盈亏。在具体定价上,公交企业将结合投入车辆购置价格、驾驶员工资、燃料、管理费等成本,以及结合定制公交运行的班次、时间、公里长短等运营指标综合定价。
针对未来定制公交发展机制方面的建议,渝北区交通运输委会指导督促公交公司继续在经营管理方面不断优化:一是合理设计定制公交线路,多与公交、轨道接轨,尽量采取短途接驳方式提高周转,减少车数,降低企业运输费支出;二是指导公交企业配合客户单位,联合周边企业共同开行定制公交,费用共担,降低各家单位运输服务费支出;三是针对上座率问题,督促公交企业进一步加强数据调研、分析,不断优化站点、班次,降低经营成本同时,减少客户单位运输服务费支出。
重庆市渝北区交通运输委员会
2025年3月31日
(联系人:肖林家;联系电话:17723157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