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 [ 索引号 ]
    • 11500112450535053D/2024-00129 
    • [ 发文字号 ]
    • 渝北经信函〔2024〕36号 
    • [ 主题分类 ]
    • 工业 
    • [ 体裁分类 ]
    • 政协提案办理 
    • [ 发布机构 ]
    • 渝北区经济信息委 
    • [ 生成日期 ]
    • 2024-05-15 
    • [ 发布日期 ]
    • 2024-05-16 

重庆市渝北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区政协十六届三次会议第82号提案的复函

渝北经信函〔202436


重庆市渝北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关于区政协十六届三次会议第82号提案的复函


宋冰洁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大数字技术赋能实体经济发展的建议》提案(第82号)已转由我委主办。接到此提案后,我委高度重视,对照职能职责,安排了专人专题研究办理此项工作。现将办理情况函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渝北区一直以来高度重视数字经济产业发展,2023年,全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达367.5亿元。一是软件产业发展繁星灿烂。深入实施全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满天星”行动计划,以仙桃数据谷为核心,举全区之力打造“仙桃数据谷软件园”,围绕基础软件、汽车软件、工业软件、嵌入式软件、人工智能、集成电路设计等为重点,集聚打造千亿级软信产业集群。目前,软件产业规模达到562亿元。人才供给体系逐步完善,积极打造中新数字经济人才中心,依托工信部授牌的特色化示范软件学院、教育部首批互联网现代产业学院,以“入园办学”“企业专班”等模式,服务企业人才需求,去年共培养高素质软件应用人才1万余人、中高端人才2000余人。二是产业数字化赋智赋能。动员全区3000余家制造企业、6万余家传统商贸服务企业,积极探索数字经济融合发展新路径。2019年,我们在全市率先推行工业领域数字化改造计划,推动传统制造业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逐步超过L2,计划到2025年完成百家企业改造转型。三是数字产业化蓬勃发展。重庆正在加速推进数字化变革,加快实施数字政府建设,推动实现整体智治、数据赋能,充分发挥数字政府建设对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生态的引领作用。同时,正聚焦住业游乐购”构建数字社会新图景,打造全方位惠民有感的创新应用。渝北区是国家“东数西算”战略重要承载地,是重庆建设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的重点区域,正积极推进新基建建设,深化5G应用发展,推动场景打造与应用开放,获批工信部千兆城市、获评民政部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十佳城市奖励、入选国家首批数字乡村试点,能够为软信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发展平台。

二、下一步工作

一是优化产业布局,明确发展路径。围绕“一核两区两高地”发展定位,以构建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核心区为目标,以主导产业为重点,发挥中西部地区智慧城市建设示范引领作用,开展元宇宙先导试验,打造数字经济集聚发展新高地、国家级数字经济创新应用示范高地。一核即构建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核心区。布局新型基础设施体系,着力提升数字化生产力,深化5G、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应用,大力培育新业态新模式,加快经济社会各领域数字化转型步伐,探索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新思路、新模式、新路径,构建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核心区。“两区即中西部地区智慧城市建设示范引领区、元宇宙先导试验区。充分激活数据要素潜能,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努力建设成为我国中西部地区智慧城市建设示范引领区;在工业、交通、文旅、商贸、教育、医疗、会展、政务等领域,构建形式多样的元宇宙新模式新服务新业态,构建元宇宙产业创新生态体系,打造元宇宙先导试验区。两高地数字经济集聚发展新高地、国家级数字经济创新应用示范高地。加快培育智能产业发展新动能,持续壮大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智能终端、核心器件、网络通信等芯屏器核网”智能产业集群,推动汽车、电子信息等优势产业智能化升级绿色化转型,增强数字经济发展活力,打造数字经济集聚发展新高地;深入挖掘大数据商用、政用、民用价值,加快推动大数据在智能产业、智能制造、智慧城市领域的应用,打造国家级数字经济创新应用示范高地。

二是集聚人才要素,优化创新创业环境。一是力争集聚大院大所、长安科技、均联智行等高水平研发机构和研发项目,支持软件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人才培养、实验室共建等,梯次建立行业领军、高端研发和工程骨干的创新人才队伍。二是围绕渝北产业特点,梳理整合各类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技术中心等高层次研发载体,引流一批科研创新中心入驻仙桃数据谷,大力推动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建设,迅速形成大数据和智能化领域的科创高地。三是加强与北大、中科院、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等产学研合作,高水平建设腾讯云数字经济人才创新中心、中新数字经济人才发展中心等实习实训基地,创新企业专班”等人才培养模式。

三是赋能产业经济,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一是推动工业数字化转型。鼓励区内重点企业推进智能化改造,鼓励工业企业开展设备换芯”“生产换线”“机器换人”行动,逐步提高生产装备和生产过程的智能化水平,建设一批具备深度自感知、优化自决策、精准自执行等要素的智能制造单元、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支持长安汽车、OPPO、泰山电缆、天友乳业等传统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全面提升生产制造水平和效能。二是加快商务领域数字赋能。以中央公园商圈、嘉州商圈、两路空港商圈三个城市核心商业集聚区为核心,搭建涵盖智慧商务”“智慧营销”“智慧环境”“智慧服务”及“智慧管理”等智慧应用大平台,支持传统销售场所向消费、体验、社交综合场景转变,推出智慧菜场、智能末端配送、云上会展等数字化转型重点应用场景示范。鼓励线上线下融合等新模式发展,鼓励传统零售企业拓展线上业务,积极稳妥发展线上超市” “直播荐货”“网红带货”等新业态。三是推动农业数字化转型。搭建海领农业电子商务平台、重庆仙桃国际大数据精准农业平台、农产品质量追溯平台、重庆市农产品检测平台等互联网+农业服务平台,加快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等关键环节数字化转型,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重点围绕优质水果、绿色蔬菜、高端花卉、地道药材、生态渔业、特色兔业等特色产业开展生产智能化应用,强化智慧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推广。

此复函,已经我委主要领导审阅,对以上答复如有意见,请填写在《答复回执》上,以便我们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渝北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24515


(联系人:宋磊;联系电话:67821066)



抄送:区委督查室,区政府督查室,区政协提案办。

重庆市渝北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24515日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