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整治建筑渣土 全市所有建设工地将安装智能监控系统
城市快速发展,各项工程渣土每天都在产生,规范处置建筑渣土与保护城市环境密切相关。第1眼记者从市城市管理局了解到,今年以来,我市持续深入开展建筑渣土专项整治工作,“城管蓝”多措并举,守护“重庆蓝”。
在渝北区中央公园北拓展道路工地,一辆装载着建筑渣土的运输车辆正缓缓驶出,通过工地进出卡口时,一个数字化大屏上迅速显示出这辆车的车型、车牌号,并自动判断出车辆货箱密闭情况和冲洗情况。小小一个卡口,其实已装备了智能系统,它便是渝北区渣土监管平台设在工地的一个执勤岗。
渝北区城市管理局科技法制科负责人胡波介绍,“通过这个系统,实现了我们渣土管理对象的线上录入、查询和工地卡口视频实时的监控和调取等功能,实现了我们渝北区渣土管理两点一线的全流程的监管。如果我们的视频智能识别发现相关的问题,执法人员就能看到相关预警,及时前往现场处置。”
据了解,这个建设项目是渝北区的重点工程,由于渣土弃方量较大,达300多万立方米。为了加强源头监管,渝北区还安排了执法人员定点值守,严控工地入口。
渝北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新城大队执法人员徐波告诉第1眼记者,智能监管系统有些部分是拍不到的,比如说货车轮胎的夹缝,他们就会进行深入探查,如果发现轮胎夹缝内有泥,会进一步要求他进入施工工地冲洗,达到要求之后才放行。
中交二航局重庆空港新城项目经理部负责人杨红表示,“目前,这个项目部在城市管理局的指导和监督下,修建了标准的洗车池及相关的配套设施,车辆不干净不上路,不密闭不出门,严格按照规定路线行驶。”
建筑垃圾的处理要把牢“两点一线”,保证从渣土源头工地到渣土消纳场,以及中间的运输线路,都同样遵循严格要求。
在渝北区江北机场D6地块渣土消纳场,由于地块含泥量大,为了确保渣车进出场时干净整洁,这里专门配备有一套车辆自动冲洗设备,4台水泵同时运行,低压大流量清洗车轮,不仅清洁效率高,还可以循环取水,每小时可冲洗90台车辆。
渝北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支队长李光云介绍说,“冲洗之后,如果发现两个轮胎之间还夹带有泥土的话,我们再通过人工高压水枪进行冲洗,达到出场干净,号牌清楚,车身整洁,还原本色这样的要求和目的,如果车身不洁,绝对不允许它出场。”
市城市管理局介绍,目前,我市建筑渣土运输车辆专项整治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今年以来,全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机构累计巡查工地4.95万次,值守工地9848个次,累计查处工地违规违法行为207起、查处违规违法建筑垃圾运输车辆1219台,罚款总额超430万元。
市城市管理局执法监督处处长辜敏介绍,“下一步,我们将对全市范围内的1719个工地、16588辆运渣车辆进行全时段、全过程的监管,在9月30日前全面安装智能监控系统,让所有的工地和运渣车辆在阳光下运行。凡是发现有任何违法违规,污染城市环境的行为,我们城市管理执法机构都将进行严肃查处。”